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波自动校时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474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线电波自动校时钟,包括有装置在齿轮箱内的秒针驱动总成,时、分针驱动总成及控制电路,该秒针驱动总成包括秒针马达,秒磁石轮,秒过轮,秒针齿轮,时、分针驱动总成包括时分马达,分磁石轮,分过轮,分针齿轮,时过轮,时针齿轮。在齿轮箱上适当位置及秒过轮,秒针齿轮,分过轮,分针齿轮,时过轮,时针齿轮均设有定位孔。在马达的磁石轮上设置有定位充磁标记。本技术利用定位针定位装配使各齿轮齿形及齿轮箱能完全吻合提高装配速度及精度。利用对磁石轮设置定位装配后充磁,杜绝因磁石N、S极与定子极性及磁石轮齿形角度偏差造成分针、秒针不能精确对时。利用相同马达系统降低成本。利用对分轮、秒轮孔位多次对比判读,扩大判读范围,提高指针定位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电波自动校时钟,尤其是用接收无线电波信号而自动校正时间的对时钟。
技术介绍
有的无线电波自动校时钟,在其生产时,一般磁石轮采用普通机芯工艺,先对磁石冲磁后,再将磁石轮与磁石装配,造成磁石N,S极性与磁石轮装配没有定位容易形成不固定角度差,导致在装配过程中磁石N,S极性与定子极性吸合后磁石轮已偏位。如磁石轮在装配过程中与定子极性偏差90度,按秒马达系统1∶30传动比,则秒针会偏离定位点3度相当于半秒,根本达不到自动校时钟之精度。另对于定位如专利CN00264071.6采用一体式传感器检测时分秒齿轮导出轮上的遮光片。在秒轮分轮上各多增加一个导出从动轮,在从动轮齿轮外部设置一个遮光片,采用传感器判读该遮光片而进行定位。通过传感器对分,秒上一个遮光片点上判读来确定一个定位点,造成不确定性一旦齿轮转动抖动及齿轮注塑成形稍不稳定便造成判读数据不准导致分秒定位不准。另在时轮上多增加一个导出从动轮并在从动轮齿轮外部设置三个遮光片,将三个大小不同遮光片分别定意为4点遮光片,8点遮光片,12点遮光片,通过判读其中一个遮光片来确定4,8,12点其中一点而进行定位,表面上看可缩短定位时间快速进行下一步动作,可实际三个遮光片尺寸相差太大则造成时分秒遮光片转动重叠,光线不能导通很难定位,尺寸相差较小则会误将4点遮光片位判为8点遮光片及8点遮光片误判12点遮光片造成定位错误。再则,上述专利在正常自动校时钟多增加一套时分秒从动轮且从动轮上还要固定遮光片,造成整个结构体积放大,功能按键需外置,结构复杂难装配,定位不准。其实际制造成本高昂且定位不准确,根本就不能达到高精密度自动校时钟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上述缺点,向社会提供一种无线电波自动校时钟。它能够实现高精密度进行自动校时。另外,其还具有低成本,体积小,可大批量高速化生产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无线电波自动校时钟,它包括有装置在齿轮箱内的秒针驱动总成,时、分针驱动总成及控制电路,该秒针驱动总成包括秒磁石轮,秒过轮,秒针齿轮,时、分针驱动总成包括时分马达,分磁石轮,分过轮,分针齿轮,时过轮,时针齿轮。在齿轮箱上适当位置及秒过轮,秒针齿轮,分过轮,分针齿轮,时过轮,时针齿轮均设有定位孔。在马达的磁石轮上设置有定位充磁标记。所述定位充磁标记为三个。所述秒针驱动总成,时、分针驱动总成中的马达型号相同,且秒磁石轮与分磁石轮及秒过轮与分过轮,为相同齿轮。按键RESET,按键WAVE,按键SET集成安装在齿轮箱内。在秒针齿轮、分针齿轮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孔位标记。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两组相同马达系统,且前两级的传动为具有相同模数、齿数的齿轮。采用了在马达的磁石轮上设置有定位充磁标记,且在对磁石与磁石轮完成装配后再充磁,使齿轮齿形与马达定子形成固定角度。这样可提高时分秒针位置准确性。本技术采用了在齿轮及齿轮箱上设置定位孔采用定位针装配,使齿轮与齿轮箱体之间在生产上存在相同的齿形咬合,及秒分时判读区存在相同位置关系。使装配低成本高质量高速化生产。上述时钟通过传感器对秒轮、分轮采用三点孔位判读多次比对来取得准确的秒针、分针定位点,以避免因抖动及齿轮成形不稳定而引起秒针、分针定位不准。通过判读孔位(孔位可设计到最大)扩大判读范围增加取点数据来提高定位精度,(因判读肋位范围较小取点数据较少,如强行加大肋位则会造成两马达系统驱动之时分秒针各自旋转很长时间才能使光线导通,增加出错情形)。通过传感器判读时轮直接从起点运行到零点(12点)。进而进入无线电波信号接收,收到时间后分别驱动两组马达到达标准时间。上述时钟将按键集成在齿轮箱内,使时钟装置小型化。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时钟剖视图;附图2是本时钟正视图;附图3是本时钟正面剖视图;附图4是本时钟秒轮及判读区示意图;附图5是本时钟分轮及判读区示意图;附图6是本时钟时轮及判读区示意图;附图7是本时钟时分轮及判读区组合示意图;附图8是本时钟磁石轮俯视示意图附图9是本时钟磁石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对本时钟之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及装配方式,作一详细之说明,参阅附图,将对本时钟作更进一步之了解。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采用两组相同马达系统且前两级的传动为具有相同模数,齿数的齿轮,且将按键RESET40,按键WAVE41,按键SET41集成在齿轮箱内部,使整个自动校时钟能够小型化,通用化,低成本化。装配时,将两个步进马达装入中夹板01,同时将两个磁石轮11装入中夹板01,将秒轮13按定位孔装入中夹板01定位针32上,将分过轮14装入中夹板01,后插入定位针31及33,再将两个过轮12按定位孔装入中夹板01定位针31,33上,盖面盖02。至此秒马达系统秒轮13上60个齿已同秒过轮12b上8个齿完全吻合,秒过轮12a上48个齿已同齿石轮11上12个齿完全吻合。同理分马达系统分过轮12b上8个齿已同分过轮14a上60个齿完全吻合。分过轮12a上48个齿已同齿石轮11上12个齿完全吻合。将分轮15按定位孔装在中夹板01定位针32上,分轮15a上60个齿已同分过轮14b上10个齿完全吻合。将时过轮16及时轮17分别按定位针装入中夹板01,盖下盖03及插入PCB 04。至此分轮15b上15个齿已同时过轮16a上45个齿完全吻合,时轮17上48个齿已同时过轮16b上12个齿完全吻合。后将所有定位针拔出后,各齿轮之间位置关系已经固定,方能保证重复归零后时分秒在零点(12点)之精度,保证了自动校时钟的稳定,精确,及快速生产。反之齿轮相对位置没有固定,则归零由于齿轮相互完全咬合后,产生时分秒针不能准确对零点(12点),因指针零点基准点不准,收到无线电波时钟信号后指针显示时间也不准确。通过发射传感器22及接收传感器21对时轮17,分轮15,秒轮13判读,避免了其它齿轮干扰光线传输。如图4至图7所示,图4秒轮13设置三个判读区ABC,通过传感器判读秒轮13上三个不同的判读区ABC与微电脑(MCU)内部数据比对,来取得精确的秒针定位点。图5通过传感器判读分轮15上三个不同的判读区EFK与微电脑(MCU)内部数据比对,以上对分秒采用三次对比来确定一点,当其中一次对比数据与微电脑(MCU)有偏差,则依其它两次数据为参考定位,如其中两次对比数据与微电脑(MCU)有偏差则重新判读定位。当准确知道分轮15位置后,在判读完时轮17上判读区H如图6所示与微电脑(MCU)内部数据比对相同则读完下一个分轮判读区K即停止,进入无线电波信号接收。收到时间后分别驱动两组马达系统到达标准时间。以上技术采用分秒三点多次对比提高分秒定位准确度,避免因秒针分针抖动及齿轮成形不稳定引起秒分针不能精确定位。针对时轮直接从起点归至零点(12点),避免错归其它点。保证了时分秒不能有偏差且长期不能出错之情况。参见图8和图9齿石轮是由齿轮11a和磁石11b装配后采用G1,G2,G3定位充磁,保证磁石轮11与定子保持固定角度a1,提高分秒准确性(如磁石轮在装配过程中与定子极性偏差90度,按秒马达系统1∶30传动比,则秒针会偏离定位点3度相当于半秒,根本达不到自动校时钟精度)。综上所述,以上已将本技术作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之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电波自动校时钟,包括有装置在齿轮箱内的秒针驱动总成,时、分针驱动总成及控制电路,该秒针驱动总成包括秒针马达,秒磁石轮,秒过轮,秒针齿轮,时、分针驱动总成包括时分马达,分磁石轮,分过轮,分针齿轮,时过轮,时针齿轮其特征在于:在齿轮箱上适当位置及秒过轮,秒针齿轮,分过轮,分针齿轮,时过轮,时针齿轮均设有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德礼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恒伟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