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76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货运地板,所述货运地板包括板体(1),嵌合所述板体(1)设置的多个卡座,嵌插设置于所述卡座中且一侧凸起所述板体(1)的其中一个端面设置的滚轮(2),以及设置于所述板体(1)中与所述滚轮(2)相对凸起的端面的背面的多根横梁(3),且每根所述横梁(3)同时卡接多个所述卡座。实现了能够降低对板体本身的承载力需求,且总体承载力不便,进一步能够对板体本身的材质进行适应性调整,在降低整体重量的前提下,满足承载力需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货运地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货运板材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货运地板。
技术介绍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经常需要采用货运地板进行货运,由于需要保证货运地板的承载力,因此,一般情况下,货运地板往往需要使用刚性较强的铝合金等材质,并且,基于货运地板板体本身承载较大的负荷,因此更是需要使用刚性较强的铝制材料,而货运地板的主要重量便是来源于板体本身,因此,这就会造成货运地板重量较重,需要多人搬运,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难以使用。而若强行采用其他轻质材料减重,则难以保证货运地板的整体承载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货运地板因需要承载较大的承载力,因此往往板体较厚重,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对板体本身的承载力需求,且总体承载力不便,进一步能够对板体本身的材质进行适应性调整,在降低整体重量的前提下,满足承载力需求的货运地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货运地板,所述货运地板包括板体,嵌合所述板体设置的多个卡座,嵌插设置于所述卡座中且一侧凸起所述板体的其中一个端面设置的滚轮,以及设置于所述板体中与所述滚轮相对凸起的端面的背面的多根横梁,且每根所述横梁同时卡接多个所述卡座。优选地,所述卡座包括靠近所述板体侧边设置的多个第一卡座,以及位于所述板体中部的第二卡座,且所述第一卡座中靠近所述板体的端部设置有凸起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卡口朝向所述板体的中部延伸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卡座上各自形成有一组第二卡扣,且所述第二卡扣的卡口朝向所述板体的端部延伸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座分别设置于所述板体中相对的一组侧边上,所述第二卡扣的卡口分别朝向近端的所述第一卡座延伸;所述第一卡座与所述第二卡座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卡座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第三卡座。优选地,所述卡座贯穿所述板体且延伸至设有所述横梁的一侧形成为卡条,所述横梁包括承压板,以及自所述承压板朝向所述卡条延伸的至少一组卡槽,沿所述卡条的延伸方向滑移所述横梁以使得所述卡槽卡合所述卡条。优选地,所述第二卡座中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二卡扣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且能够转动至卡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优选地,所述滚轮凸出所述板体的端面的高度为5-20mm;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横梁的正上方。优选地,所述板体为三明治夹层结构,且所述三明治夹层结构的上板面和下板面为碳/玻纤混合纤维板,夹层为芳纶纸蜂窝芯材或铝蜂窝芯材;且所述碳/玻纤混合纤维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70℃,氧指数>30%;所述芳纶纸蜂窝芯材或铝蜂窝芯材的压缩强度≥1.5MPa。优选地,所述板体的厚度为0.4-2mm,且以所述板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上板面和所述下板面的重量为5-95重量%,余量为夹层。优选地,所述卡座为SMC片材,且所述SMC片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70℃,氧指数>30%,拉伸强度>200MPa,冲击强度>120kJ/m2。优选地,所述横梁为碳纤维材料和/或碳/玻纤混合纤维材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板体上嵌合卡座,并在卡座中进一步嵌合设置突出板体其中一个端面设置的滚轮,同时在板体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横梁,并通过横梁将多个卡座卡接,从而使得货物的重量经过滚轮,再经过卡座后传递到横梁上,再通过横梁作用在放置面上,整个设置方式对板体的承载力要求极小,因此,可以针对性选择板体的材料;进一步地,在此基础上,由于板体和横梁都起到了将卡座及其上的滚轮平衡连接的效果,因此,对整个承载力进行了一定的均分,更好地提高了整体承载效果。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货运地板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货运地板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货运地板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货运地板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板体;2-滚轮;3-横梁;4-第一卡座;5-第二卡座;6-第一卡扣;7-第二卡扣;8-第三卡座;9-卡条;10-容纳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货运地板,所述货运地板包括板体1,嵌合所述板体1设置的多个卡座,嵌插设置于所述卡座中且一侧凸起所述板体1的其中一个端面设置的滚轮2,以及设置于所述板体1中与所述滚轮2相对凸起的端面的背面的多根横梁3,且每根所述横梁3同时卡接多个所述卡座。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板体1上嵌合卡座,并在卡座中进一步嵌合设置突出板体1其中一个端面设置的滚轮2,同时在板体1的另一个端面上设置横梁3,并通过横梁3将多个卡座卡接,从而使得货物的重量经过滚轮2,再经过卡座后传递到横梁3上,再通过横梁3作用在放置面上,整个设置方式对板体1的承载力要求极小,因此,可以针对性选择板体1的材料;进一步地,在此基础上,由于板体1和横梁3都起到了将卡座及其上的滚轮2平衡连接的效果,因此,对整个承载力进行了一定的均分,更好地提高了整体承载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座包括靠近所述板体1侧边设置的多个第一卡座4,以及位于所述板体1中部的第二卡座5,且所述第一卡座4中靠近所述板体1的端部设置有凸起的第一卡扣6,所述第一卡扣6的卡口朝向所述板体1的中部延伸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卡座5上各自形成有一组第二卡扣7,且所述第二卡扣7的卡口朝向所述板体1的端部延伸设置。通过第一卡扣6的设置,避免置于板体1上的承载物撞击侧边其他物体,基于第二卡扣7的进一步设置,提高承载物整体的限位放置效果,能够有效使其基本施力点都位于滚轮2上。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座4分别设置于所述板体1中相对的一组侧边上,所述第二卡扣7的卡口分别朝向近端的所述第一卡座4延伸;所述第一卡座4与所述第二卡座5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卡座5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第三卡座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座贯穿所述板体1且延伸至设有所述横梁3的一侧形成为卡条9,所述横梁3包括承压板,以及自所述承压板朝向所述卡条9延伸的至少一组卡槽,沿所述卡条9的延伸方向滑移所述横梁3以使得所述卡槽卡合所述卡条9。通过横梁3与卡条9之间的适配性设置,使得多个卡座均通过同一横梁3连接,并进一步提高整体的连接稳定性和受力的均衡性。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座5中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纳腔10,所述第二卡扣7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中,且能够转动至卡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中。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受力点更为稳定,避免对板体1造成不必要的施力,所述滚轮2凸出所述板体1的端面的高度为5-20mm;所述滚轮2位于所述横梁3的正上方。在此基础上,所述板体1为三明治夹层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运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运地板包括板体(1),嵌合所述板体(1)设置的多个卡座,嵌插设置于所述卡座中且一侧凸起所述板体(1)的其中一个端面设置的滚轮(2),以及设置于所述板体(1)中与所述滚轮(2)相对凸起的端面的背面的多根横梁(3),且每根所述横梁(3)同时卡接多个所述卡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运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运地板包括板体(1),嵌合所述板体(1)设置的多个卡座,嵌插设置于所述卡座中且一侧凸起所述板体(1)的其中一个端面设置的滚轮(2),以及设置于所述板体(1)中与所述滚轮(2)相对凸起的端面的背面的多根横梁(3),且每根所述横梁(3)同时卡接多个所述卡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包括靠近所述板体(1)侧边设置的多个第一卡座(4),以及位于所述板体(1)中部的第二卡座(5),且所述第一卡座(4)中靠近所述板体(1)的端部设置有凸起的第一卡扣(6),所述第一卡扣(6)的卡口朝向所述板体(1)的中部延伸设置;
每个所述第二卡座(5)上各自形成有一组第二卡扣(7),且所述第二卡扣(7)的卡口朝向所述板体(1)的端部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运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座(4)分别设置于所述板体(1)中相对的一组侧边上,所述第二卡扣(7)的卡口分别朝向近端的所述第一卡座(4)延伸;
所述第一卡座(4)与所述第二卡座(5)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卡座(5)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第三卡座(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货运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贯穿所述板体(1)且延伸至设有所述横梁(3)的一侧形成为卡条(9),所述横梁(3)包括承压板,以及自所述承压板朝向所述卡条(9)延伸的至少一组卡槽,沿所述卡条(9)的延伸方向滑移所述横梁(3)以使得所述卡槽卡合所述卡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秋红杨涛南江琨王天黎崔国新朱北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伯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