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4206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其分子式为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功能配合物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乙酰丙酮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作为比色法测定铁、氟的试剂,醋酸纤维素的溶剂,汽油和润滑油的添加剂,涂料和清漆干燥剂;可以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分析试剂和萃取剂。还可以配制汽油添加剂、润滑剂、杀霉菌剂、杀虫剂和染料;比色法测定铁、氟的试剂,在二硫化碳存在下测定铊,测定铬、钴、铪、锰、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渣和废液的不断排放,乙酰丙酮在土壤和水源中的含量逐渐增加,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乙酰丙酮对水中生物和人类都有危害。此外,乙酰丙酮具有挥发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MOFs材料的荧光传感具有选择性高、灵敏度高、耗时少、成本低和易操作等优点,因此研究用于检测乙酰丙酮的MOF荧光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参见:[1]Zhan,Z.Y.;Liang,X.Y.;Zhang,X.L.;Jia,Y.J.;Hu,M.DaltonTrans.2019,48,1786-1794;[2]Zhang,X.;Ge,C.;Zhang,N.;Duan,Y.;Wang,Y.;Zhao,L.;Zhuang,X.;Li,J.;Wu,J.;Yang,Q.,AMOFmaterialbasedonzinc(II)andmixedligands:Synthesis,structureandluminescencebehavior.InorganicaChim.Acta2019,496.119035。荧光传感具有三种表现形式:荧光猝灭、荧光增强和荧光偏移。荧光猝灭效应在荧光识别中较为常见,而荧光偏移的传感相对较少。相比于其他两种传感,基于荧光偏移的传感具有灵敏度高和识别容易的优点,因此合成具有荧光偏移效应的荧光探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乙酰丙酮荧光探针报道不多,主要是通过荧光猝灭或荧光增强来识别乙酰丙酮。通过荧光红移效应识别乙酰丙酮的荧光探针是少见的。参见:[1]Yao,S.L.;Liu,S.J.;Tian,X.M.;Zheng,T.F.;Cao,C.;Niu,C.Y.;Chen,Y.Q.;Chen,J.L.;Huang,H.;Wen,H.R.,AZn(II)-BasedMetal-OrganicFrameworkwithaRaretcjTopologyasaTurn-OnFluorescentSensorforAcetylacetone.InorgChem2019,58(6),3578-3581;[2]Shi,Y.S.;Li,Y.H.;Cui,G.H.;Dong,G.Y.,Newtwo-dimensionalCd(II)coordinationnetworksbearingbenzimidazolyl-basedlinkersasbifunctionalchemosensorsforthedetectionofacetylacetoneandFe3+.CrystEngComm2020,22(5),905-914;[3]Fan,C.;Wang,L.;Xu,C.;Wu,R.;Li,N.;Zhang,D.;Zhang,X.;Bi,S.;Fan,Y.,Synthesis,structurediversity,anddyeadsorptionandluminescentsensingpropertiesofZinc(II)coordinationpolymersbasedon1,3,5-tris(1-imidazolyl)benzeneand1,3-bis(1-imidazolyl)toluene.JSolidStateChem2020,288,121445。综上所述,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新的能够高效识别乙酰丙酮荧光探针和具有较好循环性能的锌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所述该锌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式为C27H13N6O11SZn3。优选的,所述该锌基金属-有机框架的晶体结晶于三方晶系,空间群为晶胞参数为:α=90°,β=90°,γ=120°。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六水合硝酸锌、4,7-二(1H-咪唑-1-基)-2,1,3-苯并噻二唑、1,3,5-均苯三甲酸、N,N-二甲基乙酰胺和乙醇加入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并混合均匀,随后加入蒸馏水,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S2,将步骤S1中的混合物升温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降温,得到浅黄色条状晶体;S3,收集步骤S2中的条状晶体,使用乙醇进行洗涤,再进行干燥后,即可得到通过荧光红移对乙酰丙酮具有选择性荧光识别的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反应釜中的混合均匀的方式为超声混合法。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混合物先升温至100-130℃,反应65-80h后,再降温至25-35℃。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混合物先升温至120℃,反应72h后,并在36小时内再降温至30℃。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水热合成反应釜内衬是聚四氟乙烯材质,外壳为304不锈钢材质。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投入0.1-0.2毫摩尔的六水合硝酸锌、0.03-0.07毫摩尔的4,7-二(1H-咪唑-1-基)-2,1,3-苯并噻二唑、0.05-0.15毫摩尔的毫升的1,3,5-均苯三甲酸、3.0-5.0毫升的N,N-二甲基乙酰胺、0.5-2.0毫升的乙醇以及1.0-3.0毫升的蒸馏水。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投入0.15毫摩尔的六水合硝酸锌、0.05毫摩尔的4,7-二(1H-咪唑-1-基)-2,1,3-苯并噻二唑、0.1毫摩尔1,3,5-均苯三甲酸、4毫升的N,N-二甲基乙酰胺、1毫升的乙醇以及2毫升的蒸馏水。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基于强荧光苯并噻二唑基团以及1,3,5-均苯三甲酸的强配位能力,为制备对乙酰丙酮具有荧光识别的金属-有机框架指明新的方向;锌基金属-有机框架能通过明显的荧光红移对乙酰丙酮识别,具有高的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限为17.36ppm,至少在循环五次后性质仍然保持稳定。在荧光识别乙酰丙酮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锌基金属-有机框架的晶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锌基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锌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式为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锌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分子式为C27H13N6O11SZn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锌基金属-有机框架的晶体结晶于三方晶系,空间群为晶胞参数为:α=90°,β=90°,γ=120°。


3.一种基于以上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锌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六水合硝酸锌、4,7-二(1H-咪唑-1-基)-2,1,3-苯并噻二唑、1,3,5-均苯三甲酸、N,N-二甲基乙酰胺和乙醇加入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并混合均匀,随后加入蒸馏水,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S2,将步骤S1中的混合物升温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降温,得到浅黄色条状晶体;
S3,收集步骤S2中的条状晶体,使用乙醇进行洗涤,再进行干燥后,即可得到通过荧光红移对乙酰丙酮具有选择性荧光识别的锌基金属-有机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反应釜中的混合均匀的方式为超声混合法。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锌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混合物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遂军李乐倩姚姝莉郑腾飞陈景林温和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