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摆轮、调速器、机芯和钟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97909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6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游丝摆轮、调速器、机芯和钟表,其能够实现薄型化。游丝摆轮具有:摆轴(28),其轴向的两端被抗震轴承单元(5A、5B)支承成能够旋转,并与摆轮(20)一起旋转;第一连接部(31),其经由内桩(18)连接有游丝(16);以及第二连接部(32),其连接有双圆盘(35),其中,在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空间部(41)和第二空间部(42),在第一空间部(41)和第二空间部(42)配置有抗震轴承单元(5A、5B)的第一筒部(56a)。第一空间部(41)和第二空间部(42)分别遍及摆轴(28)的整个周向地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游丝摆轮、调速器、机芯和钟表
技术介绍
公知的是,机械式钟表具有用于对构成正侧轮系的条盒轮、二号轮、三号轮和四号轮的旋转进行控制的调速器。一般的调速器具有游丝摆轮,游丝摆轮由如下部件构成:摆轮;摆轴,其成为摆轮的旋转中心;游丝,其形成为涡卷状,通过扩张和收缩来使摆轮旋转;双圆盘,其与摆轮一起旋转;以及内粧,其将游丝固定于摆轴。在摆轴的两端部,以内置有轴榫((5€)的方式设置有一对抗震轴承机构(轴承单元)。一对抗震轴承机构将游丝摆轮支承成能够绕摆轴的中心轴线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 88178号公报另外,手表等机械式钟表除了具有显示时刻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作为装饰品的功能。因此,根据使用者的意向,要求机芯的薄型化。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一对轴承单元以及内粧和双圆盘分别以在轴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在摆轮与轴承单元之间。因此,导致摆轮与一对轴承单元之间的隔开距离分别为内粧和双圆盘的厚度以上。因此,在机芯和钟表的进一步薄型化方面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薄型化的游丝摆轮、调速器、机芯和钟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游丝摆轮的特征在于,所述游丝摆轮具有:轴部件,其至少轴向的一端被轴承单元支承成能够旋转,并与摆轮一起旋转;和连接部,其连接有进行动力传递的至少一个机械部件,在所述连接部处设置有空间部,在所述空间部配置有所述轴承单元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连接部处设置有空间部,在所述空间部配置有轴承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因此,通过在空间部的内侧配置轴承单元的一部分,能够配置成:从轴部件的径向观察,连接部和轴承单元的一部分重合。由此,摆轮与轴承单元的隔开距离比连接部的厚度短,因此,在将本专利技术的游丝摆轮搭载于钟表用的机芯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使机芯和钟表薄型化。并且,特征在于,所述空间部遍及所述轴部件的周向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空间部可靠地配置轴承单元的一部分。因此,能够使机芯和钟表薄型化。并且,特征在于,所述游丝摆轮具有:游丝,其设置在比所述摆轮靠所述轴向的一侧的位置,使所述摆轮旋转;和双圆盘,其设置在比所述摆轮靠所述轴向的另一侧的位置,所述机械部件包括所述游丝和所述双圆盘,所述空间部设置在连接有所述游丝的第一所述连接部和连接有所述双圆盘的第二所述连接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空间部设置在连接有游丝的第一连接部和连接有双圆盘的第二所述连接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处,因此,通过在空间部的内侧配置轴承单元的一部分,能够配置成:从轴部件的径向观察,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与轴承单元的一部分重合。由此,在将本专利技术的游丝摆轮搭载于钟表用的机芯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使机芯和钟表薄型化。并且,特征在于,所述游丝摆轮具有:游丝,其设置在比所述摆轮靠所述轴向的一侧的位置,使所述摆轮旋转;内粧,其固定有所述游丝的一端;和双圆盘,其设置在比所述摆轮靠所述轴向的另一侧的位置,所述机械部件包括所述游丝和所述双圆盘,所述空间部设置在经由所述内粧连接有所述游丝的第一所述连接部和连接有所述双圆盘的第二所述连接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空间部设置在连接有内粧的第一连接部和连接有双圆盘的第二所述连接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处,因此,通过在空间部的内侧配置轴承单元的一部分,能够配置成:从轴部件的径向观察,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与轴承单元的一部分重合。由此,摆轮与轴承单元的隔开距离比内粧和双圆盘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厚度短,因此在将本专利技术的游丝摆轮搭载于钟表用的机芯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使机芯和钟表薄型化。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调速器的特征在于,所述调速器具有上述的游丝摆轮和一对所述轴承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使调速器薄型化。并且,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轴承单元中至少任意一方是吸收作用于轴承部的冲击的抗震轴承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例如即使是从外部施加了冲击的情况下,也能够吸收冲击并防止轴部件和轴承部损伤。因此,能够得到可实现薄型化且耐久性优异的调速器。并且,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轴承单元和所述摆轮分别在不隔着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对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轴承单元与摆轮之间不设置部件,因此能够使轴承单元和摆轮尽量接近地配置,由此进一步实现调速器的薄型化。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机芯的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具有上述的调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上述的调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机芯薄型化。并且,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具有使所述调速器绕规定轴线旋转的承载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承载单元使调速器绕规定轴线旋转,能够平衡由重力方向造成的影响。即,本专利技术的机芯具有能够抑制由于重力的方向而使游丝摆轮的振动周期变化的所谓的陀飞轮机构,因此能够得到可实现薄型化并且计时精度优异的机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钟表具有上述的机芯。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上述的薄型化的机芯,能够得到外观性优异的钟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连接部处设置了配置有轴承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空间部,因此,通过在空间部的内侧配置轴承单元的一部分,能够配置成:从轴部件的径向观察,连接部和轴承单元的一部分重合。由此,摆轮与轴承单元的隔开距离比连接部的厚度短,因此在将本专利技术的游丝摆轮搭载于钟表用的机芯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使机芯和钟表薄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的外观图。图2是从正面侧观察钟表的机芯的平面图。图3是沿图2的A — 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的抗震轴承单元周边的放大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钟表的机芯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钟表的机芯的侧面剖视图。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钟表的机芯的侧面剖视图。图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钟表的机芯的侧面剖视图。标号说明1:钟表;5、5A、5B:抗震轴承单元(轴承单元);7:调速器;10:游丝摆轮;16:游丝(机械部件);18:内粧;20:摆轮;28:摆轴(轴部件);31:第一连接部(连接部);32:第二连接部(连接部);35:双圆盘(机械部件);41:第一空间部(空间部);42:第二空间部(空间部);50:轴承部;70:承载单元;10:机芯。【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对机械式手表(相当于权利要求的“钟表”,以下简称为“钟表”。)和装入在手表中的机芯进行说明,之后对构成机芯的游丝摆轮和调速器进行详细说明。(钟表)—般,将包含钟表的驱动部分的机械体称为“机芯”。将表盘、指针安装于该机芯,置于钟表壳体中而形成完成品,将上述状态称为钟表的“成品(complete)”。将构成钟表的基板的底板的两侧中的、钟表壳体的玻璃所处的一侧、即表盘所处的一侧称为机芯的“背侧”。并且,将底板的两侧中的、钟表壳体的壳体背盖所处的一侧、即与表盘相反的一侧称为机芯的“正侧”。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I的外观图。如图1所示,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钟表I的成品,在由未图示的壳体背盖和玻璃2构成的钟表壳体3内具有:机芯100 ;表盘11,其具有表不关于时间的?目息的刻度等;以及指针,其包括表不小时的时针12和表不分钟的分针13。在表盘11处开设有使表不日期的数字显露出来的日期窗11a。由此,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丝摆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游丝摆轮具有:轴部件,其至少轴向的一端被轴承单元支承成能够旋转,并与摆轮一起旋转;和连接部,其连接有进行动力传递的至少一个机械部件,在所述连接部处设置有空间部,在所述空间部配置有所述轴承单元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枝久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