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肠胃的咸味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6378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肠胃的咸味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领域。所述的咸味代餐粉包含如下组分:大豆组织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粉、青梗菜、燕麦片、益生菌微囊粉、魔芋粉、食用盐,在实施过程中选用植物乳杆菌与双歧杆菌来源并采用微囊包埋技术制备益生菌微囊粉以延缓益生菌的衰败,同时选用益生菌微囊粉以使生产线更易实施清洁,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产品相关原料的用量配比合理、产品风味佳,以填补调节肠胃型咸味代餐粉的即食冲泡产品的空缺,帮助人群实现调理肠胃的重要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肠胃的咸味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肠胃的咸味代餐粉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因此饮食健康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代餐粉是一种易于吸收、可以提供长时间的能量的食品,适合于满足人群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随着运动营养知识的不断普及和运动营养食品的发展,这种携带、食用方便、轻巧时尚、功能性强的食品也会越来越受到运动员和户外运动人士的喜爱。代餐粉是一种由谷类、豆类、薯类、膳食纤维制成的一种单一或者综合性的冲调粉剂产品,具有营养均衡、食用方便快捷,可以代替正餐食用,尤其是适合代替晚餐,可以很好的控制饮食热量,补充全面的营养,目前市场上的代餐粉种类比较多,有些代餐粉虽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但是很少有添加益生菌的产品,因此对于一些便秘肠道菌群不调的人群来说不适宜食用。如中国专利申请201710012081.0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魔芋代餐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组分:魔芋精粉、茶多酚、燕麦粉、乳清蛋白粉、低聚木糖、维生素、麦芽糖醇、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葡萄糖酸锌、富马酸亚铁、果蔬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专利技术的代餐粉,不仅为人体提供了全面均衡的营养,具有热量低,富含膳食纤维,含有补充人体维持正常功能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和药理效应,如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减肥等功效。许多研究表明含益生菌代餐粉能有效调节肠胃,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益生菌饮食作为一种调节肠胃的饮食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如中国专利申请202010470578.9中公开了一种含活性益生菌的营养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营养代餐粉包括如下组分:浓缩牛奶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低聚果糖、抗性糊精、膜分离酪蛋白、圆苞车前子壳、水果粉、酶解燕麦粉、魔芋粉、凝结芽孢杆菌BC99、复合营养强化剂、三氯蔗糖和食用香精。该专利技术提供的营养代餐粉具有“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膳食、全营养”的特点,可保证减肥人士在减重减脂期间身体营养的均衡,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健康,提高人体免疫力。但是由于益生菌保存条件苛刻,保质期短,目前市场上的工业化生产的益生菌产品相对较少,缺少适合代餐饮食人群人群的即食益生菌产品。此外,目前许多在售代餐食品实际上并未严格控制,部分代餐粉加工过程中则只关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供能比例,却往往忽视益生菌的来源与质量,导致代餐人群的食物摄入品质降低。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调节肠胃、口感好、营养均衡、方便食用、保质期长的能量食品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肠胃的咸味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选用植物乳杆菌与双歧杆菌,采用微囊包埋技术制备益生菌微囊粉以延缓益生菌的衰败,同时选用益生菌微囊粉以使生产线更易实施清洁,并且本专利技术中产品相关物料的用量配比合理、产品风味佳,以填补调节肠胃型咸味代餐粉的冲泡即食产品的空缺,帮助人群实现调理肠胃的重要需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调节肠胃的咸味代餐粉,所述的咸味代餐粉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8-16份大豆组织蛋白、10-16份大豆分离蛋白粉、4-8份青梗菜、5-10份燕麦片、1-3份益生菌微囊粉、2-4份魔芋粉、1-3份食用盐。优选地,所述的咸味代餐粉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10-14份大豆组织蛋白、12-15份大豆分离蛋白粉、5-7份青梗菜、6-8份燕麦片、1.5-2.5份益生菌微囊粉、2.5-4份魔芋粉、1.5-2.5份食用盐。再优选地,所述的咸味代餐粉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12-14份大豆组织蛋白、13-15份大豆分离蛋白粉、5-6份青梗菜、7-8份燕麦片、2-2.5份益生菌微囊粉、3-4份魔芋粉、1.5-2.0份食用盐。其中,所述的大豆组织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的重量份数之比为0.8-1.2:1;优选为0.9-1.1:1;进一步优选为1:1。进一步地,所述益生菌微囊粉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75-85份的酪蛋白、15-25份的植物乳杆菌与双歧杆菌、3-10份酪蛋白酸钠。优选地,所述益生菌微囊粉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80-85份的酪蛋白、18-22份的植物乳杆菌与双歧杆菌、5-8份酪蛋白酸钠。再优选地,所述益生菌微囊粉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80-82份的酪蛋白、20-22份的植物乳杆菌与双歧杆菌、6-8份酪蛋白酸钠。其中,所述的植物乳杆菌与双歧杆菌的重量份数之比为6-10:1;优选为7-9:1,进一步优选为8:1。进一步地,所述的咸味代餐粉还包含4-6份胶原蛋白肽粉。进一步地,所述的咸味代餐粉还包含5-10份L-乳酸钙。进一步地,所述的咸味代餐粉还包含:4.5-5.5份抗性糊精、3-4份菊粉、0.2-1份低聚木糖、0.3-1份低聚异麦芽糖粉。所述的胶原蛋白肽粉与L-乳酸钙的重量份数之比为0.4-1:1;优选为0.5-0.8:1;再优选为0.6-0.8:1;进一步优选为0.8: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咸味代餐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75-85份的酪蛋白、15-25份的植物乳杆菌与双歧杆菌、3-10份酪蛋白酸钠充分搅拌混匀,55-65℃水浴乳化20min后,35-45MPa压力下均质1-3次,将得到的乳化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益生菌微囊粉;步骤B:将8-16份大豆组织蛋白、10-16份大豆分离蛋白粉、5-10份胶原蛋白肽粉、4-8份青梗菜、5-10份燕麦片、1-3份益生菌微囊粉、2-4份魔芋粉、1-3份食用盐、5-10份L-乳酸钙、4.5-5.5份抗性糊精、3-4份菊粉、0.2-1份低聚木糖、0.3-1份低聚异麦芽糖粉,在常温条件下充分混合,得到咸味代餐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在代餐粉组分中添加了富含蛋白的大豆组织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粉,并控制两者的添加量以及配比,能够均衡大豆蛋白的有效成分,保证营养均衡,便于吸收;(2)本专利技术添加了益生菌微囊粉,将植物乳杆菌与双歧杆菌采用微囊包埋技术制备益生菌微囊粉以延缓益生菌的衰败,同时选用益生菌微囊粉以使生产线更易实施清洁,并且本专利技术中益生菌为20-22份的植物乳杆菌与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与双歧杆菌的重量份数之比为6-10:1,含量和配比合理、产品风味佳,以填补调节肠胃型咸味代餐粉的冲泡即食产品的空缺,帮助人群实现调理肠胃的重要需求;(3)选用优质的胶原蛋白肽粉,并加入L-乳酸钙作为钙源,通过控制胶原蛋白肽粉与L-乳酸钙的重量份数之比为0.4-1:1,能够有效保证钙含量的稳定,提高产品稳定性,并且使制备得到的代餐粉易消化吸收(4)选用抗性糊精、菊粉、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粉益生元成分,并添加具有咀嚼感的颗粒物料青梗菜及燕麦片,所述产品采用常温预混制作,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料的营养组分以及风味。附图说明图1试验例3中A、B两组志愿者BIM(Kg/m2)随测试时间(周)的变化趋势图;图2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肠胃的咸味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咸味代餐粉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8-16份大豆组织蛋白、10-16份大豆分离蛋白粉、4-8份青梗菜、5-10份燕麦片、1-3份益生菌微囊粉、2-4份魔芋粉、1-3份食用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肠胃的咸味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咸味代餐粉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8-16份大豆组织蛋白、10-16份大豆分离蛋白粉、4-8份青梗菜、5-10份燕麦片、1-3份益生菌微囊粉、2-4份魔芋粉、1-3份食用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味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咸味代餐粉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12-14份大豆组织蛋白、13-15份大豆分离蛋白粉、5-6份青梗菜、7-8份燕麦片、2-2.5份益生菌微囊粉、3-4份魔芋粉、1.5-2.0份食用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味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豆组织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的重量份数之比为0.8-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味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微囊粉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75-85份的酪蛋白、15-25份的植物乳杆菌与双歧杆菌、3-10份酪蛋白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咸味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乳杆菌与双歧杆菌的重量份数之比为6-1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咸味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咸味代餐粉还包含4-6份胶原蛋白肽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郑雅丹冯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衡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