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注液孔的极柱组件及电池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43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注液孔的极柱组件及电池顶盖,其中,集成注液孔的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和固定设于极柱顶端的导电柱,所述极柱与所述导电柱上对应设有贯通的注液孔,所述极柱上还设有用于阻断注液孔的弹性橡胶密封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极柱和固定设于极柱顶端的导电柱,所述极柱与所述导电柱上对应设有贯通的注液孔,所述极柱上还设有用于阻断注液孔的弹性橡胶密封塞;通过采用极柱和注液孔集成的方式,并在极柱上设置了弹性橡胶密封塞,注液时将注液针管刺穿密封塞伸入电池壳体内,密封塞与注液针管外壁始终处于密封状态,在注液结束拔出注液针管后,密封塞上的穿刺针孔会自动闭合,从而能够较好的避免电解液溅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注液孔的极柱组件及电池顶盖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注液孔的极柱组件及电池顶盖。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一般包括电芯、电解液、电池壳体及设在电池壳体上的顶盖。目前动力电池顶盖大多如图1所示,在顶盖上设有防爆阀组件3、注液孔13、两个极柱组件1S。生产时需要通过注液孔向电池壳体内注入电解液,然后在注液孔上焊接密封钉。通常注液孔靠近防爆阀组件位置,在注液完成后电池壳体内留有一定的压力,注液嘴退出时容易造成电解液飞溅污染注液孔。密封钉焊接时若不对注液孔进行清洁易造成焊接不良,需要额外增加清洁步骤,既增加生产成本,又降低生产效率。注液时需要先对电池壳体进行抽真空,才能进行注液,由于注液孔只有一个,中间需要多次抽真空多次注液方可完成整个注液操作,极大的降低了注液工序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动力电池注液时电解液容易污染注液孔以及注液工序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集成注液孔的极柱组件及电池顶盖,通过采用极柱和注液孔集成的方式,并在极柱上设置软橡胶密封结构,避免了电解液污染注液孔,同时采用双针管同步抽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注液孔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和固定设于极柱顶端的导电柱,所述极柱与所述导电柱上对应设有贯通的注液孔,所述极柱上还设有用于阻断注液孔的弹性橡胶密封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注液孔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和固定设于极柱顶端的导电柱,所述极柱与所述导电柱上对应设有贯通的注液孔,所述极柱上还设有用于阻断注液孔的弹性橡胶密封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注液孔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顶端设有与注液孔位置相对应的沉孔槽,所述沉孔槽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注液孔的横截面积,所述密封塞设于所述沉孔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注液孔的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壁与注液孔内壁配合。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