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583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用于解决如何对电力大数据进行分批处理并结合可析值合理选取对应的数据处理终端处理,提高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处理的效率的问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服务器和可视化分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电用户的电力大数据并将电力大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可视化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内存储的电力大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将电力大数据进行分类以及分批处理并结合初选终端的传输间距、预设型号值、购买时长、处理总次数和分效值得到初选终端的可析值,通过可析值选取对应的数据处理终端对分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处理,方便对电力大数据进行处理,提高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大数据处理
,具体为一种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电力即电网的智能化,与现有的电网相比,智能电力在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更加略胜一筹;大数据是指需要重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随着智能电力建设的大力推进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入挖掘,智能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在电网管理领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智能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是一个面向电力行业管理部门的综合辅助决策平台,如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电力大数据得到使用的电力数据;现有的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存在不能对电力大数据进行分批处理并结合可析值合理选取对应的数据处理终端处理的问题,导致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如何对电力大数据进行分批处理并结合可析值合理选取对应的数据处理终端处理,提高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处理的效率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通过将电力大数据进行分类以及分批处理并结合初选终端的传输间距、预设型号值、购买时长、处理总次数和分效值得到初选终端的可析值,通过可析值选取对应的数据处理终端对分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处理,方便对电力大数据进行处理,提高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处理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服务器和可视化分析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电用户的电力大数据并将电力大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所述可视化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内存储的电力大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步骤一:将用电用户的户号进行加密生成加密图形;将电力大数据根据用电器的名称进行分类;将同一用电器名称对应的用电器每小时的用电量标记为用电器数据;对用电器数据按照预设数量分为若干个分批数据;每个分批数据包括预设数量个用电用户的户号的加密图形以及同一用电器名称对应的用电器每小时的用电量;步骤二:对分批数据进行分配,获取数据处理终端的终端信息;将处理类型与分批数据中用电器名称相同的数据处理终端标记为初选终端;步骤三:将服务器的位置与初选终端的位置进行距离差计算获取得到初选终端的传输间距并标记为M1;设定所有数据处理终端的型号均对应一个预设型号值;将初选终端的型号与所有数据处理终端的型号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预设型号值并标记为M2;将初选终端的购买时间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初选终端的购买时长M3,单位是天;设定初选终端的处理总次数和分效值分别标记为M4和M5;步骤四:将初选终端的传输间距、预设型号值、购买时长、处理总次数和分效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步骤五: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初选终端的可析值MF;其中,g1、g2、g3、g4和g5均为预设比例系数,μ为修正系数,取值为0.9107;步骤六:将可析值最大的初选终端标记为选中终端;可视化分析模块将分批数据发送至选中终端内,同时将发送分批数据的时刻标记为初发时刻;选中终端接收到分批数据后,对分批数据进行处理,具体为:将用电器名称对应用电器每小时的用电量根据其数值生成图表并与加密图形建立一一对应;选中终端将处理后的图表和加密图形发送至可视化分析模块;可视化分析模块接收到图表和加密图形后,将接收到图表和加密图形时刻标记为完成时刻;同时该选中终端的处理总次数增加一次;可视化分析模块对加密图形进行识别获取得到用电用户户号;然后将用电用户户号对应所有用电器的图表进行组合得到用电用户户号对应的可视化图表;步骤七:可视化分析模块对选中终端的初发时刻和完成时刻进行分析,具体为:将初发时刻与完成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单次分批处理时长;当单次分配处理时长小于预设处理时长,则进行单次处效值计算,将预设处理时长减去单次分批处理时长得到超前时长并标记为CT1;设定超前时长系数为Hi,i=1,2,……,n;Hn的值最大;超前时长系数Hi对应一个时长范围(hi-1,hi];h0的值为零;当CT1∈(hi-1,hi]时,超前时长对应的系数为Hi;利用公式DT=CT1×Hi获取得到选中终端的单次处效值DT;将选中终端的所有单次处效值进行求和得到分效值DT。优选的,所述电力大数据包括用电用户的户号、用电器的名称以及用电器每小时的用电量。优选的,还包括注册登录模块;所述注册登录模块用于用户通过手机终端提交终端信息进行注册并将注册成功的终端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其中终端信息包括电脑的位置、型号、购买时间和处理类型;处理类型为用电器名称;服务器将接收到终端信息的电脑标记为数据处理终端。优选的,还包括可视化查询模块;所述可视化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用户通过手机终端查询用电用户户号对应的可视化图表;所述可视化查询模块包括采集单元、分析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户每次访问用电器的图表的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以及访问的次数并将其发送至分析单元;所述分析单元用于对用户每次访问用电器的图表的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以及访问的次数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S1:将用户每次访问用电器的图表标记为分析图表;将分析图表的开始时刻与结束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单次访问时长并标记为D1;S2:将分析图表的每次访问开始时刻依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并计算相邻两个访问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得到访问间隔时长,将所有的访问间隔时长进行求和并取均值得到间隔均值并标记为D2;S3:设定分析图表访问的次数为D3;将单次访问时长、访问间隔时长和访问的次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S4:利用公式DZ=D1×a1+(1/D2)×a2+D3×a3获取得到分析图表的表序值DZ;其中,a1、a2和a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S5:分析单元加工分析图表的表序值发送至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根据用电器的图表的表序值由前至后对用电器的图表进行排序显示。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的将用电用户的户号进行加密生成加密图形的具体步骤为:SS1:可视化分析模块向用电用户的手机终端发送图形选项和公式选项;当用户的手机终端接收到图形选项后,对用电用户的户号每一位数字指定一个图形和公式,然后将每一位数字对应的图形和公式发送至可视化分析模块;SS2:可视化分析模块接收到用电用户的户号每一位数字对应的图形和公式后进行处理,将圆心等角度引出若干个线段;按照顺时针顺序,每个线段对应户号中的数字;将户号的数字带入公式中,得到转换数值;在线段上等距粘贴户号中数字对应的图形,图形的数量等于转换数值,得到加密图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可视化分析模块获取服务器内存储的电力大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将用电用户的户号进行加密生成加密图形,将电力大数据根据用电器的名称进行分类;对用电器数据按照预设数量分为若干个分批数据;对分批数据进行分配,将初选终端的传输间距、预设型号值、购买时长、处理总次数和分效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服务器和可视化分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电用户的电力大数据并将电力大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n所述可视化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内存储的电力大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n步骤一:将用电用户的户号进行加密生成加密图形;将电力大数据根据用电器的名称进行分类;将同一用电器名称对应的用电器每小时的用电量标记为用电器数据;对用电器数据按照预设数量分为若干个分批数据;每个分批数据包括预设数量个用电用户的户号的加密图形以及同一用电器名称对应的用电器每小时的用电量;/n步骤二:对分批数据进行分配,获取数据处理终端的终端信息;将处理类型与分批数据中用电器名称相同的数据处理终端标记为初选终端;/n步骤三:将服务器的位置与初选终端的位置进行距离差计算获取得到初选终端的传输间距并标记为M1;设定所有数据处理终端的型号均对应一个预设型号值;将初选终端的型号与所有数据处理终端的型号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预设型号值并标记为M2;将初选终端的购买时间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初选终端的购买时长M3,单位是天;设定初选终端的处理总次数和分效值分别标记为M4和M5;/n步骤四:将初选终端的传输间距、预设型号值、购买时长、处理总次数和分效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n步骤五:利用公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服务器和可视化分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电用户的电力大数据并将电力大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
所述可视化分析模块用于获取服务器内存储的电力大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
步骤一:将用电用户的户号进行加密生成加密图形;将电力大数据根据用电器的名称进行分类;将同一用电器名称对应的用电器每小时的用电量标记为用电器数据;对用电器数据按照预设数量分为若干个分批数据;每个分批数据包括预设数量个用电用户的户号的加密图形以及同一用电器名称对应的用电器每小时的用电量;
步骤二:对分批数据进行分配,获取数据处理终端的终端信息;将处理类型与分批数据中用电器名称相同的数据处理终端标记为初选终端;
步骤三:将服务器的位置与初选终端的位置进行距离差计算获取得到初选终端的传输间距并标记为M1;设定所有数据处理终端的型号均对应一个预设型号值;将初选终端的型号与所有数据处理终端的型号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预设型号值并标记为M2;将初选终端的购买时间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初选终端的购买时长M3,单位是天;设定初选终端的处理总次数和分效值分别标记为M4和M5;
步骤四:将初选终端的传输间距、预设型号值、购买时长、处理总次数和分效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取其数值;
步骤五:利用公式获取得到初选终端的可析值MF;其中,g1、g2、g3、g4和g5均为预设比例系数,μ为修正系数,取值为0.9107;
步骤六:将可析值最大的初选终端标记为选中终端;可视化分析模块将分批数据发送至选中终端内,同时将发送分批数据的时刻标记为初发时刻;选中终端接收到分批数据后,对分批数据进行处理,具体为:将用电器名称对应用电器每小时的用电量根据其数值生成图表并与加密图形建立一一对应;选中终端将处理后的图表和加密图形发送至可视化分析模块;可视化分析模块接收到图表和加密图形后,将接收到图表和加密图形时刻标记为完成时刻;同时该选中终端的处理总次数增加一次;可视化分析模块对加密图形进行识别获取得到用电用户户号;然后将用电用户户号对应所有用电器的图表进行组合得到用电用户户号对应的可视化图表;
步骤七:可视化分析模块对选中终端的初发时刻和完成时刻进行分析,具体为:将初发时刻与完成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单次分批处理时长;当单次分配处理时长小于预设处理时长,则进行单次处效值计算,将预设处理时长减去单次分批处理时长得到超前时长并标记为CT1;设定超前时长系数为Hi,i=1,2,……,n;Hn的值最大;超前时长系数Hi对应一个时长范围(hi-1,hi];h0的值为零;当CT1∈(hi-1,hi]时,超前时长对应的系数为Hi;
利用公式DT=CT1×Hi获取得到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亚正
申请(专利权)人:智粤云广州数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