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08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工作台架上设有第一支撑端板、第二支撑端板以及加热光辊,第一支撑端板上设有第一胶辊装配孔以及第一加热辊装配孔,第一加热辊装配孔设有至少三个且沿第一胶辊装配孔的周向等间距间隔排布于第一胶辊装配孔外周,第二支撑端板上设有第二胶辊装配孔以及第二加热辊装配孔,胶辊、第一胶辊装配孔、第二胶辊装配孔三者一一对应布设,加热光辊、第一加热辊装配孔、第二加热辊装配孔三者一一对应布设;供电装置电连接至加热光辊以通过电能转换成热能进而使加热光辊表面产生热量,动力输出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加热光辊的动力输入端以驱使加热光辊转动;加热光辊的表面温度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辊制造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
技术介绍
胶辊是以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为辊芯,外覆胶类材料覆层经过硫化而制作形成的复合辊状结构。其应用广泛,可以用于造纸、印刷、砻谷、冶金、油印等领域。胶辊成型主要是在金属芯上粘贴包覆橡胶,有包贴法、挤出法、模压法、注压法和注射法等。目前国内主要以机械或手工粘贴成型为主,国外多数已实现了机械自动化。大中型胶辊基本上采用仿形挤出,用压出胶片连续粘贴成型或挤出胶条连续缠绕成型的方式生产。同时,在成型过程中以微机自动控制其规格尺寸和外观形状,有的也可用压出机直角和异形挤出的方法进行成型。为防止胶辊硫化中变形并防止气泡和海绵的产生,尤其对包贴法成型的胶辊,外部还要采用柔性加压的方法。通常是在胶辊外表面包扎缠绕数层棉布或锦纶布,再用钢丝或纤维绳索加以固定加压。尽管这一工艺早已实现了机械化,但由于硫化之后还要除去包扎物,形成一个“盲肠”工艺,使制造过程复杂化,而且因包扎布、缠绕绳的使用次数极为有限、消耗量大而造成浪费。另外,由于在柔性加压过程中,容易导致受力不均,而使得辊芯表面的胶料无法均匀覆盖于辊芯表面,导致胶料厚度不均匀、密度无法达到统一、表面不平整等问题,进而影响后续制得的胶辊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以解决现有胶辊制造的胶料成型过程,工艺过程复杂,胶料厚度、表面平整度、密度等难以得到保证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包括工作台架,工作台架上设有第一支撑端板、与第一支撑端板间隔布设且相对布设的第二支撑端板以及装配于第一支撑端板与第二支撑端板之间的加热光辊,第一支撑端板上设有用于装配待加热塑型的胶辊的第一胶辊装配孔以及用于装配加热光辊的第一加热辊装配孔,第一加热辊装配孔设有至少三个且沿第一胶辊装配孔的周向等间距间隔排布于第一胶辊装配孔外周,第二支撑端板上设有用于装配待加热塑型的胶辊的第二胶辊装配孔以及用于装配加热光辊的第二加热辊装配孔,胶辊、第一胶辊装配孔、第二胶辊装配孔三者一一对应布设,加热光辊、第一加热辊装配孔、第二加热辊装配孔三者一一对应布设;供电装置电连接至加热光辊以通过电能转换成热能进而使加热光辊表面产生热量,动力输出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加热光辊的动力输入端以驱使加热光辊转动;加热光辊的表面温度可控,以根据胶辊表面胶料的类别、性质选择相匹配的滚压温度,避免胶辊表面的胶料发生过烧、烧糊或热熔现象。进一步地,第一加热辊装配孔设置为沿第一胶辊装配孔的径向布设的第一条形孔,加热光辊通过第一调节装置可调节地布设于第一加热辊装配孔内;相应地,第二加热辊装配孔设置为沿第二胶辊装配孔的径向布设的第二条形孔,加热光辊通过第二调节装置可调节地布设于第二加热辊装配孔内。进一步地,第一调节装置采用沿第一条形孔的长径方向布设的第一拉结弹簧,第一拉结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撑端板上,第一拉结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加热光辊的第一端的端部,通过第一拉结弹簧产生朝向第一胶辊装配孔方向的拉结力以使得加热光辊紧压在胶辊上,和/或第二调节装置采用沿第二条形孔的长径方向布设的第二拉结弹簧,第二拉结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撑端板上,第二拉结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加热光辊的第二端的端部,通过第二拉结弹簧产生朝向第二胶辊装配孔方向的拉结力以使得加热光辊紧压在胶辊上。进一步地,第一调节装置采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一支撑端板上,第一气缸的活动端顶推接触于加热光辊的第一端的端部,第一气缸的运动轨迹与第一条形孔的长径平行布设;和/或第二调节装置采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二支撑端板上,第二气缸的活动端顶推接触于加热光辊的第二端的端部,第二气缸的运动轨迹与第二条形孔的长径平行布设。进一步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布设于加热光辊第一端的第一花键、环绕于所有加热光辊的第一花键外的第一链条以及活动可调的布设于第一支撑端板上的用于紧压第一链条的第一张紧器;和/或第二调节装置包括布设于加热光辊第二端的第二花键、环绕于所有加热光辊的第二花键外的第二链条以及活动可调的布设于第二支撑端板上的用于紧压第二链条的第二张紧器。进一步地,第二胶辊装配孔的孔径尺寸大于第一胶辊装配孔的孔径尺寸,第一胶辊装配孔用于插接装配胶辊的辊轴,第二胶辊装配孔用于使胶辊穿过并处于加热光辊围合形成的圆柱空间内。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端板上还设有套设于胶辊的辊轴上并与第一胶辊装配孔采用锥面配合的第一弹性锥塞;和/或第二支撑端板上还设有套设于胶辊的辊轴上并与第二胶辊装配孔采用锥面配合的第二弹性锥塞。进一步地,第一胶辊装配孔内套设有第一支撑轴承;和/或第二胶辊装配孔内套设有第二支撑轴承。进一步地,加热光辊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装配轴承连接于第一加热辊装配孔内;和/或加热光辊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装配轴承连接于第二加热辊装配孔内。进一步地,加热光辊包括轴芯、处于轴芯两端的辊轴、处于轴芯外层的加热套和处于加热套外层的传热辊体,加热套的至少一端设有导电环,加热套与导电环电连接,导电环电连接至供电装置;或者加热光辊包括轴芯、处于轴芯两端的辊轴以及处于外层的传热辊体,轴芯与传热辊体围合构成介质容纳腔并充入有传热介质,传热辊体上还设有伸入至传热介质中的热电偶,供电装置包括电磁控制器,电磁控制器与热电偶电连接,电磁控制器启动并使电热偶通电以通过电磁效应产生热量,通过传热介质将热量均匀地向传热辊体及传热辊体外传递。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在工作台架上设置相对布设且间隔布设的第一支撑端板和第二支撑端板,并在第一支撑端板与第二支撑端板架设至少三根加热光辊,多根加热光辊沿第一胶辊装配孔周向等间距间隔排布,且分布于第一胶辊装配孔的外周,即多根加热光辊均匀地分布于胶辊的外周,通过供电装置接通电源以使加热光辊表面均匀地向外传递热量,同时通过动力输出装置驱使加热光辊转动,进而从不同的方向形成对胶辊外表面的均匀热滚压,胶辊受到的热滚压力均匀,使得胶辊表面附着的胶料受到均匀热压作用而逐渐趋于均匀和平整,胶料的密实度逐渐增加;整个热滚压过程均采用加热光辊的光滑表面接触滚压接触,使得热滚压后的胶料表面光滑;热滚压塑性成型后的胶辊外层胶料厚度均匀、密度均匀、表面光滑,从而为得到高质量的胶辊产品打下基础。整个结构简单,上下料方便,不会给胶辊的后续制作工艺带来附加的工序步骤,得到的产品质量能够得以保证。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胶辊两端分别套设第一弹性锥塞和第二弹性锥塞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的侧视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包括工作台架(1),其特征在于,/n所述工作台架(1)上设有第一支撑端板(2)、与所述第一支撑端板(2)间隔布设且相对布设的第二支撑端板(3)以及装配于所述第一支撑端板(2)与所述第二支撑端板(3)之间的加热光辊(4),/n所述第一支撑端板(2)上设有用于装配待加热塑型的胶辊(5)的第一胶辊装配孔(201)以及用于装配所述加热光辊(4)的第一加热辊装配孔(202),/n所述第一加热辊装配孔(202)设有至少三个且沿所述第一胶辊装配孔(201)的周向等间距间隔排布于所述第一胶辊装配孔(201)外周,/n所述第二支撑端板(3)上设有用于装配待加热塑型的胶辊(5)的第二胶辊装配孔(301)以及用于装配所述加热光辊(4)的第二加热辊装配孔(302),/n所述胶辊(5)、所述第一胶辊装配孔(201)、所述第二胶辊装配孔(301)三者一一对应布设,所述加热光辊(4)、所述第一加热辊装配孔(202)、所述第二加热辊装配孔(302)三者一一对应布设;/n供电装置电连接至所述加热光辊(4)以通过电能转换成热能进而使所述加热光辊(4)表面产生热量,动力输出装置(6)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光辊(4)的动力输入端以驱使所述加热光辊(4)转动;/n所述加热光辊(4)的表面温度可控,以根据胶辊表面胶料的类别、性质选择相匹配的滚压温度,避免胶辊表面的胶料发生过烧、烧糊或热熔现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包括工作台架(1),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架(1)上设有第一支撑端板(2)、与所述第一支撑端板(2)间隔布设且相对布设的第二支撑端板(3)以及装配于所述第一支撑端板(2)与所述第二支撑端板(3)之间的加热光辊(4),
所述第一支撑端板(2)上设有用于装配待加热塑型的胶辊(5)的第一胶辊装配孔(201)以及用于装配所述加热光辊(4)的第一加热辊装配孔(202),
所述第一加热辊装配孔(202)设有至少三个且沿所述第一胶辊装配孔(201)的周向等间距间隔排布于所述第一胶辊装配孔(201)外周,
所述第二支撑端板(3)上设有用于装配待加热塑型的胶辊(5)的第二胶辊装配孔(301)以及用于装配所述加热光辊(4)的第二加热辊装配孔(302),
所述胶辊(5)、所述第一胶辊装配孔(201)、所述第二胶辊装配孔(301)三者一一对应布设,所述加热光辊(4)、所述第一加热辊装配孔(202)、所述第二加热辊装配孔(302)三者一一对应布设;
供电装置电连接至所述加热光辊(4)以通过电能转换成热能进而使所述加热光辊(4)表面产生热量,动力输出装置(6)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加热光辊(4)的动力输入端以驱使所述加热光辊(4)转动;
所述加热光辊(4)的表面温度可控,以根据胶辊表面胶料的类别、性质选择相匹配的滚压温度,避免胶辊表面的胶料发生过烧、烧糊或热熔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辊装配孔(202)设置为沿所述第一胶辊装配孔(201)的径向布设的第一条形孔,所述加热光辊(4)通过第一调节装置(7)可调节地布设于所述第一加热辊装配孔(202)内;
相应地,所述第二加热辊装配孔(302)设置为沿所述第二胶辊装配孔(301)的径向布设的第二条形孔,所述加热光辊(4)通过第二调节装置(8)可调节地布设于所述第二加热辊装配孔(3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7)采用沿第一条形孔的长径方向布设的第一拉结弹簧(701),所述第一拉结弹簧(701)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端板(2)上,所述第一拉结弹簧(701)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加热光辊(4)的第一端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一拉结弹簧(701)产生朝向所述第一胶辊装配孔(201)方向的拉结力以使得所述加热光辊(4)紧压在所述胶辊(5)上,和/或
所述第二调节装置(8)采用沿第二条形孔的长径方向布设的第二拉结弹簧,所述第二拉结弹簧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端板(3)上,所述第二拉结弹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加热光辊(4)的第二端的端部,通过第二拉结弹簧产生朝向所述第二胶辊装配孔(301)方向的拉结力以使得所述加热光辊(4)紧压在所述胶辊(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辊加热塑性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装置(7)采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端板(2)上,第一气缸的活动端顶推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市思创传动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