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31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包括外加固板和上框架,所述上框架下方设置有中间固定块,所述中间固定块一端设置有右框架,所述中间固定块下方设置有下框架,所述中间固定块一端设置有左框架,所述上框架下方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中间固定块内部设置有定位插孔,所述中间固定块两端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左框架一端均设置有定位滑槽。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定位杆和定位插孔,能够方便的对上框架和中间固定块之间的定位安装,通过定位凸块和定位滑槽,能够方便的对左框架和右框架对中间固定块的定位安装,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外框定位不够方便,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外框定位不够方便,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包括外加固板和上框架,所述上框架下方设置有中间固定块,所述中间固定块一端设置有右框架,所述中间固定块下方设置有下框架,所述中间固定块一端设置有左框架,所述上框架下方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中间固定块内部设置有定位插孔,所述中间固定块两端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左框架一端均设置有定位滑槽。进一步的,所述外加固板一端设置有上固定外孔,所述外加固板一端设置有右固定外孔,所述外加固板一端设置有下固定外孔,所述外加固板一端设置有左固定外孔,所述外加固板一端设置有中间固定外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外加固板与框架之间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外孔、右固定外孔、下固定外孔、左固定外孔和中间固定外孔数量均设有多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组固定孔起到加固连接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固定块内部设置有中间固定内孔,所述上框架内部设置有上固定内孔,所述右框架内部设置有右固定内孔,所述下框架内部设置有下固定内孔,所述左框架内部设置有左固定内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各组固定外孔对应,方便外加固板与框架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固定内孔、上固定内孔、右固定内孔、下固定内孔和左固定内孔数量均设有多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多组外孔对应,起到加固连接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右框架和左框架一端均设有定位滑槽,且与中间固定块两端定位凸块位置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滑槽对应定位凸块,方便左框架和右框架与中间固定块的定位安装。(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外框定位不够方便,使用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杆和定位插孔,能够方便的对上框架和中间固定块之间的定位安装,通过定位凸块和定位滑槽,能够方便的对左框架和右框架对中间固定块的定位安装,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中上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中中间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中左框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外加固板;2、上框架;3、右框架;4、下框架;5、左框架;6、上固定外孔;7、右固定外孔;8、下固定外孔;9、左固定外孔;10、中间固定外孔;11、中间固定块;12、中间固定内孔;13、上固定内孔;14、右固定内孔;15、下固定内孔;16、左固定内孔;17、定位杆;18、定位插孔;19、定位凸块;20、定位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包括外加固板1和上框架2,上框架2下方设置有中间固定块11,中间固定块11一端设置有右框架3,中间固定块11下方设置有下框架4,中间固定块11一端设置有左框架5,外加固板1一端设置有上固定外孔6,外加固板1一端设置有右固定外孔7,外加固板1一端设置有下固定外孔8,外加固板1一端设置有左固定外孔9,外加固板1一端设置有中间固定外孔10,可将外加固板1与框架之间进行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中间固定块11内部设置有中间固定内孔12,上框架2内部设置有上固定内孔13,右框架3内部设置有右固定内孔14,下框架4内部设置有下固定内孔15,左框架5内部设置有左固定内孔16,与各组固定外孔对应,方便外加固板1与框架的连接,与多组外孔对应,起到加固连接的效果。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框架2下方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7,中间固定块11内部设置有定位插孔18,中间固定块11两端设置有定位凸块19,左框架5一端均设置有定位滑槽20,定位滑槽20对应定位凸块19,方便左框架5和右框架3与中间固定块11的定位安装。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左框架5和右框架3一端的定位滑槽20与中间固定块11两端的定位凸块19划扣连接,即可方便的将左框架5和右框架3定位安装,滑扣上后左框架5和右框架3上方的凸出扣住中间固定块11,起到加固效果,上框架2下方的定位杆17插入中间固定块11上的定位插孔18,可对上框架2进行定位安装,最后将整体安装与下框架4之上,完成定位安装,此时将外加固板1覆盖其上,使其内部的上固定外孔6、右固定外孔7、下固定外孔8、左固定外孔9和中间固定外孔10与上固定内孔13、右固定内孔14、下固定内孔15、左固定内16和中间固定内孔12之间位置对准后,使用紧固螺栓对外加固板1进行安装固定,对整体框架进一步加固,使用方便。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加固板(1)和上框架(2),所述上框架(2)下方设置有中间固定块(11),所述中间固定块(11)一端设置有右框架(3),所述中间固定块(11)下方设置有下框架(4),所述中间固定块(11)一端设置有左框架(5),所述上框架(2)下方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7),所述中间固定块(11)内部设置有定位插孔(18),所述中间固定块(11)两端设置有定位凸块(19),所述左框架(5)一端均设置有定位滑槽(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加固板(1)和上框架(2),所述上框架(2)下方设置有中间固定块(11),所述中间固定块(11)一端设置有右框架(3),所述中间固定块(11)下方设置有下框架(4),所述中间固定块(11)一端设置有左框架(5),所述上框架(2)下方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7),所述中间固定块(11)内部设置有定位插孔(18),所述中间固定块(11)两端设置有定位凸块(19),所述左框架(5)一端均设置有定位滑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固板(1)一端设置有上固定外孔(6),所述外加固板(1)一端设置有右固定外孔(7),所述外加固板(1)一端设置有下固定外孔(8),所述外加固板(1)一端设置有左固定外孔(9),所述外加固板(1)一端设置有中间固定外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框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晟祯陈少波黄宇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