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525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加湿器控制模块、红外探测器、空调控制模块、光源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电源和物联网通讯模块;加湿器控制模块、红外探测器、空调控制模块、光源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电源、物联网通讯模块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室内环境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器将人体红外检测、温、湿度检测、光照度检测整合,综合分析室内是否有人员活动,温、湿度、光照度是否合适。人体检测介入后,确保室内环境调节为人员服务、为教学服务,避免了教师无人,各种传感器还在工作、灯光、温、湿度设备还在工作从而造成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室内环境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物联网在今天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应用,它被视为是未来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我国政府也正积极推广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应用和发展。为了能更好地为职工、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物联网的室内智能调节系统正被逐渐地引入我国学校教室、办公室、科技园区里。目前,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多采用温、湿度传感器检测,进而控制温湿度调整、调整。室内灯光等照明的控制也多采用光线传感检测,直接控制窗帘或照明装置。而普遍对于室内是否有人在活动、是否在上课或自习时间缺乏必要的判定与限定,节能因素未能充分体现;且室内环境控制往往呈现孤岛控制,校园整体控制无法准确掌握和调控某个室内的环境,部分配备监控的室内,大多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布线复杂、成本高、维护不便,不利于校园管理效率提高。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943178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慧教室环境控制装置,包括教室主体、控制箱,所述教室主体右侧墙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中央空调进风端,所述中央空调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电动百叶玻璃,所述电动百叶玻璃上方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电动百叶玻璃之间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电动幕帘,所述电动幕帘的左侧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教室主体左侧墙体表面固定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所述教室主体上侧墙体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之间固定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箱固定安装在教室主体右侧墙体的一端拐角处。该专利技术通过在教室内设置有电动幕帘、电动百叶玻璃等,能够有效调节室内环境,使用效果好。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对于室内是否有人在活动、是否在上课或自习时间缺乏必要的判定与限定,节能因素未能充分体现;且室内环境控制往往呈现孤岛控制,校园整体控制无法准确掌握和调控某个室内的环境,部分配备监控的室内,大多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布线复杂、成本高、维护不便,不利于校园管理效率提高。针对现有技术中室内环境控制调节与人员检测、教学活动安排脱节,导致出现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是否在教学时段,室内环境控制调节都在自动调节单个室内环境调节的孤岛效应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所述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加湿器控制模块、红外探测器、空调控制模块、光源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电源和物联网通讯模块;加湿器控制模块、红外探测器、空调控制模块、光源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电源、物联网通讯模块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加湿器控制模块,用于依据PLC控制器发出的湿度控制调节指令,控制加湿器调节室内湿度;红外探测器,用于探测室内人员;空调控制模块,用于依据PLC控制器发出的温度控制调节指令,控制空调调节室内温度;光源控制模块,用于依据PLC控制器发出的照明度控制调节指令,控制光源调节室内照明度;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室内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室内湿度;光照传感器,用于采集室内光照度;电源,用于提供工作电源;物联网通讯模块,用于将采集的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内光照度上传至物联网后台;PLC控制器,用于收集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内光照度和探测室内人员,通过与预设的温度、湿度、光照度进行对比,分别向加湿器控制模块、空调控制模块、光源控制模块发出湿度、温度、照明度控制调节指令,PLC控制器通过物联网通讯模块向物联网后台上传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内光照度和室内人员信息以及接收物联网后台的指令。进一步地,加湿器控制模块、红外探测器、空调控制模块、光源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电源和物联网通讯模块与PLC控制器均采用屏蔽铜芯通信线连接。进一步地,室内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箱体,加湿器控制模块、红外探测器、空调控制模块、光源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电源、物联网通讯模块、PLC控制器均设于箱体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显著的优越效果:1,所述室内环境控制系统通过PLC控制器将人体红外检测、温、湿度检测、光照度检测整合,综合分析室内是否有人员活动,温、湿度、光照度是否合适。人体检测介入后,确保室内环境调节为人员服务、为教学服务,避免了教师无人,各种传感器还在工作、灯光、温、湿度设备还在工作从而造成的能源浪费。2,所述室内环境控制系统与LoRa物联网天线融合,将孤立的室内环境控制融入到室内的整体监控和调度,解决了室内控制孤岛,不成系统的问题;采用无线物联网通信技术,降低了室内监控的和调度装置的布线、维修成本;通过物联网后台调度室内环境控制终端,终端装置根据调度信息判别是否是教学时段、是否是假期等信息,从而根据需要控制设备休眠,转换为节能状态,减少能耗,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控制器后台和现场的各种信息,综合分析决策后,智能调节控制光源、空调和加湿器等设备,为室内提供友好舒适的教学环境,助力教学效率提高。控制器控制程序可以自行构建、调试与维护,为设备维护人员提供了便利,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室内环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PLC控制器;2-加湿器控制模块;3-红外探测器;4-空调控制模块;5-光源控制模块;6-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光照传感器;9-电源;10-物联网通讯模块;11-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所述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1、加湿器控制模块2、红外探测器3、空调控制模块4、光源控制模块5、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光照传感器8、电源9和物联网通讯模块10;加湿器控制模块2、红外探测器3、空调控制模块4、光源控制模块5、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光照传感器8、电源9、物联网通讯模块10分别与PLC控制器1连接;加湿器控制模块2,用于依据PLC控制器1发出的湿度控制调节指令,控制加湿器(图中未示出)调节室内湿度,加湿器控制模块2的型号为STM8S103K3;红外探测器3,用于探测室内人员;空调控制模块4,用于依据PLC控制器1发出的温度控制调节指令,控制空调(图中未示出)调节室内温度,另外,空调控制模块4的型号为stc89c52rc;光源控制模块5,用于依据PLC控制器1发出的照明度控制调节指令,控制光源(图中未示出)调节室内照明度,另外,光源控制模块5为继电器,型号为JQC3F-24;温度传感器6,用于采集室内温度;湿度传感器7,用于采集室内湿度;光照传感器8,用于采集室内光照度;电源9,用于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1)、加湿器控制模块(2)、红外探测器(3)、空调控制模块(4)、光源控制模块(5)、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光照传感器(8)、电源(9)和物联网通讯模块(10);/n所述加湿器控制模块(2)、所述红外探测器(3)、所述空调控制模块(4)、所述光源控制模块(5)、所述温度传感器(6)、所述湿度传感器(7)、所述光照传感器(8)、所述电源(9)、所述物联网通讯模块(10)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1)连接;/n所述加湿器控制模块(2),用于依据所述PLC控制器(1)发出的湿度控制调节指令,控制加湿器调节室内湿度;/n所述红外探测器(3),用于探测室内人员;/n所述空调控制模块(4),用于依据所述PLC控制器(1)发出的温度控制调节指令,控制空调调节室内温度;/n所述光源控制模块(5),用于依据所述PLC控制器(1)发出的照明度控制调节指令,控制光源调节室内照明度;/n所述温度传感器(6),用于采集室内温度;/n所述湿度传感器(7),用于采集室内湿度;/n所述光照传感器(8),用于采集室内光照度;/n所述电源(9),用于提供工作电源(9);/n所述物联网通讯模块(10),用于将采集的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内光照度上传至物联网后台;/n所述PLC控制器(1),用于收集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内光照度和探测室内人员,通过与预设的温度、湿度、光照度进行对比,分别向所述加湿器控制模块(2)、所述空调控制模块(4)、所述光源控制模块(5)发出湿度、温度、照明度控制调节指令,所述PLC控制器(1)通过所述物联网通讯模块(10)向所述物联网后台上传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内光照度和室内人员信息以及接收所述物联网后台的指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PLC控制器(1)、加湿器控制模块(2)、红外探测器(3)、空调控制模块(4)、光源控制模块(5)、温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7)、光照传感器(8)、电源(9)和物联网通讯模块(10);
所述加湿器控制模块(2)、所述红外探测器(3)、所述空调控制模块(4)、所述光源控制模块(5)、所述温度传感器(6)、所述湿度传感器(7)、所述光照传感器(8)、所述电源(9)、所述物联网通讯模块(10)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1)连接;
所述加湿器控制模块(2),用于依据所述PLC控制器(1)发出的湿度控制调节指令,控制加湿器调节室内湿度;
所述红外探测器(3),用于探测室内人员;
所述空调控制模块(4),用于依据所述PLC控制器(1)发出的温度控制调节指令,控制空调调节室内温度;
所述光源控制模块(5),用于依据所述PLC控制器(1)发出的照明度控制调节指令,控制光源调节室内照明度;
所述温度传感器(6),用于采集室内温度;
所述湿度传感器(7),用于采集室内湿度;
所述光照传感器(8),用于采集室内光照度;
所述电源(9),用于提供工作电源(9);
所述物联网通讯模块(10),用于将采集的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室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永红李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