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426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包括预埋于坡体内的等距离分布的底柱、第一锚杆、第二锚杆和第三锚杆,安装框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内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放置槽,放置槽内插接有石板,安装框底部依次设有土壤层和腐物层,底柱和第三锚杆顶部外壁上插接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柱、两个连接杆和四个固定块,连接杆两端均焊接有转轴,两个转轴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两个固定块相对一侧外壁上,四个固定块一侧外壁上分别焊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坡体水分过多导致水土流失,便于绿植生长,提高了装置的加固效果,防止雨水冲倒绿植,进一步的提高了加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00242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装置,上述装置不仅能够将第一混凝土层第一防漏层固定在岩土坡上,还能够加固和防护岩土坡边缘,避免了出现岩土坡边缘松动导致土壤滑落造成滑坡或坍塌的情况,实现了加固岩土坡边缘的目的,绿植的根部沿着预埋管内部往里生长,扎根在岩土坡上,进而将岩土坡上的土壤固定,避免了发生水土流失造成岩土坡上的土壤松散导致滑坡的情况出现,实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但是,上述装置的绿植的根系会向上长导致混凝土开裂,进而导致装置的加固效果失效,同时,当绿植刚移栽上去时,一旦遇到雨水量较大时可能会冲走绿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包括预埋于坡体内的等距离分布的底柱、第一锚杆、第二锚杆和第三锚杆,所述底柱与第一锚杆、第一锚杆与第二锚杆、第二锚杆与第三锚杆之间均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内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两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挡板,所述放置槽内插接有石板,所述安装框底部依次设有土壤层和腐物层,所述底柱和第三锚杆顶部外壁上均开有插孔,且插孔内插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柱、两个连接杆和四个固定块,两个所述连接杆底部两端分别焊接于四个支撑柱顶部外壁上,所述连接杆两端均焊接有转轴,且两个转轴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两个固定块相对一侧外壁上,四个所述固定块一侧外壁上分别焊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底部一端外壁上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过滤板,且第二过滤板顶部一端外壁通过铰链连接于第三过滤板顶部。优选的,所述底柱一侧的地面开有第一水渠,且第一水渠内浇筑有“U”形结构的混凝土。优选的,两个所述放置槽之间设有种植区,且腐物层包括棉籽壳、肥料和落叶。优选的,所述石板两边外壁上均开有卡槽,且卡槽大小与卡块大小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三锚杆一侧浇筑有混凝土层,且混凝土层一侧的坡体上开有第二水渠,第二水渠内浇筑有“U”形结构的混凝土。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外径大小与第一过滤板高度大小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滤孔孔径大小、第二过滤板滤孔孔径大小和第三过滤板滤孔孔径大小相适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底柱一侧设有第一水渠,第三锚杆一侧设有混凝土层,且混凝土层一侧设有第二水渠,下雨时,顶部的雨水会流进第二水渠内,第二水渠以下部位的雨水会流进第一水渠内,避免坡体水分过多导致水土流失;2.设有安装框,将石板卡接进放置槽内,省去了浇筑混凝土的操作,同时,放置槽之间设有种植区,可以将一些根系发达的绿植种植进种植区内,底部设有土壤层和腐物层,便于绿植生长,提高了装置的加固效果;3.上方设有过滤机构,拉开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将支撑柱分别插接进底柱和第三锚杆上的插孔内进行固定,当雨水较大时,经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过滤,可以使得降下的雨水量减小,防止雨水冲倒绿植,进一步的提高了加固效果。综上所述,避免坡体水分过多导致水土流失,便于绿植生长,提高了装置的加固效果,防止雨水冲倒绿植,进一步的提高了加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的安装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的石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的过滤机构折叠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的第一过滤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柱、2第一锚杆、3第二锚杆、4第三锚杆、5第一水渠、6安装框、7连接架、8放置槽、9卡块、10挡板、11石板、12土壤层、13腐物层、14混凝土层、15第二水渠、16支撑柱、17连接杆、18转轴、19固定块、20第一过滤板、21第二过滤板、22第三过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包括预埋于坡体内的等距离分布的底柱1、第一锚杆2、第二锚杆3和第三锚杆4,所述底柱1与第一锚杆2、第一锚杆2与第二锚杆3、第二锚杆3与第三锚杆4之间均设有安装框6,所述安装框6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内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放置槽8,所述放置槽8两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卡块9,且卡块9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挡板10,所述放置槽8内插接有石板11,省去了浇筑混凝土的操作,所述安装框6底部依次设有土壤层12和腐物层13,所述底柱1和第三锚杆4顶部外壁上均开有插孔,且插孔内插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柱16、两个连接杆17和四个固定块19,两个所述连接杆17底部两端分别焊接于四个支撑柱16顶部外壁上,所述连接杆17两端均焊接有转轴18,且两个转轴18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两个固定块19相对一侧外壁上,四个所述固定块19一侧外壁上分别焊接有第一过滤板20和第三过滤板22,所述第一过滤板20底部一端外壁上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过滤板21,且第二过滤板21顶部一端外壁通过铰链连接于第三过滤板22顶部,防止雨水冲倒绿植,进一步的提高了加固效果。本技术中,所述底柱1一侧的地面开有第一水渠5,且第一水渠5内浇筑有“U”形结构的混凝土,顶部的雨水会流进第二水渠内,两个所述放置槽8之间设有种植区,且腐物层13包括棉籽壳、肥料和落叶,便于绿植生长,提高了装置的加固效果,所述石板11两边外壁上均开有卡槽,且卡槽大小与卡块9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三锚杆4一侧浇筑有混凝土层14,且混凝土层14一侧的坡体上开有第二水渠15,第二水渠15内浇筑有“U”形结构的混凝土,第二水渠一下部位的雨水会流进第一水渠内,避免坡体水分过多导致水土流失,所述连接杆17外径大小与第一过滤板20高度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过滤板20滤孔孔径大小、第二过滤板21滤孔孔径大小和第三过滤板22滤孔孔径大小相适配。工作原理:在需要进行加固的坡体处预埋底柱1、第一锚杆2、第二锚杆3和第三锚杆4,底柱1一侧设有第一水渠5,第三锚杆4一侧设有混凝土层14,且混凝土层14一侧设有第二水渠15,下雨时,顶部的雨水会流进第二水渠15内,第二水渠15以下部位的雨水会流进第一水渠5内,将石板11卡接进放置槽8内,省去了浇筑混凝土的操作,同时,放置槽8之间设有种植区,可以将一些根系发达的绿植种植进种植区内,底部设有土壤层13和腐物层14,便于绿植生长,拉开第一过滤板20、第二过滤板21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包括预埋于坡体内的等距离分布的底柱(1)、第一锚杆(2)、第二锚杆(3)和第三锚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1)与第一锚杆(2)、第一锚杆(2)与第二锚杆(3)、第二锚杆(3)与第三锚杆(4)之间均设有安装框(6),所述安装框(6)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内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放置槽(8),所述放置槽(8)两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卡块(9),且卡块(9)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挡板(10),所述放置槽(8)内插接有石板(11),所述安装框(6)底部依次设有土壤层(12)和腐物层(13),所述底柱(1)和第三锚杆(4)顶部外壁上均开有插孔,且插孔内插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柱(16)、两个连接杆(17)和四个固定块(19),两个所述连接杆(17)底部两端分别焊接于四个支撑柱(16)顶部外壁上,所述连接杆(17)两端均焊接有转轴(18),且两个转轴(18)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两个固定块(19)相对一侧外壁上,四个所述固定块(19)一侧外壁上分别焊接有第一过滤板(20)和第三过滤板(22),所述第一过滤板(20)底部一端外壁上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过滤板(21),且第二过滤板(21)顶部一端外壁通过铰链连接于第三过滤板(22)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岩土边坡加固装置,包括预埋于坡体内的等距离分布的底柱(1)、第一锚杆(2)、第二锚杆(3)和第三锚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1)与第一锚杆(2)、第一锚杆(2)与第二锚杆(3)、第二锚杆(3)与第三锚杆(4)之间均设有安装框(6),所述安装框(6)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7),所述连接架(7)内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放置槽(8),所述放置槽(8)两边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卡块(9),且卡块(9)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挡板(10),所述放置槽(8)内插接有石板(11),所述安装框(6)底部依次设有土壤层(12)和腐物层(13),所述底柱(1)和第三锚杆(4)顶部外壁上均开有插孔,且插孔内插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柱(16)、两个连接杆(17)和四个固定块(19),两个所述连接杆(17)底部两端分别焊接于四个支撑柱(16)顶部外壁上,所述连接杆(17)两端均焊接有转轴(18),且两个转轴(18)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两个固定块(19)相对一侧外壁上,四个所述固定块(19)一侧外壁上分别焊接有第一过滤板(20)和第三过滤板(22),所述第一过滤板(20)底部一端外壁上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二过滤板(21),且第二过滤板(21)顶部一端外壁通过铰链连接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空前秦中山曹静符冬晴范梦珂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财经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