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滋垚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22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包括设有坐板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板下端安装有玩具装置,所述的玩具装置下方设有铰接轴,所述的铰接轴上安装有坐卧调节装置,且所述的坐卧调节装置下端通过弹簧与车轮装置相连,所述的车轮装置上安装有发声装置;所述的坐板上端安装有一侧设有遮挡组件的推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玩具装置、发声装置的设置,使得婴儿车更具有趣味性,而推杆装置与坐卧调节装置配合使用,使得保持婴儿坐姿时更加稳定、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婴儿用品与户外用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为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9111515589的分案申请。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时的必须品,对于婴儿车的趣味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一直是我们在研究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婴儿车,【申请号:201910315709.3】,包括车架本体、储物箱、躺卧装置和把手架,所述的车架本体中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安装有储物箱,车架本体上端设置有躺卧装置,躺卧装置右端安装在车架本体上端,躺卧装置左端与把手架中部连接,把手架为U型结构,把手架右端通过铰座安装在车架本体上。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婴儿车的减震效果差、遇到障碍物时容易对婴儿头部发生撞击、不能够对婴儿的随身物品进行储存,而且现有婴儿车的躺卧姿势通常是固定的,不能够同时满足婴儿平躺与坐卧等难题,具有减震效果好、避免婴儿头部发生碰撞,可以对婴儿的随身物品进行储存,同时可以对婴儿躺卧姿势进行任意调节的优点。上述方案中的一种多功能婴儿车,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婴儿躺卧姿势进行任意调节,但调节过程较为繁琐,调整为坐姿时不能对婴儿起到良好支撑,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玩具装置、发声装置的设置,使得婴儿车更具有趣味性,而推杆装置与坐卧调节装置配合使用,使得保持婴儿坐姿时更加稳定、舒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包括设有坐板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板下端安装有玩具装置,所述的玩具装置下方设有铰接轴,所述的铰接轴上安装有坐卧调节装置,且所述的坐卧调节装置下端通过弹簧与车轮装置相连,所述的车轮装置上安装有发声装置;所述的坐板上端安装有一侧设有遮挡组件的推杆装置,所述的坐卧调节装置包括对称铰接于所述的铰接轴两端的杠杆,每根所述的杠杆前端通过第一支杆连接有下支板,每根所述的杠杆末端通过第二支杆连接有带枕头的上支板,且所述的上支板与所述的下支板均铰接于所述的车体上,所述的发声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的下支板上的拨动板,所述的拨动板前端设有若干震动片,所述的震动片前端设有音筒;所述的杠杆上还连接有前端开设固定孔的弧形杆。作为优选,所述的玩具装置包括安装于滑动仓内的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上端安装有若干橡胶玩具,所述的安装板两侧通过L杆与设置于所述的车体上的滑轨相互配合,所述的L杆上端铰接有卡块,且所述的卡块可通过旋转与设置于所述的车体上的卡槽相互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车轮装置包括安装所述的音筒的车轮轴,且所述的车轮轴铰接于车轮架上,所述的车轮轴两端固定安装有大车轮,所述的车轮架前端安装有小车轮。作为优选,所述的推杆装置包括铰接于所述的车体两端的推杆,所述的推杆一侧设置有防护杆,所述的防护杆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的弧形杆相互配合的槽口,所述的槽口一侧通过弹性件连接有与所述的固定孔相互配各的固定杆;所述的推杆上还安装有绑带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的绑带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的推杆一侧的锁扣,所述的推杆另一侧安装有绑带,所述的绑带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的锁扣相互配合的锁孔。作为优选,所述的遮挡组件包括遮挡棚,且所述的遮挡棚内填充有灰尘吸附件,所述的遮挡棚包括与所述的推杆固定连接固定端,所述的固定端上方开设有观测口,所述的观测口下方设有伸缩端,所述的伸缩端下端与所述的车体固定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玩具装置可采用L杆调节高低位置,从而控制橡胶玩具距离坐板的位置,当两者之间距离较小时,若坐板上的婴儿有动作,则会压缩橡胶玩具,使得橡胶玩具发出声音,增加婴儿车的趣味性。2.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的发声装置的设置,利用简单的结构使得在推动车时发出音乐,既合理的利用了车轮轴产生的动力,又能安抚婴儿,且拨动板与下支板相连接,使得卧姿时,拨动板不与音筒接触,保证婴儿良好的睡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的结构图(坐姿)。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的局部剖视图(左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A-A面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推杆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的结构图(卧姿)图中,车体1、坐板11、铰接轴12、弹簧13、玩具装置2、滑动仓21、安装板22、橡胶玩具23、L杆24、滑轨25、卡块26、卡槽27、坐卧调节装置3、杠杆31、第一支杆32、下支板33、第二支杆34、枕头35、上支板36、固定孔37、弧形杆38、发声装置4、拨动板41、震动片42、音筒43、车轮装置5、车轮轴51、车轮架52、大车轮53、小车轮54、推杆装置6、推杆61、防护杆62、槽口63、弹性件64、固定杆65、绑带组件K、锁扣K1、绑带K2、锁孔K3、遮挡组件Z、遮挡棚Z1、灰尘吸附件Z2、固定端Z3、观测口Z4、伸缩端Z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包括设有坐板11的车体1,坐板11下端安装有玩具装置2,本装置中的坐板11可采用弹性橡胶材料进行制作,既能使得婴儿车更具舒适性,又能使得玩具装置2起到良好的作用,玩具装置2下方设有铰接轴12,铰接轴12上安装有坐卧调节装置3,且坐卧调节装置3下端通过弹簧13与车轮装置5相连,本装置中弹簧13的设置有利于坐卧调节装置3的回弹,且弹簧13处于自由状态时,婴儿车处于卧姿状态,车轮装置5上安装有发声装置4;坐板11上端安装有一侧设有遮挡组件Z的推杆装置6,本装置中的推板装置6两端铰接在车体1的两端,从而根据婴儿车的坐姿状态或卧姿状态可调节推板装置6的位置,使得大人能更好的监控婴儿的状态,且遮挡组件Z与推杆装置6实现连通,推杆装置6改变位置的同时可改变遮挡范围,操作简便,适用性更强,与此同时遮挡组件Z的设置也有利于推杆装置6的稳定。具体地说,玩具装置2包括安装于滑动仓21内的安装板22,安装板22上端安装有若干橡胶玩具23,安装板22两侧通过L杆24与设置于车体1上的滑轨25相互配合,L杆24上端铰接有卡块26,且卡块26可通过旋转与设置于车体1上的卡槽27相互配合,在本装置中,橡胶玩具2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安装有鸣笛橡胶玩具,L杆24与滑轨25的配合既有利于安装板22的平衡,有可用于调节安装板22的位置,当卡块26为卡在卡槽27时,安装板22可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也可在安装板22底部安装弹性件,便于安装板22回弹与稳定。具体地说,坐卧调节装置3包括对称铰接于铰接轴12两端的杠杆31,每根杠杆31前端通过第一支杆32连接有下支板33,每根杠杆31末端通过第二支杆34连接有带枕头35的上支板36,且上支板36与下支板33均铰接于车体1上;杠杆31上还连接有前端开设固定孔37的弧形杆38,本装置中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包括设有坐板(11)的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板(11)下端安装有玩具装置(2),所述的玩具装置(2)下方设有铰接轴(12),所述的铰接轴(12)上安装有坐卧调节装置(3),且所述的坐卧调节装置(3)下端通过弹簧(13)与车轮装置(5)相连,所述的车轮装置(5)上安装有发声装置(4);/n所述的车轮装置(5)包括安装所述的音筒(43)的车轮轴(51),且所述的车轮轴(51)铰接于车轮架(52)上,所述的车轮轴(51)两端固定安装有大车轮(53),所述的车轮架(52)前端安装有小车轮(54);/n所述的推杆装置(6)包括铰接于所述的车体(1)两端的推杆(61),所述的推杆(61)一侧设置有防护杆(62),所述的防护杆(62)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的弧形杆(38)相互配合的槽口(63),所述的槽口(63)一侧通过弹性件(64)连接有与所述的固定孔(37)相互配各的固定杆(65);所述的推杆(61)上还安装有绑带组件(K);/n所述的绑带组件(K)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的推杆(61)一侧的锁扣(K1),所述的推杆(61)另一侧安装有绑带(K2),所述的绑带(K2)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的锁扣(K1)相互配合的锁孔(K3);/n所述的遮挡组件(Z)包括遮挡棚(Z1),且所述的遮挡棚(Z1)内填充有灰尘吸附件(Z2),所述的遮挡棚(Z1)包括与所述的推杆(61)固定连接固定端(Z3),所述的固定端(Z3)上方开设有观测口(Z4),所述的观测口(Z4)下方设有伸缩端(Z5),所述的伸缩端(Z5)下端与所述的车体(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户外婴儿车,包括设有坐板(11)的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板(11)下端安装有玩具装置(2),所述的玩具装置(2)下方设有铰接轴(12),所述的铰接轴(12)上安装有坐卧调节装置(3),且所述的坐卧调节装置(3)下端通过弹簧(13)与车轮装置(5)相连,所述的车轮装置(5)上安装有发声装置(4);
所述的车轮装置(5)包括安装所述的音筒(43)的车轮轴(51),且所述的车轮轴(51)铰接于车轮架(52)上,所述的车轮轴(51)两端固定安装有大车轮(53),所述的车轮架(52)前端安装有小车轮(54);
所述的推杆装置(6)包括铰接于所述的车体(1)两端的推杆(61),所述的推杆(61)一侧设置有防护杆(62),所述的防护杆(62)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的弧形杆(38)相互配合的槽口(63),所述的槽口(63)一侧通过弹性件(64)连接有与所述的固定孔(37)相互配各的固定杆(65);所述的推杆(61)上还安装有绑带组件(K);
所述的绑带组件(K)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的推杆(61)一侧的锁扣(K1),所述的推杆(61)另一侧安装有绑带(K2),所述的绑带(K2)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的锁扣(K1)相互配合的锁孔(K3);
所述的遮挡组件(Z)包括遮挡棚(Z1),且所述的遮挡棚(Z1)内填充有灰尘吸附件(Z2),所述的遮挡棚(Z1)包括与所述的推杆(61)固定连接固定端(Z3),所述的固定端(Z3)上方开设有观测口(Z4),所述的观测口(Z4)下方设有伸缩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玲玉夏继英潘祖国
申请(专利权)人:杨滋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