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科宇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732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磁阀技术领域,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阀管进料转移支架、第一链轮传送组件、第二链轮传送组件、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和阀管进料转移组件;第一链轮传送组件和第二链轮传送组件分别用于输送阀管,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和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用于带动阀管进行升降移动,使阀管实现循环输送进料;阀管进料转移组件用于将阀管进行抓取转移。本专利的优点是提升电磁阀管进料效率、进料稳定性以及进料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阀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电磁阀(Electromagneticvalve)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在电磁阀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磁阀接头铆压至电磁阀阀管上,使两者进行固定连接。现有的电磁阀生产设备例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6747926U,公告日:20171215)公开了一种电磁阀自动铆压装置,包括底板、按压板、铆压快、送料气缸和铆压气缸;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送料轨道和用于放置待加工电磁阀的上料件;该上料件与所述送料轨道滑动配合,并设有加工工位,待加工电磁阀安装与所述上料件后,在所述送料气缸的带动下行进至该加工工位;所述铆压块为四个,且该四个铆压块等角度间隔环绕设置于所述加工工位,且该铆压块分别朝向所述加工工位的方向设有滑动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阀自动铆压装置,实现了电磁阀铆点的自动铆压,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品率。目前的电磁阀在组装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现有的接头进料装置在输送过程中无法精准将接头进行定位,经常会出现接头在输送过程中倾倒,从而导致接头无法笔直的放置在阀管上,影响接头铆压至阀管上的定位精度,进一步影响接头的铆压质量;(二)在铆压过程中,现有的铆压装置只有一个铆压平台,无法实现阀管的待料,这样影响整体铆压的连贯性,影响铆压效率,并且在铆压过程中,现有的铆压头和铆压底座没有很好的与接头和阀管相匹配,从而影响接头和阀管两者的铆压质量;(三)现有的设备在铆压结束后就直接进行下料,同一转移至后续的充磁处进行充磁,这样需要经过输送转移,在途中会造成遗漏或磨损,并且也大大的增加了充磁的时间,影响整体的充磁精度,同时在充磁过程中也没有进行充磁钱清洁,也影响了充磁质量。尤其是现有的阀管进料装置都是将阀管逐个转移至铆压治具上,这样在输送上无法进行更好的实现衔接性,从而导致阀管在输送中需要经常停顿,浪费了大量的输送时间,从而影响整体阀管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电磁阀管进料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装置,该装置通过循环输送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阀管进料效率,并且进一步提升阀管进料定位的精确度。为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装置,该装置包括阀管进料转移支架、第一链轮传送组件、第二链轮传送组件、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和阀管进料转移组件;阀管进料转移支架前后方向设置在机架上,第一链轮传送组件和第二链轮传送组件分别前后方向设置在阀管进料转移支架的顶部和中部,第一链轮传送组件和第二链轮传送组件分别用于输送阀管,第一链轮传送组件包括链轮传送驱动电机、链轮传送主动转轴、链轮传送从动转轴、第一链轮传送组、第二链轮传送组;链轮传送驱动电机设置阀管进料转移支架的一侧,链轮传送主动转轴与链轮传送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且链轮传送主动转轴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阀管进料转移支架的一端,链轮传送从动转轴通过第二轴承设置在阀管进料转移支架的另一端;第一链轮传送组和第二链轮传送组的一端分别设置在链轮传送主动转轴的左右两侧;第一链轮传送组和第二链轮传送组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链轮传送从动转轴的左右两侧;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和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分别位于阀管进料转移支架的前后两侧,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和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用于带动阀管进行升降移动,使阀管实现循环输送进料;阀管进料转移组件用于将阀管进行抓取转移。作为优选,第一链轮传送组件和第二链轮传送组件结构相同。作为优选,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和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结构相同。作为优选,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包括阀管进料升降支架、阀管进料升降气缸、阀管进料U型升降架、阀管进料输送电机、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阀管进料升降支架设置在机架上,阀管进料升降气缸设置在阀管进料升降支架的下部中心,阀管进料升降气缸穿过阀管进料升降支架与阀管进料U型升降架底部中心连接,阀管进料输送电机设置在阀管进料U型升降架内,阀管进料输送电机通过传送齿轮连接有阀管进料输送转轴,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分别设置在阀管进料U型升降架的两内侧部,且阀管进料输送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相配合。作为优选,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的之间还设置有输送衔接板;输送衔接板的后部均设置有U型开口,输送衔接板的前部设置有传送限位挡块。作为优选,阀管进料转移支架上位于阀管进料转移组件处设置有进料顶起气缸,进料顶起气缸的顶部设置有进料顶板。作为优选,阀管进料转移组件通过阀管进料转移机械手进行抓取转移。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通过将阀管治具放置在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上,通过阀管机械手将阀管输送至阀管治具上,通过阀管进料输送电机带动第一传送带组和第二传送带组进行旋转,将阀管治具输送至第一链轮传送组件上,通过第一链轮传送组件上的第一链轮传送组和第二链轮传送组将阀管治具输送至进料顶起气缸处并顶起,通过阀管进料转移组件将阀管治具上的阀管转移至铆压装置上,转移后将阀管治具输送至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再通过第二链轮传送组件输送至最初位置,进行循环输送。该设备包括机架及其上接头进料输送装置、铆压装置、充磁装置和上述的阀管进料转移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装置,该装置以循环输送的方式便于将阀管稳定的放置在阀管治具上进行输送,同时也进一步提升输送效率,提升输送的衔接性,通过进料顶起气缸带动进料顶板使位于进料顶板上的阀管治具顶起,进而将阀管治具上的阀管顶起,便于阀管进料转移组件进行抓取转移。阀管进料转移组件通过阀管进料转机械手的方式将阀管进行抓取转移。通过阀管进料升降气缸带动阀管进料U型升降架进行升降移动定位。通过阀管进料输送电机带动阀管进料输送转轴进行旋转驱动。通过输送衔接板提供更好的连接强度,并且也能进一步提升对阀管治具的支撑性。通过U型开口便于更好的使第一链轮传送组件和第二链轮传送组件上的阀管治具进入至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上,提供更好的衔接性。通过传送限位挡块便于更好的对阀管治具进行限位,从而能够便于更好的将阀管治具输送至第二链轮传送组件上。该设备通过接头进料输送装置上的输送气缸连接板进一步提升接头进料输送气缸的稳定性和支撑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接头进料输送气缸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接头进料输送气缸带动接头进料输送移动块在接头进料支撑架上移动,提升移动的精准性。接头支撑座的上部设置有接头顶出通孔,便于将接头顶起的同时也便于更好的将接头更好的进行限位。圆弧凸块与接头底部的铆压环相配合,通过圆弧凸块便于更好的将接头进行限位,提升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第一链轮传送组件(12)、第二链轮传送组件(13)、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4)、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5)和阀管进料转移组件(16);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前后方向设置在机架上,第一链轮传送组件(12)和第二链轮传送组件(13)分别前后方向设置在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的顶部和中部,第一链轮传送组件(12)和第二链轮传送组件(13)分别用于输送阀管,第一链轮传送组件(12)包括链轮传送驱动电机(121)、链轮传送主动转轴(122)、链轮传送从动转轴(123)、第一链轮传送组(124)、第二链轮传送组(125);链轮传送驱动电机(121)设置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的一侧,链轮传送主动转轴(122)与链轮传送驱动电机(121)的转轴连接,且链轮传送主动转轴(122)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的一端,链轮传送从动转轴(123)通过第二轴承设置在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的另一端;第一链轮传送组(124)和第二链轮传送组(125)的一端分别设置在链轮传送主动转轴(122)的左右两侧;第一链轮传送组(124)和第二链轮传送组(125)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链轮传送从动转轴(123)的左右两侧;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4)和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5)分别位于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的前后两侧,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4)和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5)用于带动阀管进行升降移动,使阀管实现循环输送进料;阀管进料转移组件(16)用于将阀管进行抓取转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第一链轮传送组件(12)、第二链轮传送组件(13)、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4)、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5)和阀管进料转移组件(16);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前后方向设置在机架上,第一链轮传送组件(12)和第二链轮传送组件(13)分别前后方向设置在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的顶部和中部,第一链轮传送组件(12)和第二链轮传送组件(13)分别用于输送阀管,第一链轮传送组件(12)包括链轮传送驱动电机(121)、链轮传送主动转轴(122)、链轮传送从动转轴(123)、第一链轮传送组(124)、第二链轮传送组(125);链轮传送驱动电机(121)设置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的一侧,链轮传送主动转轴(122)与链轮传送驱动电机(121)的转轴连接,且链轮传送主动转轴(122)通过第一轴承设置在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的一端,链轮传送从动转轴(123)通过第二轴承设置在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的另一端;第一链轮传送组(124)和第二链轮传送组(125)的一端分别设置在链轮传送主动转轴(122)的左右两侧;第一链轮传送组(124)和第二链轮传送组(125)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链轮传送从动转轴(123)的左右两侧;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4)和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5)分别位于阀管进料转移支架(11)的前后两侧,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4)和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5)用于带动阀管进行升降移动,使阀管实现循环输送进料;阀管进料转移组件(16)用于将阀管进行抓取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链轮传送组件(12)和第二链轮传送组件(13)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4)和第二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5)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阀管进料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阀管进料升降组件(14)包括阀管进料升降支架(141)、阀管进料升降气缸(142)、阀管进料U型升降架(143)、阀管进料输送电机(144)、第一传送带组(145)和第二传送带组(146);阀管进料升降支架(141)设置在机架上,阀管进料升降气缸(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宇任盼玲孙爱珍
申请(专利权)人:陈科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