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械手表定时制动摆轮机构,包括:上条棘轮、条盒轮、条轴、示能一轮部件、示能二轮部件、示能三轮片、储能一轮部件、储能二轮部件、行星轮部件、螺钉、摆轮;在发条储能时,定时轮部件中的挡钉远离定时轮定位簧的一端;定时轮定位簧与止摆簧部件中的止摆簧柱通过螺钉紧固成一体;止摆簧部件中的止摆簧远离摆轮边缘;在发条释放时,示能三轮片和定时轮部件中的定时轮片啮合;档钉在定时轮带动下靠近定时轮定位簧;定时轮定位簧带动止摆簧部件中的止摆簧贴近摆轮边缘。有益效果是:止摆机构结构简单,特别是长动力手表,当力矩释放到最后不稳定阶段可制动摆轮的摆动,以保证手表的走时精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表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手表定时制动摆轮 机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机械手表的原动力是发条,发条的作用是维持振动系统不衰 减的振动,并带动指针机构运动。发条是一个储能元件,发条的长度决定着 手表走时的长短。发条越长,手表的走时时间越长。当发条被条轴完全巻紧时,发条储存的弹性势能最大,且有最大的工作 圈数;手表在正常运行时,发条逐渐将其储存的弹性势能转换为机械能, 为手表的运行提供能源;发条输出力矩时,被巻紧的发条渐渐松开,发条 由抱紧条轴到逐渐向外伸展贴到条盒内壁上,当发条储存的弹性势能释放 完后,手表便失去能源供应而停止运行。 一般手表上满一次发条后可延 续走45小时左右。长动力手表,上满发条后可走5天以上,其发条的 长度比普通表的发条长,发条的圈数也多。在原有的机械手表中发条释放 力矩时存在以下缺点在发条释放能量的最后时段,发条力矩不足以使摆轮 的振幅达到最低要求,而影响手表的正常走时,特别是长动力手表发条的巻 紧与最后的放松,其力矩落差较大,在发条能量即将释放结速时,对手 表的走时精度影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机械表发条在释放力矩最后阶 段不稳定的缺点,为保证手表走时区间里的精度,提供一种保证手表走时精度的定时制动摆轮机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械手表定时制动摆轮机构,包括 上条棘轮、条盒轮、条轴、示能一轮部件、示能二轮部件、示能三轮片、储 能一轮部件、储能二轮部件、行星轮部件、螺钉、摆轮;所述上条棘轮固定 在条轴上,且和储能一轮部件中的储能一轮片啮合;所述储能一轮部件中的 储能一齿轴和储能二轮部件中的储能二轮片啮合;所述储能二轮部件中的储 能二齿轴和行星轮部件啮合;定时制动摆轮机构还包括有定时轮部件、定时 轮定位簧和止摆簧部件;在发条储能时,所述示能三轮片和定时轮部件中的 定时轮片啮合;所述定时轮部件中的挡钉远离定时轮定位簧的一端;所述定 时轮定位簧与止摆簧部件中的止摆簧柱通过螺钉紧固成一体;所述止摆簧部 件中的止摆簧远离摆轮边缘;在发条释放时,所述条盒轮和示能一轮部件的 示能一轮片啮合;所述示能一轮部件的示能一齿轴和示能二轮部件的示能二 轮片啮合;所述示能三轮片和定时轮部件中的定时轮片啮合;所述档钉在定 时轮带动下靠近定时轮定位簧;所述定时轮定位簧带动止摆簧部件中的止摆 簧贴近摆轮边缘。所述的行星轮部件包括行星轮片、行星轮轴、行星轮片、行星齿轴、 行星轮支架;所述行星轮片夹在行星轮轴和行星轮支架中间,且行星轮轴和 行星轮支架压合成一体,所述行星轮片与行星轮片啮合;所述行星轮片和行 星齿轴铆合成一体;所述储能二轮部件串套在行星轮支架的一端;所述示能 二轮部件、示能三轮片依次串套在行星轮支架的另一端;所述行星轮支架的 一端方形柱与示能三轮片的方形孔相适配;在发条储能时,所述储能二齿轴 与行星轮片啮合;在发条释放时,所述示能二齿轴与行星齿轴啮合。所示示能一轮片和示能一齿轴、所述储能二轮片和储能二齿轴分别压合 为一体,所述示能二轮片和示能二齿轴、所述定时轮片和挡钉、所述储能一 轮片和储能一齿轴分别铆合为一体,所述止摆簧柱和止摆簧焊接为一体。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止摆机构结构简单,作用明显,当发条力矩 不足以使摆轮达到最低要求的振幅时,止摆机构能够能制动摆轮运动,使手 表停止运行,特别是长动力手表,当力矩释放到最后不稳定阶段可制动摆 轮的摆动,以保证手表的走时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机械手表定时制动摆轮机构的发条完全拧紧时的平面 示意图2为本技术机械手表定时制动摆轮机构的发条完全释放时的平 面示意图3为本技术机械手表定时制动摆轮机构的轴向传动示意图。 图中1:上条棘轮2:条盒轮3:条轴4:示能一轮部件4a:示能一轮片4b:示能一齿轴5:示能二轮部件5a:示能二轮片5b:示能二齿轴6:示能三轮片7:定时轮部件7a:定时轮片7b:挡钉8:定时轮定位簧9:储能一轮部件9a:储能一轮片9b:储能一齿轴10:储能二轮部件10a:储能二轮片10b:储能二齿轴11:行星轮部件lla:行星轮片lib:行星轮轴llc:行星轮片lld:行星齿轴lie:行星轮支架12:止摆簧部件12a:止摆簧柱12b:止摆簧13:螺钉14:摆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机械手表定时制动摆轮机构包括上条棘轮l、条盒轮2、条轴3、示能一轮部件4、示能二轮部件5、示能三 轮片6、定时轮部件7、定时轮定位簧8、储能一轮部件9、储能二轮部件IO、 行星轮部件ll、止摆簧部件12、螺钉13、摆轮14;当发条储能时,所述上 条棘轮1固定在条轴3上,且和储能一轮部件9的储能一轮片9a啮合;所述 储能一轮部件9的储能一齿轴9b和储能二轮部件10的储能二轮片10a啮合; 所述储能二轮部件10的储能二齿轴10b和行星轮部件11啮合;所述示能三 轮片6和定时轮部件7的定时轮片7a啮合;所述定时轮部件7上的挡钉7b 在定时轮片7a的带动下远离定时轮定位簧8的一端;所述定时轮定位簧8 通过螺钉13与止摆簧部件12的止摆簧柱12a紧固成一体;所述止摆簧部件 12的止摆簧12b以止摆簧柱12a为回转中心与定时轮定位簧8同步转动远离 摆轮14边缘。当发条释放能量时,所述条盒轮2和示能一轮部件4的示能一 轮片4a啮合;所述示能一轮部件4的示能一齿轴4b和示能二轮部件5的示 能二轮片5a啮合;所述示能三轮片6和定时轮部件7的定时轮片7a啮合; 所述档钉7b在定时轮片7a带动下靠近定时轮定位簧8;所述定时轮定位簧8 带动止摆簧部件12贴近摆轮14边缘。定时轮部件7上可装指针轮轴和示能 指针,而安装在指针轮轴上的示能指针与其同步旋转,且指示表盘上相应的 示能刻度,使佩戴者能直观的了解发条能量的多少。所述的行星轮部件11包括行星轮片11a、行星轮轴11b、行星轮片llc、 行星齿轴lld、行星轮支架lle。所述行星轮片lla夹在行星轮轴llb和行星 轮支架lle中间,且行星轮轴llb和行星轮支架lle压合成一体;所述行星 轮片llc和行星齿轴11d铆合成一体。所述储能二轮部件10串套在行星轮支 架lle的一端;所述示能二轮部件5、示能三轮片6依次串套在行星轮支架 lie的另一端;所述行星轮支架lie的一端方形柱和示能三轮片6的方形孔 相适配。下面对本技术机械手表定时制动摆轮机构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机械手表定时制动摆轮机构在手表初上弦时,上条 棘轮1顺时针旋转;由于上条棘轮1通过方形孔和条轴3的方形凸起相适配, 因此条轴3顺时针旋转并巻紧发条存储能量,而此时条盒轮2不动;由于储能一轮片9a和储能一齿轴9b铆合成一体,而且储能一轮片9a与上条棘轮1 啮合,所以上条棘轮1带动储能一轮部件9逆时针旋转;由于储能二轮片10a 和储能二齿轴10b压合成一体,而且储能一齿轴9b与储能二轮片10a啮合, 所以储能一齿轴9b带动储能二轮部件10顺时针旋转;由于行星轮轴lib和 行星轮支架lie压合成一体且行星轮片lla被放在两者间,而且储能二齿轴 10b与行星轮片lla啮合,所以储能二齿轴10b带动行星轮片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手表定时制动摆轮机构,包括:上条棘轮(1)、条盒轮(2)、条轴(3)、示能一轮部件(4)、示能二轮部件(5)、示能三轮片(6)、储能一轮部件(9)、储能二轮部件(10)、行星轮部件(11)、螺钉(13)、摆轮(14);所述上条棘轮(1)固定在条轴(3)上,且和储能一轮部件(9)中的储能一轮片(9a)啮合;所述储能一轮部件(9)中的储能一齿轴(9b)和储能二轮部件(10)中的储能二轮片(10a)啮合;所述储能二轮部件(10)中的储能二齿轴(10b)和行星轮部件(11)啮合;其特征在于:定时制动摆轮机构还包括有定时轮部件(7)、定时轮定位簧(8)和止摆簧部件(12);在发条储能时,所述示能三轮片(6)和定时轮部件(7)中的定时轮片(7a)啮合;所述定时轮部件(7)中的挡钉(7b)远离定时轮定位簧(8)的一端;所述定时轮定位簧(8)与止摆簧部件(12)中的止摆簧柱(12a)通过螺钉(13)紧固成一体;所述止摆簧部件(12)中的止摆簧(12b)远离摆轮(14)边缘;在发条释放时,所述条盒轮(2)和示能一轮部件(4)的示能一轮片(4a)啮合;所述示能一轮部件(4)的示能一齿轴(4b)和示能二轮部件(5)的示能二轮片(5a)啮合;所述示能三轮片(6)和定时轮部件(7)中的定时轮片(7a)啮合;所述档钉(7b)在定时轮(7a)带动下靠近定时轮定位簧(8);所述定时轮定位簧(8)带动止摆簧部件(12)中的止摆簧(12b)贴近摆轮(14)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力军,马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