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旋转冲击式手持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88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旋转冲击式手持钻机,涉及矿用工具领域,包括钻机外壳与六方钻杆,所述钻机外壳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钻机外壳的外壁开设有散热槽,所述钻机外壳的底部通过螺丝可拆卸式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螺丝可拆卸式安装有气动马达,所述钻机外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输入轴,所述气动马达的传动轴贯穿气动马达进入钻机外壳的内部并与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钻机外壳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输入轴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六方钻杆可同时做旋转与冲击动作,提高钻孔效率,减缓钻头发热,此外,可直接利用六方钻杆作为钻杆进行工作,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钻杆,多样化选择,可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旋转冲击式手持钻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用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矿用旋转冲击式手持钻机。
技术介绍
当今煤矿设备中手提式钻机大多在钻孔过程中利用螺纹钻进行钻孔,若遇到硬岩、钻头发热变软等情况则此类钻机便无法持续进行钻孔工作。且现在矿用钻机钻头大多为特制螺纹钻杆或者由中间杆加普通钻杆组成,造价较高,除此之外,钻杆为易耗品,基本每月都会有大量损耗,在使用过程中费时费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矿用旋转冲击式手持钻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为解决现如今矿用手持式钻机在硬岩矿钻孔时功率不足以及钻杆因发热变软无法进行持续钻孔工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凸轮机构实现冲击目的的矿用气动旋转冲击式手提钻机,该钻机在钻孔工作中钻杆不仅进行旋转且附带冲击,能有效的提高钻孔效率以及降低钻孔难度。且该钻机钻杆可直接利用六方钻杆作为钻头使用,大大地降低了钻杆的成本,从而达到了为煤矿降低生产成本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旋转冲击式手持钻机,包括钻机外壳与六方钻杆,所述钻机外壳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钻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旋转冲击式手持钻机,包括钻机外壳(1)与六方钻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外壳(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手柄(27),所述钻机外壳(1)的外壁开设有散热槽(2),所述钻机外壳(1)的底部通过螺丝可拆卸式安装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底部通过螺丝可拆卸式安装有气动马达(3),所述钻机外壳(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输入轴(9),所述气动马达(3)的传动轴贯穿气动马达(3)进入钻机外壳(1)的内部并与输入轴(9)传动连接,所述钻机外壳(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输出轴(10),所述输出轴(10)与输入轴(9)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10)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5),所述钻机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旋转冲击式手持钻机,包括钻机外壳(1)与六方钻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机外壳(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手柄(27),所述钻机外壳(1)的外壁开设有散热槽(2),所述钻机外壳(1)的底部通过螺丝可拆卸式安装有底座(6),所述底座(6)的底部通过螺丝可拆卸式安装有气动马达(3),所述钻机外壳(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输入轴(9),所述气动马达(3)的传动轴贯穿气动马达(3)进入钻机外壳(1)的内部并与输入轴(9)传动连接,所述钻机外壳(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输出轴(10),所述输出轴(10)与输入轴(9)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10)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5),所述钻机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六方钻杆(4)的底端开设有连接螺纹(12),所述六方钻杆(4)的底端穿过通孔进入钻机外壳(1)的内部并螺纹安装至螺纹孔(15)内,所述钻机外壳(1)上开设有销孔(24),所述销孔(24)内可拆卸式安装有冲击制造销(5),所述冲击制造销(5)与输出轴(10)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旋转冲击式手持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制造销(5)由螺栓头(21)、螺柱(22)与冲击制造头(23)组成,所述螺柱(22)螺纹安装于销孔(24)内,所述螺栓头(21)与冲击制造头(23)分别固定安装于螺柱(22)的两端,所述螺栓头(21)位于钻机外壳(1)的外部,所述冲击制造头(23)位于钻机外壳(1)的内部,所述输出轴(10)的外壁开设有凸轮槽(14),所述冲击制造头(23)插装至凸轮槽(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旋转冲击式手持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涛赵宏强苏敬航孙宽胡锦东王子安
申请(专利权)人: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