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内置式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363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内置式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装配钢板用的限位装置,以及配合在上下层钢板之间的间隔装置,还包括连接车斗的连接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间隔板,在所述间隔板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夹板,上下侧的所述夹板和所述间隔板之间装配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下端沉入至所述夹板内,在上方的所述夹板的顶部,位于所述螺栓的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夹板具有弧形向左侧外凸的凸出部分,在所述凸出部分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阶梯孔,在所述阶梯孔内旋入有止动螺丝,所述凹槽和所述阶梯孔内均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垫圈,多个所述垫圈的上端面持平;本装置可以实现钢板的定位,同时还可以在车辆急刹时避免钢板冲向驾驶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内置式安全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内置式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钢板运输所运载的钢板的质量较大,且由下至上逐步堆叠,在运输期间,车辆发生刹车行为时,由于上下堆叠的钢板之间无间隔,且由于钢板的表面相对光滑,因此在刹车的时候,钢板的位置会发生错动。特别是当急刹车的时候,钢板会向着驾驶室方向移动,甚至将驾驶室压扁,这种类似的交通事故,我们已经见到的太多太多了。传统的保护方式,是在车辆的车头和车斗之间搭建钢制的支架,通过支架对钢板的位置进行限位,但是支架是与车斗之间焊接的,车斗的壁厚相对较薄,因此当运载的钢板质量较大,且刹车惯性过大时,钢板甚至会将支架整个推到,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钢板的定位,同时还可以在车辆急刹时避免钢板冲向驾驶室的车辆内置式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钢板的定位,同时还可以在车辆急刹时避免钢板冲向驾驶室的车辆内置式安全防护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内置式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装配钢板用的限位装置,以及配合在上下层钢板之间的间隔装置,还包括连接车斗的连接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间隔板,在所述间隔板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夹板,上下侧的所述夹板和所述间隔板之间装配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下端沉入至所述夹板内,在上方的所述夹板的顶部,位于所述螺栓的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夹板具有弧形向左侧外凸的凸出部分,在所述凸出部分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阶梯孔,在所述阶梯孔内旋入有止动螺丝,所述凹槽和所述阶梯孔内均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垫圈,多个所述垫圈的上端面持平;所述间隔板的表面靠近前后端位置处设置有竖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间隔装置包括橡胶材质的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凹孔,在所述凹孔内嵌入有磁块;间隔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在上下两块钢板之间形成间隔,其原因在于,上下相邻的钢板均通过独立的限位装置进行装配,导致相邻钢板的左端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在运输钢板期间,钢板的左端会发生上下的晃动,导致钢板之间的碰撞,以及造成钢板的位移,还给连接装置带来了较大的力矩影响;为此,我们设计了上述间隔装置,通过间隔装置可以让相邻两张钢板的左端之间保持稳定的间距。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和所述下底座之间配合有第一螺栓;所述上底座的前后侧面处均设置有滑槽,在所述上底座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竖向贯穿的通槽;在所述通槽内装配有导向杆,在所述导向杆上配合有弹簧;在所述上底座的上部配合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前后侧面处均设置有导向螺丝,所述导向螺丝旋入至所述滑槽内;在所述滑座的下部设置有插入至所述通槽内的插板,所述插板的侧面设置有穿过所述导向杆用的第一通孔;所述弹簧作用于所述插板和所述通槽的槽壁之间;在所述滑座的上端设置有竖杆;上述结构中,通过上底座和下底座的配合与车辆的车斗之间形成装配,相较于传统的焊接工艺而言,这种上下装夹的固定方式,稳定性更高,且方便后续的维修。上述结构中,滑座的向右侧滑移需要克服弹簧的弹力,通过弹簧可以吸能,降低钢板的向右侧移动的惯性。所述竖杆穿过所述通孔;竖杆是穿过通孔的,使得多层钢板可以被有序的上下堆叠。优选地,在所述下底座的内侧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下底座的那一端与车辆纵梁之间焊接;在所述第一螺栓上套设有衬套,所述衬套作用于车斗底部和所述下底座之间;上述结构中,将位于下方的下底座与车辆的纵梁之间连接,纵梁为主要承重的单位,其强度足够,采用上述的连接方式之后,可以让下底座的稳定性更高。同时为了满足对车斗的装夹固定需要,在第一螺栓上装配了衬套,保持与车斗之间的装夹固定。优选地,在所述滑座的底部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嵌入槽,在所述嵌入槽内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刹车片,所述刹车片凸出至嵌入槽的外部,并接触车斗的内底面;在所述滑座沿着上底座滑移时,所述刹车片接触车斗产生滑动阻力;所述嵌入槽的左右两端封闭,避免刹车片在工作时脱离嵌入槽。上述结构,是进一步增加滑座的滑动阻力,提高吸收钢板向右侧移动的惯性的能力;同时也减少了对弹簧的压缩,延长弹簧使用周期。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丝径为8mm~12mm。优选地,在所述间隔板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嵌入槽,在所述第一嵌入槽内嵌入有橡胶材质的缓冲条,在装配钢板时,钢板的右端与缓冲条的间距大于10cm;当钢板的向右的惯性较大时,首先是突破止动螺丝的固定,然后继续向右侧移动再接触间隔板,此时滑座压缩弹簧吸能;上述的缓冲条,主要是对钢板的碰撞进行吸能。优选地,在所述缓冲条的左侧下部位置处设置有止动斜面,在钢板向右侧移动时接触该止动斜面。通过止动斜面可以避免钢板的右端的不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竖杆为实心杆件;竖杆需要选择强度较强的金属材料。优选地,安装完成后,所述限位装置的右侧距离车头的间距大于60cm;限位装置的右侧需要留有足够的吸能空间,以减少对驾驶室的侵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中,通过限位装置和间隔装置的配合,使得上下相邻的两层钢板之间形成间隔间隙,避免上下堆叠钢板产生的上层钢板滑动阻力小的技术问题;避免上层堆放的钢板向右侧滑出;2)本装置中,通过连接装置对限位装置进行有效的定位和支撑,且通过压缩弹簧的方式,可以对限位装置进行有效的缓冲吸能,减少钢板向右侧移动时的惯性力;3)本装置中,上下夹板可以实现钢板的上下侧定位,同时在定位完成后,钢板的右侧与间隔板之间留有间隙,当车辆刹车时,装夹的钢板突破止动螺丝的固定,有一定的间距让钢板向右侧移动,然后通过间隔板对钢板进行限位;止动螺丝仅仅为了避免钢板的上下跳动,因此在钢板在惯性作用下向右侧滑移时,由于钢板的质量较大,止动螺丝无法形成有效的限位,只是增加了钢板的向右侧的滑动阻力,阻力有限;4)本装置可以有效的对钢板进行限位,同时在配备了本装置后,可以减少单次运载的钢板的数量,减少超载(原因在于,钢板无缝上下堆叠时,其堆满车斗后的质量会严重的超载);5)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图1在A-A处的剖视图;图4为钢板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限位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限位装置和连接装置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连接装置与车辆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滑座的配合示意图;图9为间隔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内置式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钢板用的限位装置(1),以及配合在上下层钢板之间的间隔装置(2),还包括连接车斗的连接装置(3);/n所述限位装置(11)包括间隔板(101),在所述间隔板(101)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夹板(102),上下侧的所述夹板(102)和所述间隔板(101)之间装配有螺栓(103);所述螺栓(103)的下端沉入至所述夹板(102)内,在上方的所述夹板(102)的顶部,位于所述螺栓(103)的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夹板(102)具有弧形向左侧外凸的凸出部分(105),在所述凸出部分(10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阶梯孔(106),在所述阶梯孔(106)内旋入有止动螺丝(107),所述凹槽(104)和所述阶梯孔(106)内均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垫圈(108),多个所述垫圈(108)的上端面持平;所述间隔板(101)的表面靠近前后端位置处设置有竖向贯穿的通孔(109);/n所述间隔装置(2)包括橡胶材质的外壳(201),在所述外壳(201)的底部设置有凹孔(202),在所述凹孔(202)内嵌入有磁块(203);/n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上底座(301)和下底座(302),所述上底座(301)和所述下底座(302)之间配合有第一螺栓(303);所述上底座(301)的前后侧面处均设置有滑槽(304),在所述上底座(301)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竖向贯穿的通槽(305);在所述通槽(305)内装配有导向杆(306),在所述导向杆(306)上配合有弹簧(307);在所述上底座(301)的上部配合有滑座(308),所述滑座(308)的前后侧面处均设置有导向螺丝(309),所述导向螺丝(309)旋入至所述滑槽(304)内;在所述滑座(308)的下部设置有插入至所述通槽(305)内的插板(310),所述插板(310)的侧面设置有穿过所述导向杆(306)用的第一通孔(311);所述弹簧(307)作用于所述插板(310)和所述通槽(305)的槽壁之间;在所述滑座(309)的上端设置有竖杆(312);/n所述竖杆(312)穿过所述通孔(10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内置式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钢板用的限位装置(1),以及配合在上下层钢板之间的间隔装置(2),还包括连接车斗的连接装置(3);
所述限位装置(11)包括间隔板(101),在所述间隔板(101)的上下端均设置有夹板(102),上下侧的所述夹板(102)和所述间隔板(101)之间装配有螺栓(103);所述螺栓(103)的下端沉入至所述夹板(102)内,在上方的所述夹板(102)的顶部,位于所述螺栓(103)的外侧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夹板(102)具有弧形向左侧外凸的凸出部分(105),在所述凸出部分(10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阶梯孔(106),在所述阶梯孔(106)内旋入有止动螺丝(107),所述凹槽(104)和所述阶梯孔(106)内均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垫圈(108),多个所述垫圈(108)的上端面持平;所述间隔板(101)的表面靠近前后端位置处设置有竖向贯穿的通孔(109);
所述间隔装置(2)包括橡胶材质的外壳(201),在所述外壳(201)的底部设置有凹孔(202),在所述凹孔(202)内嵌入有磁块(203);
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上底座(301)和下底座(302),所述上底座(301)和所述下底座(302)之间配合有第一螺栓(303);所述上底座(301)的前后侧面处均设置有滑槽(304),在所述上底座(301)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竖向贯穿的通槽(305);在所述通槽(305)内装配有导向杆(306),在所述导向杆(306)上配合有弹簧(307);在所述上底座(301)的上部配合有滑座(308),所述滑座(308)的前后侧面处均设置有导向螺丝(309),所述导向螺丝(309)旋入至所述滑槽(304)内;在所述滑座(308)的下部设置有插入至所述通槽(305)内的插板(310),所述插板(310)的侧面设置有穿过所述导向杆(306)用的第一通孔(311);所述弹簧(307)作用于所述插板(310)和所述通槽(305)的槽壁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泗县硕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