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考虑SOC自适应恢复的储能一次调频综合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604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考虑SOC自适应恢复的储能一次调频综合控制方法,以电网调频死区为界,将储能参与调频的过程分为了调频阶段与SOC自恢复阶段。在调频阶段,采用的是一种考虑虚拟下垂控制、虚拟惯性控制与虚拟负惯性控制的综合控制策略,以最大化发挥储能参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的作用。在SOC自恢复阶段,将SOC的恢复基准设置为(0.45‑0.55)的区间,既能减少储能启动SOC自恢复的次数,又能保证储能参与下一次调频的潜力。其恢复功率采用的是基于SOC的自适应控制规律,能有效防止其过充过放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SOC自适应恢复的储能一次调频综合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SOC自适应恢复的储能一次调频综合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化石燃料的枯竭,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光伏等正被广泛的应用于发电。然而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并且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对传统机组的替代会使系统惯性降低,影响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能力。因此,在这样的压力下,亟需寻找新的调频手段来弥补传统方式下一次调频能力的不足。近年来,电化学储能因其具有的动作迅速、控制灵活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辅助电网调频。目前有关储能参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控制策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一方面是对SOC的管理多集中在调频阶段,未考虑到在调频死区内的SOC自恢复控制,有可能会造成储能的过充过放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在考虑了SOC自恢复时,调频阶段的控制策略过于简单,例如仅考虑了虚拟下垂控制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储能参与调频的最大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SOC自适应恢复的储能一次调频综合控制方法,可以使SOC维持在其理想区间内,并防止出现过充过放而影响储能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考虑SOC自适应恢复的储能一次调频综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储能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频率、频率变化率以及储能的SOC;以电网调频死区为界,将储能参与调频的过程划分为调频阶段与SOC自恢复阶段;根据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频率,判断电力系统频率是否超出其死区,以及储能SOC是否处在其理想范围内;如果其频率超出死区,则储能参与系统的一次调频;如果频率未超出死区,则判断储能SOC是否在其理想范围内,如果不在,则储能启动自恢复控制;如果储能SOC已经处在其理想范围内,则储能既不参与调频,也无需进行SOC的自恢复。进一步的,在调频阶段,根据不同的频率工况,采用不同的综合控制策略:在频率处于恶化工况时,采用虚拟惯性响应与虚拟下垂控制共同作用的模式;在频率处于恢复工况时,采用虚拟负惯性响应与虚拟下垂控制共同作用的模式。进一步的,所述虚拟下垂控制、虚拟惯性控制响应、虚拟负惯性响应分别根据以下公式计算:ΔPD=-KD×ΔfΔf为频率偏差,为频率变化率,KD为虚拟下垂控制系数,KI为虚拟正惯性控制系数,K′I为虚拟负惯性系数。进一步的,所述调频阶段储能的出力为:其中,频率处于恶化工况,频率处于恢复工况。进一步的,当频率调频死区内时,进行SOC的自适应恢复,具体为:将SOC的恢复基准设为(0.45-0.55)的区间式中,PD(SOC)、PC(SOC)分别表示SOC自恢复过程中储能的充放电功率。进一步的,所述PD(SOC)与PC(SOC)根据自适应控制方法来确定其最佳取值,具体描述为:(1)当SOC<0.45时,PD(SOC)=0(2)当0.45≤SOC≤0.55时,PD(SOC)=PC(SOC)=0(3)当SOC>0.55时,PC(SOC)=0。当n取不同值时,得到其自适应控制曲线如图3所示。优选的,取n为20,得到储能自恢复功率与SOC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电网调频死区为界,将储能参与调频的过程分为调频阶段与SOC自恢复阶段。在调频阶段综合考虑了虚拟下垂控制、虚拟惯性控制与虚拟负惯性控制的特征。在频率恶化阶段,采用虚拟下垂控制与虚拟惯性控制共同作用;在频率恢复阶段,采用虚拟下垂与虚拟负惯性控制共同作用。该综合控制模式相比于单一的下垂控制,能更好的发挥储能参与调频过程的作用,有益于减小储能的配置。2、本专利技术将SOC的恢复基准设为(0.45-0.55)的区间,相比于将SOC恢复基准设为0.5的固定,一方面可以减小储能启动自恢复的次数,有益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依旧可以保证储能在SOC自恢复之后参与下一次调频的潜力。此外,储能的自恢复功率采用的是基于SOC的自适应控制规律,可以使SOC维持在其理想区间内,并防止出现过充过放而影响储能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控制流程图;图2为电网调频工况;图3为本专利技术储能自恢复时的自适应控制曲线;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储能自恢复时采用的自适应控制曲线;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仿真系统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阶跃负荷扰动下的系统频率变化图;图7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阶跃负荷扰动下的储能SOC变化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续负荷扰动曲线;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续负荷扰动下系统频率变化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续负荷扰动下的储能SOC变化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不同SOC恢复基准时的储能启动自恢复次数的对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考虑SOC自适应恢复的储能一次调频综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储能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频率、频率变化率以及储能的SOC;以电网调频死区为界,将储能参与调频的过程划分为调频阶段与SOC自恢复阶段;根据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频率,判断电力系统频率是否超出其死区,以及储能SOC是否处在其理想范围内;如果其频率超出死区,则储能参与系统的一次调频;如果频率未超出死区,则判断储能SOC是否在其理想范围内,如果不在,则储能启动自恢复控制;如果储能SOC已经处在其理想范围内,则储能既不参与调频,也无需进行SOC的自恢复。在调频阶段,根据不同的频率工况,采用不同的综合控制策略:在频率处于恶化工况时,采用虚拟惯性响应与虚拟下垂控制共同作用的模式;在频率处于恢复工况时,采用虚拟负惯性响应与虚拟下垂控制共同作用的模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采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一个包括两台火电机组与一个储能的小型独立电力系统,其额定频率为50Hz。其中火电机组带有完整的励磁和调速系统,容量分别为200MVA和150MVA。系统负荷为恒功率负荷,大小为322MW。分别在阶跃和连续2种典型负荷扰动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方法1为无储能;方法2为加入储能参与调频,其控制策略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调频阶段控制策略,但是并未考虑到SOC的自恢复控制;方法3为加入储能参与调频,其控制策略仅考虑了虚拟下垂控制,调频死区内的SOC自恢复策略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恢复控制;方法4为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从系统频率变化图与储能系统SOC变化图可知,加入储能参与调频后,系统的频率偏差均较无储能时减小了,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加入储能能够提升电网调频效果。由方法3与方法4的对比可知,调频阶段采用的考虑虚拟下垂控制、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SOC自适应恢复的储能一次调频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储能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频率、频率变化率以及储能的SOC;/n以电网调频死区为界,将储能参与调频的过程划分为调频阶段与SOC自恢复阶段;/n根据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频率,判断电力系统频率是否超出其死区,以及储能SOC是否处在其理想范围内;/n如果其频率超出死区,则储能参与系统的一次调频;/n如果频率未超出死区,则判断储能SOC是否在其理想范围内,如果不在,则储能启动自恢复控制;如果储能SOC已经处在其理想范围内,则储能既不参与调频,也无需进行SOC的自恢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SOC自适应恢复的储能一次调频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储能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频率、频率变化率以及储能的SOC;
以电网调频死区为界,将储能参与调频的过程划分为调频阶段与SOC自恢复阶段;
根据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频率,判断电力系统频率是否超出其死区,以及储能SOC是否处在其理想范围内;
如果其频率超出死区,则储能参与系统的一次调频;
如果频率未超出死区,则判断储能SOC是否在其理想范围内,如果不在,则储能启动自恢复控制;如果储能SOC已经处在其理想范围内,则储能既不参与调频,也无需进行SOC的自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SOC自适应恢复的储能一次调频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频阶段,根据不同的频率工况,采用不同的综合控制策略:
在频率处于恶化工况时,采用虚拟惯性响应与虚拟下垂控制共同作用的模式;在频率处于恢复工况时,采用虚拟负惯性响应与虚拟下垂控制共同作用的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考虑SOC自适应恢复的储能一次调频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下垂控制、虚拟惯性控制响应、虚拟负惯性响应分别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ΔPD=-KD×Δ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山叶成涛温步瀛翁智敏郑海林孔昱凯吴诗雨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