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85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包括转轮、传送带、控制箱、红外接收器、前翻转轮以及后翻转轮,所述转轮安装在固定架左表面、右表面,所述转轮上表面设有转轮齿,所述传送带安装在固定架上表面,所述固定架右表面、左表面设有右支杆、左支杆,所述固定架右表面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安装有单机片、继电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红外接收器,使得橡胶管能够被设备自动投放运送,前翻转轮、后翻转轮的设计,能够让橡胶管在被运送过程中自动翻转,省去人工翻转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属于自动输送翻转设备

技术介绍
液压橡胶管的生产过程大致包含以下过程:内胶层挤出、编织或缠绕骨架层、外胶层的挤出、外包水布或包塑料、硫化、脱水布或脱塑、吐芯、试压测试、吹水、裁切成品、包装成品等等。目前特殊要求或管径较大的胶管采用硬芯法,在钢丝缠绕橡胶管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一根钢制的芯棒进行成型,即将挤出机挤出的内管坯贴在芯棒上进行成型,所成型的胶管由于硬质芯棒的原因,目前在输送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搬运,但是人工搬运的过程中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需要实时监控生产线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包括转轮、传送带、控制箱、红外接收器、前翻转轮以及后翻转轮,所述转轮安装在固定架左表面、右表面,所述转轮上表面设有转轮齿,所述传送带安装在固定架上表面,所述固定架右表面、左表面设有右支杆、左支杆,所述固定架右表面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安装有单机片、继电器,所述固定架内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固定架上表面前端安装有水平传送轮,所述水平传送轮通过旋转轴、轴承与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表面前端安装有前翻转轮、后翻转轮,所述前翻转轮、后翻转轮通过旋转轴、轴承与固定架连接,所述上滚压轮、下滚压轮通过旋转轴、轴承与传送台连接,所述传送带左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所述控制箱通过外部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轮为一种不锈钢转盘,所述转盘上表面设有转轮齿,所述转轮齿为不锈钢材质,表面光滑。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为一种履带式传送带,履带表面滚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器为一种红外光线传感器,由红外检测器、控制传输信号模块构成。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发射器内部安装有红光二极管。进一步地,所述前翻转轮、后翻转轮为一种橡胶滚轮,成圆柱形,上表面滚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接收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的输出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与电动机的输入端连接,电动机的输出端与传送带、转轮的输入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通过设置红外接收器,使得橡胶管能够被设备自动投放运送,前翻转轮、后翻转轮的设计,能够让橡胶管在被运送过程中自动翻转,省去人工翻转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的红外接收器控制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轮、2-转轮齿、3-传送带、4-右支杆、5-控制箱、6-红外接收器、7-传送台、8-上滚压轮、9-红外发射器、10-轴承、11-旋转轴、12-水平传送轮、13-前翻转轮、14-后翻转轮、15-左支杆、16下滚压轮、17-单片机、18-继电器、19-外部电源线、20-电动机、21-固定架、22-外部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包括转轮1、传送带3、控制箱5、红外接收器6、前翻转轮8以及后翻转轮16,转轮1安装在固定架21左表面、右表面,转轮1上表面设有转轮齿2,传送带3安装在固定架21上表面,固定架21右表面、左表面设有右支杆4、左支杆15,固定架21右表面安装有控制箱5,控制箱5内安装有单机片17、继电器18,固定架21内部安装有电动机20,固定架21上表面前端安装有水平传送轮12,水平传送轮12通过旋转轴11、轴承10与固定架21连接,固定架21上表面前端安装有前翻转轮13、后翻转轮14,前翻转轮13、后翻转轮14通过旋转轴11、轴承10与固定架21连接,上滚压轮8、下滚压轮16通过旋转轴11、轴承10与传送台7连接,传送3左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9、红外接收器6,控制箱5通过外部电源线19与外部电源22连接。转轮1为一种不锈钢转盘,转盘上表面设有转轮齿,转轮齿2为不锈钢材质,表面光滑,转轮齿2方便阻拦胶管,避免一次进入太多胶管,导致设备故障。传送带3为一种履带式传送带,履带表面滚有防滑纹,防滑纹增大了传送带3与胶管的摩擦力。红外接收器6为一种红外光线传感器,由红外检测器、控制传输信号模块构成,红外接收器6受外界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保证了运输设备的正常工作。红外发射器9内部安装有红光二极管,红光穿透能力强,容易被捕捉。前翻转轮13、后翻转轮14为一种橡胶滚轮,成圆柱形,上表面滚有防滑纹,防滑纹增大了摩檫力,防止胶管被翻转时打滑。红外接收器6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7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17的输出端与继电器18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18的输出端与外部电源22的输入端连接,外部电源22的输出端与电动机20的输入端连接,电动机20的输出端与传送带3、转轮1的输入端连接。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成型胶管被传送到固定架21上表面,被转轮1上表面的转轮齿2卡住,当水平传送轮12将胶管向右侧传送,在传送过程中,由前翻转轮13、后翻转轮14对胶管进行翻转,被水平传送轮12传送至传送台7,由上滚压轮8、下滚压轮16进一步滚压传送至下一工序位置,通过设置红外发射器9和红外接收器6,红外发射器9会不停的发送红外光线,而红外接收器6会接收这个红外光线,这个接收的过程为一种正常的传输步骤,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每当胶管移动至红外发射器9和红外接收器6中间的时候,都会阻挡红外光线的接收,这个接收和阻挡的信息会传输至单片机17中,单片机17传输指令给继电器18,继电器18控制外部电源22停止给电动机20供电,转轮1与传送带3停止工作;当胶管被传输走后,红外发射器9发射的红外光线被红外接收器6内部的红外检测器捕捉,随后红外接收器6内部的控制信号传输模块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箱中的单片机17,单片机17经过计算处理后,发送指令给继电器18,继电器18控制外部电源22的电流流经电动机20,电动机20带动转轮1、传送带3进行工作,此时转轮1转动,转轮齿2跟着转轮1转动,将胶管传到传送带3上,传送带3将胶管运送至水平传送轮12上表面,水平传送轮12水平向右输送胶管,如此反复工作,加快了运输速度,节省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包括转轮、传送带、控制箱、红外接收器、前翻转轮以及后翻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安装在固定架左表面、右表面,所述转轮上表面设有转轮齿,所述传送带安装在固定架上表面,所述固定架右表面、左表面设有右支杆、左支杆,所述固定架右表面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安装有单机片、继电器,所述固定架内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固定架上表面前端安装有水平传送轮,所述水平传送轮通过旋转轴、轴承与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表面前端安装有前翻转轮、后翻转轮,所述前翻转轮、后翻转轮通过旋转轴、轴承与固定架连接,上滚压轮、下滚压轮通过旋转轴、轴承与传送台连接,所述传送带左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所述控制箱通过外部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包括转轮、传送带、控制箱、红外接收器、前翻转轮以及后翻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安装在固定架左表面、右表面,所述转轮上表面设有转轮齿,所述传送带安装在固定架上表面,所述固定架右表面、左表面设有右支杆、左支杆,所述固定架右表面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安装有单机片、继电器,所述固定架内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固定架上表面前端安装有水平传送轮,所述水平传送轮通过旋转轴、轴承与固定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表面前端安装有前翻转轮、后翻转轮,所述前翻转轮、后翻转轮通过旋转轴、轴承与固定架连接,上滚压轮、下滚压轮通过旋转轴、轴承与传送台连接,所述传送带左侧安装有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所述控制箱通过外部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缠绕橡胶管生产用自动输送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为一种不锈钢转盘,所述转盘上表面设有转轮齿,所述转轮齿为不锈钢材质,表面光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俊陈广圣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紫金潮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