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南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宽缨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55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缨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通过动物体内研究发现东革阿里提取物及宽缨酮可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小鼠急性肾功能下降及肾组织损伤。宽缨酮是东革阿里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体内及体外研究发现,宽缨酮通过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保护线粒体功能,从而减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介导的肾炎症反应。因此,东革阿里水提物及宽缨酮具有明显的肾保护作用,且未见致死性毒副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成抗急性肾损伤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缨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宽缨酮(Eurycomanone,EN)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短期肾功能损伤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侵入性检查增多、造影剂和化疗药物等广泛使用,临床上AKI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ICU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即使损伤极度轻微,AKI患者仍可能遗留肾脏结构异常而发展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甚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AKI一旦发生,除病情严重者需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外,目前几乎没有能避免肾损伤发展的干预手段,因此,探明AKI进展的分子机理,研发相关防治药物,是改善AKI预后的重要举措。在AKI过程中,肾脏出现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其中炎症反应在AKI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靶向减轻肾炎症反应可有效减轻肾脏结构及功能损伤,进而延缓AKI进程。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是AKI最主要且最敏感的受损细胞,损伤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是介导肾炎症反应活化的关键始动因素。且大量研究表明,线粒体损伤是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靶向干预线粒体损伤,可有效减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肾炎症反应而减轻AKI。因此,减轻线粒体功能损伤,从而减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介导的肾炎症反应对于防治AKI具有重要意义,是药物防治的关键环节。东革阿里为苦木科东革阿里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作为东南亚地区著名的传统草药,全株均可入药,实际用途中常以其根为主要药用部分。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二萜类等,具有抗炎、改善性功能障碍、抗癌等功效。宽缨酮(结构式如图3所示)是二萜类化合物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降脂、改善性功能及抗癌等功效。研究表明,宽缨酮可抑制多种细胞(K562、Jurkat以及HEK-293细胞)中促炎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NF-κB是调控肾组织炎症反应的关键上游转录因子。考虑到炎症反应在AKI中的重要作用,东革阿里及宽缨酮很可能具备减轻AKI的药理学作用。然而,在急性肾损伤治疗领域对于东革阿里及宽缨酮的研究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未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缨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首先通过动物体内研究发现东革阿里提取物及宽缨酮可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小鼠急性肾功能下降及肾组织损伤。宽缨酮是东革阿里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体内及体外研究发现,宽缨酮通过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保护线粒体功能,从而减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介导的肾炎症反应。因此,东革阿里水提物及宽缨酮具有明显的肾保护作用,且未见致死性毒副作用,可以用于制备成抗急性肾损伤药物。一种宽缨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所述宽缨酮的结构式如下所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急性肾损伤是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肾损伤。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急性肾损伤是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小肾炎症反应。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宽缨酮用于制备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药物。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宽缨酮用于制备减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线粒体功能损伤的药物。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宽缨酮用于制备激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AMPK的活化,下调PGC-1α的表达的药物。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宽缨酮提取自东革阿里。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宽缨酮的提取方法如下:步骤一、将东革阿里粉碎,然后使用水溶液于80-100℃浸泡提取一次或多次,趁热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得东革阿里提物;其中,水溶液提取时所用重量为东革阿里重量的5-25倍;提取时间为1h-3h;步骤二、将东革阿里提物经过75-97%含量乙醇醇沉、然后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得宽缨酮单体。本专利技术首次揭示:东革阿里提取物及宽缨酮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小鼠急性肾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揭示了宽缨酮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分子调控机制。该研究在国内外未见报道,其成果对开发AKI预防和治疗药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经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NMRS)鉴定宽缨酮的化学结构的C-NMR图,其化学式C20H24O9,分子量408.403,CAS登录号84633-29-4。图2为经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NMRS)鉴定宽缨酮的化学结构的H-NMR图;图3为宽缨酮的结构式。图4为东革阿里提取物及宽缨酮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小鼠急性肾功能下降及肾组织损伤。其中,A为小鼠的血清肌酐(Scr)水平变化;B为小鼠的血清尿素氮(BUN)水平变化;C为HE染色肾小管损伤积分定量结果,D:HE染色显示肾组织形态病理变化。*代表与Sham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代表与IRI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图5为宽缨酮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肾炎症反应。其中,A和B分别为WesternBlot检测小鼠肾脏组织p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半定量分析柱状图,C、D及E分别为Real-timePCR检测肾脏组织中TNF-α、IL-6、MCP-1的mRNA表达水平,F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组织中巨噬细胞(F4/80阳性细胞)及T淋巴细胞(CD3阳性细胞)浸润的情况,G及H分别为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浸润的定量分析结果,*代表与Sham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代表与IRI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图6宽缨酮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A及B分别为Real-timePCR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肾小管损伤标记蛋白Kim-1及NGAL的mRNA表达水平,*代表与Sham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代表与IRI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图7为宽缨酮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线粒体功能损伤。A、B及C分别为Real-timePCR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线粒体脂肪酸氧化(Fattyacidoxidation,FAO)限速酶基因CPT-1、CPT-2及MCAD的mRNA表达水平。D为肾脏组织合成的ATP含量定量分析结果,E为Real-timePCR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PGC-1α的mRNA表达水平,*代表与Sham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代表与IRI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图8为宽缨酮促进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中AMPK的活化,上调PGC-1α的表达。A、B和C分别为WesternBlot检测NRK-52E细胞中AMPK、pAMPK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半定量分析柱状图,D为Real-timePCR检测细胞中P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缨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缨酮的结构式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缨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缨酮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缨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急性肾损伤是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肾损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缨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性肾损伤是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小肾炎症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缨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缨酮用于制备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缨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急性肾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缨酮用于制备减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线粒体功能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刘芳张远芳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湘南学院王俊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