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简化调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711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调时装置包括可通过摩擦驱动拨针机构大齿轮(29)的柄杆(8)。该柄杆(8)的末端为柄球(31),该柄球贴靠在拨针机构大齿轮下面的环形突缘(32)上。当该柄杆(8)处于推进位置时,柄球空转。当该柄杆拉出时,柄球驱动拨针机构,从而对时针(23)和分针(22)进行时间设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表的调时装置,该装置包括调时柄杆,该柄杆可通过形成于其中一端顶部的柄帽设定成第一空挡推进位置或至少第二拉出位置,在第二拉出位置柄杆可与由大齿轮和小齿轮组成的拨针机构配合进行时针和分针的时间设定。这种结构已经多次提出过。最普通的形式是应用滑动小齿轮,该滑动小齿轮可通过杆和拉出机构与中间大齿论啮合,该中间大齿轮又与分针轮啮合。虽然这种构造应用很广,但是相对来说既复杂又昂贵,且需要大量的零件。有一个办法是通过减少一些必要零件的数量来简化该调时系统。例如文件EP-B-0 261 243(=US-A-4 862 434)公开了一种不使用滑动小齿轮而使用固定小齿轮的调时装置,所述的小齿轮还是具有直接与拨针机构的大齿轮啮合的横齿。可用下列方式通过柄杆驱动该齿轮柄杆穿过该齿轮。该柄杆具有直径比小齿轮孔稍小的第一圆形截面,于是在该柄杆处于推进的空挡位置时可在齿轮中随意地转动。在第一截面后面该同一个柄杆还具有直径比齿轮孔直径稍大的第二圆形截面,当柄杆处于拉出位置时,该第二截面本身楔入所述孔中。于是,为了进行时间设定在该拉出位置,柄杆驱动小齿轮,接着驱动拨针机构中的大齿轮,最后驱动表针。这样刚才所描述的装置与普通的装置比已经明显地简化了。然而仍然存在横齿,并且柄杆的截面与小齿轮孔的精确配合很困难。本专利技术可避免这些缺点,首先不采用小齿轮,然后提供不需要经过很高精密加工的零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除了满足在说明书第一段中开始描述的那样外,本专利技术的调时装置的特征在于当柄杆处于拉出的第二位置时,柄杆的另一端设计成贴靠在拨针机构的大齿轮的圆形区域,于是当柄杆被旋转驱动时,可通过摩擦驱动拨针机构大齿轮。下面在通过例子给出的实施例和通过附图描述的基础上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平面图,该平面图同时示出了推入到空挡位置的柄杆、通过电机驱动而没有与调时柄杆联接的时针和分针;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平面图,该平面图同时示出了处于拉出位置的柄杆、通过调时柄杆驱动而并没有与电机联接的时针和分针;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截面图;及图5是沿图1和图3的V-V线的截面图。图1到图4示出了手表的调时装置是如何工作的。该装置包括调时柄杆8。该柄杆的一端的顶部带有柄帽28,通过该柄帽手指可对柄杆进行操作。柄杆可设定处于如图1和2所示的第一推进的空挡位置20。在该空挡位置,柄杆没有与手表的拨针机构24发生作用。如果此时旋转柄杆,则也是空转。柄杆8可从该推进的位置中被拉出到如图3和4所示的位置。在该拉出位置21,柄杆8与固定在轴35上的由大齿轮29和小齿轮30组成的拨针机构24啮合,从而对时针23和分针22进行调时。图2和图4详细地示出了相对于顶部带柄帽28端的另一端设计成贴靠在拨针机构大齿轮29的圆周区域上,此时柄杆8处于拉出的第二位置21。这时,当旋转驱动柄杆时,活动件大齿轮29可通过摩擦由柄杆8驱动。可以理解柄杆8处于拉出或调时的位置时,必须使时针23和分针22与正常情况下驱动它们显示时间的电机3脱开。图1到图4示出了这种插入到手表齿轮系1中的脱开装置,该齿轮系通过驱动元件3驱动分针轮2。图中还示出了由成链式布置并彼此啮合的一组大齿轮和小齿轮4、5和6组成的齿轮系1。该传动链包括可至少与其它大齿轮和小齿轮(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为大齿轮和小齿轮6)脱开的大齿轮和小齿轮5,这种脱开是通过由柄杆8控制的杆7的动作实现的,从而使该传动链隔断使分针轮2停止运动。图2和图4示出了分别与齿轮系1结合或分开的可脱开大齿轮和小齿轮5。这里要特别地注意,当杆7驱动大齿轮和小齿轮5时,它相对于其它大齿轮和小齿轮4和6发生平移。实际上,所有大齿轮和小齿轮4和6的转动轴彼此大致保持平行。调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首先包括调时柄杆和与之联系的拨针机构,其次还包括可分开的插入到连接电机到小时和分指示的齿轮系中的脱开装置,该实施例在下面将要详细描述。调时装置图1到图4示出了手表装有顶部带有使柄杆操作方便的柄帽28的柄杆8。该柄杆可处于第一推进位置20(图1和图2)或第二拉出位置21(图3和图4)。柄杆8被引导到板40中,并具有第一沟槽41,当所述柄杆处于第一推进位置时,沟槽内配合有定位簧片42,柄杆8同时具有第二沟槽43,当所述柄杆处于第二拉出位置时,沟槽内配合有同样的定位簧片42。沟槽41和43通过凸缘44隔开。柄杆8的相对于柄帽28的另一端具有柄球31。标号24表示由轴35、大齿轮29和小齿轮30组成的拨针机构。在活动件的大齿轮29的圆周区域,更具体地说在大齿轮29的下面,有环形凸缘32,当柄杆8处于第二拉出位置时,柄杆8的柄球31贴靠在该环形凸缘上(图4)。这样,在该拉出位置中,当柄杆8转动驱动时,凸缘32被摩擦驱动,随后带动整个拨针机构24。由于拨针机构中的大齿轮29与除带动分针轮2外又带动分针22的空心轴齿轮45啮合,并且又由于拨针机构中的小齿轮30与带动时针23的空心大齿轮啮合,于是可以理解当柄杆8转动驱动时,则依次分别驱动带动可调时的分针22和时针23的大齿轮29和小齿轮30。在推进的空挡位置(图2),柄球31与凸缘32分开,也就是与拨针机构大齿轮29分开,不再接触。在该推进位置,柄杆如果转动时,那么也是空转。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样,为了通过柄球31驱动大齿轮29,必须通过柄球31为凸缘32在大齿轮上施加压力。当柄杆8拉到第二位置时,可以通过提升大齿轮29而得到上述驱动。事实上,当柄杆从图2所示的位置(柄杆推进)变换到图4所示的位置(柄杆拉出),柄球31抵抗簧片34的回复力使大齿轮29提升。在本实施例中簧片34推动拨针机构24的轴35。簧片34以精确计算好的力压在活动件大齿轮上,以确保驱动大齿轮29需要的摩擦。然后在凸缘32和柄球31之间确保良好的接触。可以观察到大齿轮29当在提升时,大齿轮29与小齿轮30始终保持和空心轴小齿轮45和空心轴大齿轮33分别啮合。柄球和凸缘之间的良好接触并不限于刚才描述的例子。例如回位簧片可由柄杆在其拉出时控制。该簧片于是压在轴上,阻止轴提升,大齿轮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形成在拨针机构大齿轮的环形凸缘配有齿,与同样带齿的柄球配合的该齿形凸缘已经提出过,由于要对齿进行切削,则这种实施例造价很高,而不适合于廉价的手表。刚才描述过的调时装置与前面引述的文件EP-B-0 261 243中的不同,首先在于它不包括带有任何横齿小齿轮,还在于不需要特别的精密度而通过两个互相配合的零件摩擦驱动。从图1和图3的平面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柄杆8处于第二拉出位置21时,柄球31驱动杆7,该杆与大齿轮和小齿轮5脱开使时针23和分针22停止走时,大齿轮和小齿轮5插入到把电机3联接到手表的分针轮22的齿轮系中。下面将要详细描述该脱开装置。分开装置从前面和图1到图4可清楚地看到,脱开装置包括可与齿轮系1分开的大齿轮和小齿轮5,该齿轮系包括一组链式布置的大齿轮和小齿轮4到6,当该大齿轮和小齿轮5通过由调时柄杆8控制的驱动杆7驱动时,该大齿轮和小齿轮5相对于另外大齿轮和小齿轮4和6进行平移,所有的大齿轮和小齿轮轴彼此保持大致的平行。这里所述的齿轮系1把由时间脉冲驱动的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表的调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调时柄杆(8),该柄杆可通过在其中的一个末端上顶部形成柄帽(28)而进行设定,在第一空挡推进位置(20)或在至少第二拉出位置(21),该柄杆(8)可与包括大齿轮(29)和小齿轮(30)的拨针机构(24)配合,从而进行时针(23)和分针(22)的时间设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柄杆(8)的另一端(31)设置成当所述柄杆(8)从第二位置(21)拉出时,贴靠在所述拨针机构大齿轮(29)的圆周区域(32)上,于是当所述柄杆转动驱动时,所述拨针机构大齿轮(29)可由摩擦来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贝特利尼B谢尔贝里
申请(专利权)人:ETA草图制造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