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23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包括有前脚杆、后脚杆和手把杆,前脚杆的上部与后脚杆的上部铰接连接且位于前脚杆与后脚杆之间设置有收合组件,收合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前脚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后脚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杆铰接;第三连杆与手把杆的下部铰接连接并由手把杆牵引从而完成收合或展开动作,手把杆的下部与前脚杆的上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手把杆的铰接点与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前脚杆的铰接点之间存在间距,手把杆与前脚杆之间还设有的锁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利的特点,便于对婴儿手推车的搬运或携带。

A retracting structure of baby s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婴儿手推车
,尤其涉及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
技术介绍
婴儿手推车除了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时的必须品,婴儿手推车又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在目前的婴儿手推车构造的设计上,为了满足消费者所需实用性及携带的方便性,一般都会设计成可收合的型态,使得在使用状态时可以展开成手推车的型态,而不使用时则可以收合成较小体积以方便搬运或携带。为了实现上述可收合的功能,婴儿手推车一般包括一收合机构,现有的收合机构多种多样,但是有的收合结构复杂,操作较为繁琐。本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包括有前脚杆、后脚杆和手把杆,所述前脚杆的上部与后脚杆的上部铰接连接且位于前脚杆与后脚杆之间设置有收合组件,所述收合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前脚杆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后脚杆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手把杆的下部铰接连接并由所述手把杆牵引从而完成收合或展开动作,所述手把杆的下部与所述前脚杆的上部或后脚杆的上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手把杆的铰接点与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前脚杆或后脚杆的铰接点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手把杆与所述前脚杆或后脚杆之间还设有在展开状态时使所述手把杆保持固定状态的锁定装置。如上所述的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有锁舌和滑块,所述锁舌的一端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前脚杆上且其另一端可卡入所述手把杆,所述滑块可活动地安装于手把杆并与所述锁舌抵接。如上所述的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还包括有使所述锁舌保持卡入所述手把杆的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锁舌的一端抵接。如上所述的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所述复位件为弹簧。如上所述的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所述手把杆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安装有座位本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前脚杆、后脚杆和手把杆通过结构简单的收合组件组成了一个联动系统,手把杆解锁后往下转动,带动前脚杆和后脚杆一起动作使婴儿手推车实现收合,操作简单便利,便于对婴儿手推车的搬运或携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的锁定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包括有前脚杆1、后脚杆2和手把杆3,优选的所述手把杆3上设置有支撑件6,所述支撑件6上安装有座位本体7;所述前脚杆1的上部与后脚杆2的上部铰接连接;在前脚杆1与后脚杆2之间设置有收合组件,所述收合组件4包括有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与所述前脚杆1铰接,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4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2的一端与所述后脚杆2铰接,第二连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43铰接,所述第三连杆43与所述手把杆3的下部铰接连接,所述手把杆3的下部与所述前脚杆1的上部铰接连接,且所述第三连杆43和手把杆3的铰接点与所述手把杆3和所述前脚杆1的铰接点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手把杆3与所述前脚杆1之间还设有锁定装置5。优选的所述锁定装置5包括有锁舌51、滑块52和复位件53,所述锁舌51的一端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前脚杆1上且其另一端可卡入所述手把杆3,所述滑块52可活动地安装于手把杆3并与所述锁舌51抵接。所述复位件53与所述锁舌51的一端抵接,从而使所述锁舌51保持卡入所述手把杆3,优选的所述复位件53为弹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不使用婴儿手推车时,推动滑块52使锁舌51离开手把杆3从而将锁定装置5解锁,接着往下转动手把杆3,在手把杆3的牵引下第三连杆43动作从而带动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运动,由于所述第一连杆41与所述前脚杆1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2与所述后脚杆2铰接,前脚杆1、后脚杆2、手把杆3和收合组件4组成联动系统便可实现联动,从而将婴儿手推车收合;当需要使用婴儿手推车时,往上转动手把杆3即将婴儿手推车展开,在手把杆3往上转动行程的末端锁舌51在复位件53的推动下自动卡入手把杆3,从而将所述手把杆3与所述前脚杆1锁定,使得婴儿手推车展开处于稳定的展开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包括有前脚杆(1)、后脚杆(2)和手把杆(3),所述前脚杆(1)的上部与后脚杆(2)的上部铰接连接且位于前脚杆(1)与后脚杆(2)之间设置有收合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合组件(4)包括有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与所述前脚杆(1)铰接,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4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2)的一端与所述后脚杆(2)铰接,第二连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43)铰接,所述第三连杆(43)与所述手把杆(3)的下部铰接连接并由所述手把杆(3)牵引从而完成收合或展开动作,所述手把杆(3)的下部与所述前脚杆(1)的上部或后脚杆(2)的上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3)和手把杆(3)的铰接点与所述手把杆(3)和所述前脚杆(1)或后脚杆(2)的铰接点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手把杆(3)与所述前脚杆(1)或后脚杆(2)之间还设有在展开状态时使所述手把杆(3)保持固定状态的锁定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30 CN 20182176433121.一种婴儿手推车的收合结构,包括有前脚杆(1)、后脚杆(2)和手把杆(3),所述前脚杆(1)的上部与后脚杆(2)的上部铰接连接且位于前脚杆(1)与后脚杆(2)之间设置有收合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合组件(4)包括有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与所述前脚杆(1)铰接,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43)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2)的一端与所述后脚杆(2)铰接,第二连杆(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43)铰接,所述第三连杆(43)与所述手把杆(3)的下部铰接连接并由所述手把杆(3)牵引从而完成收合或展开动作,所述手把杆(3)的下部与所述前脚杆(1)的上部或后脚杆(2)的上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3)和手把杆(3)的铰接点与所述手把杆(3)和所述前脚杆(1)或后脚杆(2)的铰接点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手把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顶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丰硕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