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0533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化学分子式为[Ni(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晶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电催化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作为独特的多孔配位聚合物,具有结构多样化、高比表面积、孔表面可修饰和孔尺寸可调节等特性,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多孔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具有的多变结构和优良性能使其成为在气体存储与分离、催化、染料降解、光学、磁学、生物学等领域均表现出巨大应用价值的新型功能材料。析氧反应(OER)是直接太阳能、电驱动裂水、再生燃料电池和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等许多能量储存和转换应用的关键过程之一。然而,即使在具有相对高活性的贵金属基催化剂的推动下,缓慢的动力学也是OER的关键瓶颈。虽然RuO2和IrO2对OER表现出高效的电催化活性,但它们的稀缺性和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因此,设计和开发替代材料成为了关注的热点。金属有机框架结构中丰富的活性金属中心不仅可以作为电催化中的高活性催化位点,表现出高吸附亲和力和催化活性,而且可以为电解质提供容纳空间。V-型四羧酸类配体可以提供多个羧酸的配位位点并且可以形成不同的配位模式;该配体中存在的四个羧基基团在合成MOFs的过程中可以与金属离子连接形成不同的金属簇单元。这不仅可以增加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热、化学稳定性和空间结构的多样性,也可以作为高密度活性金属催化位点应用于电催化反应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热、化学稳定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化学分子式为[Ni(H2L)(H2O)3]n,H2L为脱去两个质子的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本专利技术第一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Ni(H2L)(H2O)3]n的晶体结构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晶胞参数为:α=β=γ=90°。[Ni(H2L)(H2O)3]n中每个Ni2+和四个配位水分子中的O原子以及两个来自配体的V-型四羧酸O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每个配体连接1个金属Ni2+;该金属-有机骨架通过中心金属Ni2+与配体及配位水分子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化学结构式如下: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配体为刚性对称结构,呈V型构型,具有124°的配位角。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配体中同时包含四个羧酸官能团;配体中的四个羧酸分别位于在外侧苯环的邻位和对位,中间苯环上的硝基处于间位。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密封条件下,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与硫酸镍NiSO4·6H2O在乙腈CH3CN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经由溶剂热反应得到金属-有机骨架的晶体。本专利技术第二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与硫酸镍NiSO4·6H2O的摩尔比为1:2,每0.1mmol的硫酸镍对应4~6mL的乙腈CH3CN和2~4mL的去离子水。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为95~120℃,反应时间为48~72小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三技术方案是,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OER电催化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能够表现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OER电催化性能。在10mAcm-2下的过电位为355mV,超过了先前报道的大多数基于MOFs的OER电催化剂。在碱性溶液(0.1MKOH)中,该本专利技术的材料对OER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低过电位和小的Tafel斜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材料为新型V-型羧酸功能金属有机框架开辟了新的设计与合成前景,并能在水解离中产生实际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该金属有机框架的Ni2+离子配位环境图。图2为该金属有机框架的配体连接模式图。图3为该金属有机框架的一维链状图。图4-6为该金属有机框架在0.1MKOH电解液中电催化析氧性能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化学分子式为[Ni(H2L)(H2O)3]n,H2L为脱去两个质子的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Ni(H2L)(H2O)3]n的晶体结构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晶胞参数为:α=β=γ=90°。[Ni(H2L)(H2O)3]n中每个Ni2+和四个配位水分子中的O原子以及两个来自配体的V-型四羧酸O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每个配体连接1个金属Ni2+;该金属-有机骨架通过中心金属Ni2+与配体及配位水分子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化学结构式如下: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配体为刚性对称结构,呈V型构型,具有124°的配位角。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配体中同时包含四个羧酸官能团;配体中的四个羧酸分别位于在外侧苯环的邻位和对位,中间苯环上的硝基处于间位。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密封条件下,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与硫酸镍NiSO4·6H2O在乙腈CH3CN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经由溶剂热反应得到金属-有机骨架的晶体。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与硫酸镍NiSO4·6H2O的摩尔比为1:2,每0.1mmol的硫酸镍对应4~6mL的乙腈CH3CN和2~4mL的去离子水。溶剂热反应的温度为95~120℃,反应时间为48~72小时。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OER电催化方面的应用。实施例1将有机配体H4L(0.022g,0.05mmol)与硫酸镍NiSO4·6H2O(0.026g,0.1mmol)混合于25mL的反应釜内衬,然后加入溶剂4mL的CH3CN和4mL的去离子水,充分混合均匀后放入不锈钢反应釜。将反应釜放入105℃的烘箱中,恒温反应72h后,程序降温(5℃h-1)至室温,过滤并用CH3CN洗涤、干燥后得到该金属有机框架的晶体。实施例2将有机配体H4L(0.022g,0.05mmol)与硫酸镍NiSO4·6H2O(0.026g,0.1mmol)混合于25mL的反应釜内衬,然后加入溶剂6mL的CH3CN和2mL的去离子水,充分混合均匀后放入不锈钢反应釜。将反应釜放入9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学分子式为[Ni(H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学分子式为[Ni(H2L)(H2O)3]n,H2L为脱去两个质子的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i(H2L)(H2O)3]n的晶体结构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晶胞参数为:α=β=γ=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Ni(H2L)(H2O)3]n中每个Ni2+和四个配位水分子中的O原子以及两个来自配体的V-型四羧酸O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每个配体连接1个金属Ni2+;该金属-有机骨架通过中心金属Ni2+与配体及配位水分子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化学结构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V-型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配体3,5-双(2,4-二羧基苯基)硝基苯配体为刚性对称结构,呈V型构型,具有1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阳天郑利娜苏晓磊巫云龙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