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67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6
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包括主趸船浮体、分别连接在主趸船浮体两侧的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在主趸船浮体、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上均设置有若干压载舱,压载舱通过进水管路连通,进水管路与设置在主趸船浮体上的海底门连通,在海底门处的进水管路上均安装有进水驱动阀门;在主趸船浮体上还安装有与进水管路连通的排水管路,排水管路与设置在主趸船浮体上的排出口连通,在排出口处的出水管路上安装有出水驱动阀门,在排水管路上还安装有压载泵。该趸船有效解决了现有趸船不能自动升降和不能自动平衡的难点,提高了趸船的安全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了人工可能造成的操作失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
本技术涉及一种趸船,特别是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贸易的繁荣,作为占据绝对运输优势的航运业也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了港口的建设和港口土地资源的紧缺。趸船是建设在水体中的建筑物,或者用于连接码头和水中船舶的钢质浮体结构,随着潮涨潮落,趸船也会随之上下浮动,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也为了保证所连接的船舶安全,需要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现有趸船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不具备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需要工作人员根据水位的变化手动调节趸船的升降,会带来繁重的劳动和出错的风险;2、部分趸船甚至不具备主动调节能力,采用钢质桩或其他方式固定在岸边,被动跟随潮汐升降,无法移动,利用率不高;3、当装有重物或者安装设备不平衡时,只能采取手动调节,存在调整精度不高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该趸船包括主趸船浮体、分别连接在主趸船浮体两侧的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在主趸船浮体、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上均设置有若干压载舱,压载舱通过进水管路连通,进水管路与设置在主趸船浮体上的海底门连通,在海底门处的进水管路上均安装有进水驱动阀门;在主趸船浮体上还安装有与进水管路连通的排水管路,排水管路与设置在主趸船浮体上的排出口连通,在排出口处的出水管路上安装有出水驱动阀门,在排水管路上还安装有用于排水的压载泵。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每个压载舱内均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液位传感器;在主趸船浮体、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的四角均安装有用于检测吃水深度的水位传感器;在主趸船浮体的横向中心线上安装有挠度传感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挠度传感器设置有2个,2个挠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主趸船浮体的两侧。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在每个压载舱处的进水管路上均设置有与该压载舱配合的进出水控制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主趸船浮体上的压载舱设置有8个,8个压载舱均分成2排设置在主趸船浮体上。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上的压载舱均设置有4个,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上的4个压载舱都均分成2排设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该趸船上还安装有1个或多个压载泵舱,压载泵固定安装在压载泵舱内。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在主趸船浮体还安装有控制柜,控制柜内安装有总控制器,进水驱动阀门、出水驱动阀门和压载泵均与总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液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挠度传感器均与总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控制柜上还安装有声光报警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该趸船还配备有远程工作站,远程工作站与总控制器通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主趸船浮体、分别连接在主趸船浮体两侧的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并在主趸船浮体、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上设置压载舱,通过向压载舱内输入和输出海水来调整主趸船浮体、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的整体重量,进而实现主趸船浮体、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的自动升降与平衡;其次,通过在主趸船浮体、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上设置水位传感器来检测吃水深度,便于检测该趸船的整体平衡状态,并根据平衡状态调整相应位置的压载舱内的水位,自动调整该趸船的整体平衡。该趸船有效解决了现有趸船不能自动升降和不能自动平衡的难点,提高了趸船的安全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了人工可能造成的操作失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柜的连接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2,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该趸船包括主趸船浮体1、分别连接在主趸船浮体1两侧的艏部分离趸船浮体2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3,在主趸船浮体1、艏部分离趸船浮体2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3上均设置有若干压载舱4,压载舱4通过进水管路5连通,进水管路5与设置在主趸船浮体1上的海底门6连通,在海底门6处的进水管路5上均安装有进水驱动阀门7;在主趸船浮体1上还安装有与进水管路5连通的排水管路,排水管路与设置在主趸船浮体1上的排出口9连通,在排出口9处的出水管路8上安装有出水驱动阀门,在排水管路上还安装有用于排水的压载泵10。艏部分离趸船浮体2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3上的进水管路5与主趸船浮体1上的进水管路5通过快速接头14连接,艏部分离趸船浮体2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3上的出水管路8与主趸船浮体1上的出水管路8通过快速接头14连接,方便拆装;压载舱4的设置用于输入和输出海水,从而调整主趸船浮体1、艏部分离趸船浮体2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3的整体重量,实现升降、平衡控制;进水驱动阀门7用于控制进水管路5的通断,出水驱动阀门用于控制出水管路8的通断,进水驱动阀门7和出水驱动阀门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液动闸阀,是由电液动装置同刀闸阀配合,实现电控液动,同时配合信号输出控制,可实现远程自控,可控制任意阀位并可锁定;海底门6是指通向舷外海水的阀门;压载泵10是指用于压载水舱注水或排水的泵。每个压载舱4内均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液位传感器;在主趸船浮体1、艏部分离趸船浮体2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3的四角均安装有用于检测吃水深度的水位传感器11;在主趸船浮体1的横向中心线上安装有挠度传感器12。液位传感器用于对所在的压载舱4内的海水水位进行检测;主趸船浮体1上的水位传感器11用于检测主趸船浮体1没入海水的深度,即主趸船浮体1的吃水深度;艏部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其特征在于:该趸船包括主趸船浮体、分别连接在主趸船浮体两侧的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在主趸船浮体、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上均设置有若干压载舱,压载舱通过进水管路连通,进水管路与设置在主趸船浮体上的海底门连通,在海底门处的进水管路上均安装有进水驱动阀门;在主趸船浮体上还安装有与进水管路连通的排水管路,排水管路与设置在主趸船浮体上的排出口连通,在排出口处的出水管路上安装有出水驱动阀门,在排水管路上还安装有用于排水的压载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其特征在于:该趸船包括主趸船浮体、分别连接在主趸船浮体两侧的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在主趸船浮体、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上均设置有若干压载舱,压载舱通过进水管路连通,进水管路与设置在主趸船浮体上的海底门连通,在海底门处的进水管路上均安装有进水驱动阀门;在主趸船浮体上还安装有与进水管路连通的排水管路,排水管路与设置在主趸船浮体上的排出口连通,在排出口处的出水管路上安装有出水驱动阀门,在排水管路上还安装有用于排水的压载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其特征在于:每个压载舱内均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液位传感器;在主趸船浮体、艏部分离趸船浮体和艉部分离趸船浮体的四角均安装有用于检测吃水深度的水位传感器;在主趸船浮体的横向中心线上安装有挠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其特征在于:挠度传感器设置有2个,2个挠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主趸船浮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升降和自动平衡功能的趸船,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压载舱处的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胡永涛李文豪尹学成陈红兵陈梦肖向锋李红卫徐进张尊华冯上升徐小艳徐冰梁曦蒋律张张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鸿云实业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