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件连接结构及婴儿车的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47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杆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的第二支杆上连接有凸出其外侧的加强件,所述的第一支杆上开设有插入槽,所述的第二支杆和加强件插进插入槽而进入第一支杆内,并且在第二支杆与插入槽相接处以及加强件与插入槽相接处通过焊接而形成有焊接部,或者在第二支杆与插入槽槽壁之间以及加强件与插入槽槽壁之间涂覆粘接胶而形成有粘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采用前述杆件连接结构的婴儿车的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杆件连接结构及婴儿车的支撑组件结构简单,连接牢固,承载能力强,安全质量有保障,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件连接结构及婴儿车的支撑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杆件连接结构,本技术还涉及婴儿车的支撑组件。
技术介绍
婴儿车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婴儿车一般都包括具有车轮的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两条第一支杆,车轮则设置在第一支杆的下端,为了增强婴儿车的支撑承载能力,在两条第一支杆之间设置有连接二者的第二支杆,传统的婴儿车一般都是在第一支杆上开一个与第二支杆匹配的孔,然后将第二支杆插入到孔内,然后再将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焊接或粘接。但是这样的结构仍然存在不足:在对婴儿车进行承载试验时发现当载荷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连接处容易出现拉裂,导致婴儿车损坏。因此,为了满足婴儿车的安规要求,提供婴儿车的承载能力,婴儿车的支撑组件结构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的杆件连接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牢固,承载能力强的婴儿车的支撑组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杆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杆1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杆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杆(1)和第二支杆(2),所述的第二支杆(2)上连接有凸出其外侧的加强件(3),所述的第一支杆(1)上开设有插入槽(4),所述的第二支杆(2)和加强件(3)插进插入槽(4)而进入第一支杆(1)内,并且在第二支杆(2)与插入槽(4)相接处以及加强件(3)与插入槽(4)相接处通过焊接而形成有焊接部(5),或者在第二支杆(2)与插入槽(4)槽壁之间以及加强件(3)与插入槽(4)槽壁之间涂覆粘接胶而形成有粘胶层。/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511 CN 20202076376091.一种杆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杆(1)和第二支杆(2),所述的第二支杆(2)上连接有凸出其外侧的加强件(3),所述的第一支杆(1)上开设有插入槽(4),所述的第二支杆(2)和加强件(3)插进插入槽(4)而进入第一支杆(1)内,并且在第二支杆(2)与插入槽(4)相接处以及加强件(3)与插入槽(4)相接处通过焊接而形成有焊接部(5),或者在第二支杆(2)与插入槽(4)槽壁之间以及加强件(3)与插入槽(4)槽壁之间涂覆粘接胶而形成有粘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杆(2)上开设有连接槽(6),所述的加强件(3)插入在连接槽(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件(3)为片状结构并与第二支杆(2)过盈配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杆(2)为管状结构,所述的第二支杆(2)内并沿其轴向还设有加强杆(7),所述的加强杆(7)上设有与连接槽(6)相通的安装槽(9),所述的加强件(3)连接在连接槽(6)与安装槽(9)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杆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支杆(2)与第一支杆(1)连接时,所述的第二支杆(2)和加强件(3)的端部均抵靠到第一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顶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丰硕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