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式电波钟定位及自动校时的省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791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指针式电波钟定位及自动校时的省电方法,在马达跳动过程中,传感器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微电脑(MCU)也不读取传感器的信号,此段时间T1可通过计算及实验得到。T1后,打开传感器,维持时间为T2时。微电脑(MCU)读取传感器状态后,关闭传感器,这样就完成一次的传感器读数。本方法采用脉冲的方式来控制定位传感器,在马达跳动时,传感器关闭这样就可降低耗电;另外,在马达停稳后再打开定位传感器读数,可避免马达抖动干扰微电脑(MCU)而产生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有技术指针式电波钟在定位及自动校时时,要用到定位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来判读时分秒轮原点,传统的定位及自动校时方法是指针式电波钟在定位及自动校时的过程中,一直打开传感器,在马达跳动过程中一直检测(或以一定的频率检测)指针式电波钟判读点位置。这种传统方法因为一直打开传感器造成时钟耗电大,另外,因为传感器在检测判读点时,同时马达仍在跳动,会产生不间断的抖动,易造成对微电脑(MCU)的干扰,影响时分秒针定位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它可达到既省电又定位准确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如下步骤a、定位开始;b、发一个驱动马达的脉冲,脉宽为M;c、等待时间X=T1-M让马达停稳;d、打开传感器,维持时间为T2后,微电脑MCU读取传感器状态后即关闭;e、结束一次传感器的读数;f、根据读取的传感器信号与内部数据比较作定位判定;g、重复b至f步骤;h、定位结束。上述b步的脉宽M为7MS-65MS之间。上述等待时间X=T1-M,为10MS≤X≤2S,在快速定位时X≤2S;在校秒校分时10MS≤X<1S。上述T2越小越省电,参数为100uS≤T2≤50mS。其中,在快速定位时段比分快速定位时段宽5到30倍。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脉冲的方式控制定位传感器,所以比传统的定位方法更省电。又因为是在马达停稳时微电脑(MCU)才读传感器状态,避免了因马达跳动时的抖动而产生的误判传感器信号,从而提高了指针式电波钟的定位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流程方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1和图2,指针式电波钟在定位及自动校时时,通过马达的转动带动齿轮,由相关的定位孔或定位点通过传感器时,引起传感器输出电位的变化,由微电脑(MCU)识别而达到定位原点的目的。设秒轮、分轮、时轮上有一个定位标记,即齿轮每转一圈传感器检测一次定位标记。下面以校秒校分及分秒时快速定位分别为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在校秒校分情况下,秒轮转一圈需对马达发60个脉冲信号(见图1),如马达脉宽M为31.25MS。如微电脑(MCU)预设秒检测定位是从第53个马达脉冲信号开始至第57个马达脉冲信号结束,共4个脉冲信号,传感器需发60个检测脉冲T2便可确定秒轮位置。同理分轮转一圈需对马达发360个脉冲信号(见图1),马达脉宽为M,一般在7MS-65MS之间。如微电脑(MCU)预设分检测定位是从第330个马达脉冲信号开始至第354个马达脉冲信号结束,共24个脉冲信号,传感器需发360个检测脉冲T2便可确定分轮位置。传统的定位检测方法是在定位时段内,传感器一直打开,捕获定位标记信号;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在定位时段内,每发一个脉冲马达信号M,传感器只在马达停稳后(即T1后)的瞬间发射一个检测脉冲T2,用于捕获定位标记信号,如在校秒校分T2的参数为200us,则传感器只需打开(秒60+分360)*200us,如X为250MS,则T1=X+M=281.25MS,一个脉冲时间为T1+T2=281.45MS,脉冲方式相对常开方式只用了约0.07%时间。在时分秒快速定位情况下,时分秒走完一转圈需对两个马达共发4380个脉冲信号(秒60+分360*12),如在快速定位T2的参数为8ms,则传感器只需打开4380*8ms时间,如X为31.25MS,则T1=X+M=62.5MS,一个脉冲时间为T1+T2=70.5MS,相对常开状态只用了约11.3%时间,也就是说,在马达跳动过程中,传感器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微电脑(MCU)不读取传感器的信号,此段时间为T1,T1后,打开传感器,维持时间为T2。在T2时间内微电脑(MCU)读取传感器状态后,关闭传感器,这样就完成一次的传感器读数。重复预定次数,直至定位结束。本方法在进行机芯快速定位、校秒、校分时才作上述流程判定,其余时间传感器关闭。本方法中等待时间X=T1-M(10MS≤X≤2S)。驱动秒马达时微电脑MCU读取传感器的秒读数。驱动分马达时微电脑MCU读取传感器的分、时读数。在快速定位时段比分快速定位时段宽5到30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确实能解决传统指针式电波钟耗电大及定位不准之缺点,不仅具有实用功效,且为前所未有之新设计。以上已将本专利技术技术作一个原理说明,即凡依本专利技术技术申请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等,应属本专利技术技术之专利涵盖范围内。权利要求1.,其特征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定位开始;b、发一个驱动马达的脉冲,脉宽为M;c、等待时间X=T1-M,让马达停稳;d、打开传感器,维持时间为T2后,微电脑MCU读取传感器状态后即关闭;e、结束一次传感器的读数;f、根据读取的传感器信号与内部数据比较作定位判定;g、重复b至f步骤;h、定位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的脉宽M为7MS-65MS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待时间X=T1-M,X为10MS≤X≤2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维持时间T2为100uS≤T2≤50m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时快速定位时段比分快速定位时段宽5到30倍。全文摘要一种,在马达跳动过程中,传感器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微电脑(MCU)也不读取传感器的信号,此段时间T1可通过计算及实验得到。T1后,打开传感器,维持时间为T2时。微电脑(MCU)读取传感器状态后,关闭传感器,这样就完成一次的传感器读数。本方法采用脉冲的方式来控制定位传感器,在马达跳动时,传感器关闭这样就可降低耗电;另外,在马达停稳后再打开定位传感器读数,可避免马达抖动干扰微电脑(MCU)而产生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文档编号G04C11/02GK1949103SQ20051010935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姚德礼, 周勇 申请人:恒伟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指针式电波钟定位及自动校时的省电方法,其特征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定位开始;b、发一个驱动马达的脉冲,脉宽为M;c、等待时间X=T1-M,让马达停稳;d、打开传感器,维持时间为T2后,微电脑MCU读取传感器 状态后即关闭;e、结束一次传感器的读数;f、根据读取的传感器信号与内部数据比较作定位判定;g、重复b至f步骤;h、定位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德礼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恒伟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