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莘专利>正文

一种微型石英钟机芯拨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4568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型石英钟机芯拨针装置,由拨针轮系与限位柱构成。拨针轮系包括拨针轮、中间轮、摆臂。拨针轮、中间轮与过轮位于同一平面,拨针齿轮与过轮能自动脱啮,具有使机芯轻小,走时阻力小,提高稳定性的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石英钟制造
,尤其指石英钟机芯一种拨针装置。目前,石英钟机芯正朝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但还存在厚度偏厚、机芯布局不合理,装配成钟体积偏大等缺陷,使微型石英钟成钟还在大量使用手表机芯,制造成本高的特点。为了使拨针装置处于不拨针状态时,不和过轮啮合,减少能耗,(附图1)拨针轮3采用轴向移动方式与过轮12分离,拨针时,由于拉杆1拉压动作使用不方便,且易引起扣钩2磨损,导致拉压动作不灵活,影响走时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作方便、灵活,能减少走时阻力,提高走时稳定性的拨针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在现有石英钟机芯结构的基础上设置一特殊的拨针装置,拨针装置由拨针轮系与限位柱9构成,拨针轮系含拨针轮4、中间轮5、摆臂6,拨针轮4与中间轮5位于同一平面上,并在适当位置设置一限位柱9。当处于拨针状态时,拨针轮4顺时针转动,带动摆臂6摆向过轮8,此时中间轮5开始与过轮8啮合,由于中间轮5逆时针转动,带动摆臂6与过轮8正确啮合,限位柱9可防止出现卡齿现象,中间轮5即在拨针轴齿的推动下,带动过轮8以校正时、分针。当处于不拨针状态时,过轮8照常转动,推动中间轮5,由于摆臂6是活套在拨针轴10上,所以中间轮5转动时带动摆臂6逐渐与过轮8脱啮,解除拨针轮系加在过轮8上的负荷。采用了以上结构后,使石英钟机芯在不拨针状态时,拨针齿轮系能自动与过轮脱啮,减少了走时阻力,提高了走时稳定性,从而可以缩小电池的尺寸,相应的机芯的尺寸也缩小。 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拉杆式拨针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石英钟机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石英钟机芯不拨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石英钟机芯拨针状态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4,拨针轮系由拨针轮4、摆臂6、中间轮5构成,与中间轮5相啮合的为过轮8。当处于拨针状态时,拨针轮4顺时针转动,拨针轮4带动摆臂6。由于中间轮5逆时针转动,带动摆臂6摆向过轮8,直至摆臂6靠在限位柱9上,中间轮5与过轮8正确啮合,中间轮5即在拨针轮齿的作用下,带动过轮8以校正时、分针。当不拨针时,过轮8照常转动,中间轮5带动摆臂6逐渐与过轮8脱啮,解除拨针轮系加在过轮8上的负荷。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石英钟机芯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拨针装置由拨针轮系与限位柱(9)构成,拨针轮系包括拨针轮(4)、中间轮(5)、摆臂(6),且拨针轮(4)、中间轮(5)与过轮(8)位于同一平面,摆臂(6)活套于拨针轴(10)上,中间轮(5)与过轮(8)正确啮合时的适当位置上设置有一限位柱(9),摆臂(6)靠于限位柱(9)上。专利摘要一种微型石英钟机芯拨针装置,由拨针轮系与限位柱构成。拨针轮系包括拨针轮、中间轮、摆臂。拨针轮、中间轮与过轮位于同一平面,拨针齿轮与过轮能自动脱啮,具有使机芯轻小,走时阻力小,提高稳定性的特点。文档编号G04B27/00GK2396417SQ99253009公开日2000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蒋莘, 徐定 申请人:蒋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石英钟机芯拨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拨针装置由拨针轮系与限位柱(9)构成,拨针轮系包括:拨针轮(4)、中间轮(5)、摆臂(6),且拨针轮(4)、中间轮(5)与过轮(8)位于同一平面,摆臂(6)活套于拨针轴(10)上,中间轮(5)与过轮(8)正确啮合时的适当位置上设置有一限位柱(9),摆臂(6)靠于限位柱(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莘徐定
申请(专利权)人:蒋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