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25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其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壳体;壳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底座和用于驱动底座转动的传动组件;壳体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穿过壳体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底座的顶部延伸出开口且连接有与底座同步转动的转盘;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件和与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蜗杆块;底座包括与蜗杆块啮合连接的蜗轮块;空腔内还设有若干个用于限定底座工作状态的夹紧装置;若干个夹紧装置绕底座周向均匀布置;夹紧装置包括抵接块及用于驱动抵接块抵接和脱离底座的驱动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工件的调节、装夹与定位不精确,加工精度低的问题,且具有结构简单和传动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
技术介绍
回转工作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蜗轮蜗杆传动可以实现大的减速比。标准蜗轮副传动,蜗轮与蜗杆的中心距为:0.5m(Z2+q),而目前的回转工作台,为了便于安装和调试,把蜗杆安装在一个偏心套内,偏心套的偏心距离≥一个模数,即≥1m,而偏心套与蜗轮的中心距为标准中心距0.5m(Z2+q)减去偏心套的实际偏心距离,安装时将蜗杆偏向远离蜗轮中心的方向,当蜗杆轴向安装到位后,将偏心套旋转180°,使蜗轮与蜗杆啮合,然后将偏心套的圆周位置固定。这样一来,原本标准的蜗轮副传动有三项误差积累,即蜗轮分度圆制造误差,蜗杆分度圆制造误差,蜗轮与蜗杆中心距制造误差;而目前的回转工作台,除了以上三项误差积累,还有偏心套的偏心距制造误差,蜗杆与偏心套配合间隙导致的中心偏移误差,五项误差积累,导致了回转工作台的分度精度不高,精度不稳定等缺陷,尤其大型回转工作台,蜗杆和偏心套的偏心孔比较细长,精度更是难以控制。典型的或者常见的现有技术有:如CN201816052U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回转工作台,包括底座、转台,转台上设有蜗轮,底座上设有转台锁紧手柄、蜗杆座,蜗杆座通过定位销和蜗杆座固定螺钉与底座端部固定连接,圆柱游标通过螺钉固定在与蜗杆同轴的座孔上,刻度盘与圆柱游标连接,手轮通过手轮固定螺钉与刻度盘连接,手轮上设有手柄,蜗杆通过两个双列角接触轴承固定在蜗杆座上,蜗杆座与底座端部之间安有调整垫,蜗杆两端安有端盖,端盖上安有端盖固定螺钉,蜗杆一端通过V型端面离合器与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上设有弹簧,传动轴一端外壳上设有传动轴锁紧手柄。本专利技术的蜗杆采用分体式结构,蜗杆与蜗轮的啮合间隙可以调节,消除了多种零件制造误差积累对回转工作台分度精度的影响,降低了零件的加工难度。另一种经典的如CN105583640A公开了一种回转支撑承载直齿传动回转工作台,包括底座,回转支撑,主轴调心系统,工作台,直齿传动及消隙装置,伺服电机,制动装置,所述支撑机构采用回转工作台承载,所述回转工作台精度控制由回转工作台与主轴调心系统联合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采用直齿消隙机构,所述制动系统采用液压制动圈制动。本专利技术具有精度高,性能持久稳定,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再来看如US08230794B1的现有技术公开了工作台配备有一个具有可移动元件的夹紧装置。保持系统具有顶部,其具有布置在夹紧装置附近的工作台上的纤维或可刺穿材料。该系统采用具有工作面和连接面的至少一个块。工作面适于与可移动元件相对。该块在其连接面上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器,用于将夹具固定在顶部的位置,抵抗来自夹紧装置的夹紧力。连接器包括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每个轮毂在其一侧上具有多个螺旋角。第一轮毂上的螺旋形螺旋线在与第二轮毂上的螺旋尖头相反的方向上螺旋。连接器还具有连接在轮毂之间的可手动连接的连接件,用于相反地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它们,以便可释放地连接到顶部的纤维状或可刺穿的材料。工件放置在块和可移动元件之间。操作夹紧装置以将工件夹在可移动元件和块之间。综上所述,经过申请人海量检索,本领域的回转工作台至少存在工件的调节、装夹与定位不精确,加工精度低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或者改进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以解决所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底座和用于驱动所述底座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延伸出所述开口且连接有与所述底座同步转动的转盘;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件和与所述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蜗杆块;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蜗杆块啮合连接的蜗轮块;所述空腔内还设有若干个用于限定所述底座工作状态的夹紧装置;若干个所述夹紧装置绕所述底座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抵接块及用于驱动所述抵接块抵接和脱离所述底座的驱动块。优选的是,所述空腔内还设有若干个用于限定所述底座工作状态的夹紧装置;若干个所述夹紧装置绕所述底座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抵接块及用于驱动所述抵接块抵接和脱离所述底座的驱动块。优选的是,所述齿轮组件包括若干个呈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块;若干个所述第一齿轮块通过螺栓串联连接。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齿轮块;所述第二齿轮块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齿轮块的旋转轴线平行。优选的是,所述蜗杆块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齿轮块的旋转轴线同轴设置。优选的是,所述转盘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面为工作平面且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转盘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面上设有安装孔和绕所述安装孔布置的若干个限位孔。优选的是,所述底座包括两端开口的套筒块;所述套筒块内套接有支架块;所述支架块内插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套筒外且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优选的是,所述套筒块与所述转盘接触的一面设有若干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插接于所述限位孔内。优选的是,所述套筒块的外表面上设有避空槽;所述蜗轮块安设于所述避空槽内。优选的是,所述空腔内还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所述传动组件的安装座。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用于实现圆周进给运动和分度运动,与X、Y、Z轴联动可完成多种复杂型面的加工。2.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数控镗床和铣床,其工作旋转角度为360°,由驱动装置带动转盘回转,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来完成转盘精确的角度位移或者自动分度,在完成角度位移或者分度运动时需对工作台锁紧,再对零件进行测量或加工。在加工箱体零件时,可进行转盘的回转,省去多次装夹、多次换刀等工作,减少一些由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由于转盘具有分度功能,可分多个工位进行加工,例如钻、扩、铰、攻丝等具有系列动作过程的加工。3.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工件的调节、装夹与定位不精确,加工精度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脂三;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的底座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A-A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2中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三。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空腔;3-底座;4-传动组件;5-驱动装置;6-转盘;7-齿轮组件;71-第一齿轮块;8-蜗杆块;9-蜗轮块;10-夹紧装置;101-抵接块;102-驱动块;11-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底座和用于驱动所述底座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延伸出所述开口且连接有与所述底座同步转动的转盘;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件和与所述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蜗杆块;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蜗杆块啮合连接的蜗轮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底座和用于驱动所述底座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延伸出所述开口且连接有与所述底座同步转动的转盘;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件和与所述齿轮组件传动连接的蜗杆块;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蜗杆块啮合连接的蜗轮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还设有若干个用于限定所述底座工作状态的夹紧装置;若干个所述夹紧装置绕所述底座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抵接块及用于驱动所述抵接块抵接和脱离所述底座的驱动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若干个呈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块;若干个所述第一齿轮块通过螺栓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密回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齿轮块;所述第二齿轮块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齿轮块的旋转轴线平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书兴唐露新黄盛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