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300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铸造砂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包括有机架、顶盖、罐体、底盖、进料口、出料控制机构、转轴、主动搅拌机构和从动搅拌机构;顶盖、罐体和底盖自上而下顺序连接形成完整壳体并安装在机架上,进料口开设在顶盖顶端,出料控制机构设置在底盖底部并外接收集装置,转轴端部分别与顶盖、底盖转动连接,主动搅拌机构驱动端安装在顶盖上,主动搅拌机构的工作端围绕转轴轴线设置在转轴外壁上,从动搅拌机构围绕转轴轴线设置在转轴外壁上,从动搅拌机构顶端与顶盖底部固定连接,从动搅拌机构的活动端与顶部固定端啮合;该方案搅拌均匀充分,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
本技术涉及铸造砂再生
,具体是涉及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铸造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由于其污染较大,因此发展绿色铸造,解决经济效益与环保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砂型铸造占整个铸造的80%以上,砂型铸造用砂又可分为黏土砂、有机树脂砂、无机粘结剂砂。其中,无机粘结剂砂在使用过程中无气体和臭味产生,符合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铸造理念,被视为新一代最具发展潜力的铸造用砂。无机粘结剂砂,又称之为无机砂,是以原砂为骨料(烘干砂、焙烧砂、海砂),所用粘结剂为无机粘结剂,是以改性水玻璃为基,并由激发剂(硬化剂)、交联剂、流变剂、溃散剂等多组分构成。制芯过程中,改性水玻璃中的硅酸钠在CO2或高温脱水的作用下形成硅酸凝胶,从而具备粘结强度。随着无机砂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其绿色环保优势的越发突出,无机砂的使用量将会大幅度增长。虽然无机砂在使用过程中无气无味,但是在其使用完之后会产生大量的废砂待处理,对于大量的无机粘结剂废砂,当前没有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处理。开发对其再生循环利用技术成为又一个关键点。无机再生砂的检测指标主要有Na2O含量、导电率、酸耗值、制样强度等。现有的废砂再生方法包括机械干法再生、湿法再生、化学再生等。其中,机械干法再生是在常温或加热状态下对废砂进行研磨,使其表面的残留物剥离。此法对于Na2O的去除率仅能达到30%~50%,同时会造成砂粒形状的破坏,降低再生砂的使用效果。湿法再生则是用水与废砂混合搅拌,利用水来洗涤废砂表面的粘接剂,其对于Na2O的去除率能达到80%~90%,但由于废砂中Na2O含量较高,直接水洗消耗水量太大,造成更加严重的问题—污水处理。并且由于无机粘结剂中的粉剂不溶于水,因此无法去除,而这部分物质会造成砂粒的粘结性差。而化学再生则是通过化学试剂的中和反应来去除废砂表面残留的粘接剂,由于废砂中的Na2O含量不稳定,此法对于化学试剂用量的难以把握,会导致Na2O去除率难以控制,再生砂性质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可控地废砂再生工艺非常有必要。中国专利CN201811542468.8公开了一种无机旧砂热法和湿法的联合再生工艺以及无机再生砂,包括先对废砂进行焙烧,并将焙烧后的废砂与水混合搅拌。焙烧处理可以去除约70%的Na2O,再加水洗涤可以将Na2O去除率提升到95%以上。其中需要将焙烧后的废旧型砂降温后与水混合搅拌。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均匀搅拌不留死角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该技术方案解决了废旧型砂和水的自动搅拌问题,搅拌均匀充分,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顶盖、罐体、底盖、进料口、出料控制机构、转轴、主动搅拌机构和从动搅拌机构;顶盖、罐体和底盖自上而下顺序连接形成完整壳体并安装在机架上,进料口开设在顶盖顶端,出料控制机构设置在底盖底部并外接收集装置,转轴端部分别与顶盖、底盖转动连接,主动搅拌机构驱动端安装在顶盖上,主动搅拌机构的工作端围绕转轴轴线设置在转轴外壁上,从动搅拌机构围绕转轴轴线设置在转轴外壁上,从动搅拌机构顶端与顶盖底部固定连接,从动搅拌机构的活动端与顶部固定端啮合。作为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料控制机构包括有出料口和出料阀;出料口设置在底盖底部与外界连通,出料口位扇形结构,出料阀与底盖顶面转动连接,出料阀工作端面积大于等于出料口面积。作为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料阀包括有套环、扇叶和拨动板;套环套接在底盖顶面圆柱凸起上且与底盖轴线共线,若干扇叶围绕套环轴线设置在套环外壁上,拨动板垂直安装在扇叶底面上并从出料口底部伸出。作为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动搅拌机构包括有旋转驱动器和螺旋扇叶;旋转驱动器安装在顶盖顶端,旋转驱动器输出端与转轴顶端固定连接,螺旋扇叶围绕转轴轴线安装在转轴外壁上。作为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从动搅拌机构包括有旋转支架、齿圈、从动转轴、从动齿轮和搅拌叶;旋转支架围绕转轴轴线设置在转轴外壁上,齿圈安装在底盖底面上且留有供转轴经过的过孔,从动转轴两端与旋转支架上下两端转动连接,从动齿轮安装在从动转轴顶端并与齿圈啮合,搅拌叶围绕从动转轴轴线设置在从动转轴外壁上。作为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支架包括有横杆和轴承座;若干旋转支架围绕着转轴轴线垂直设置在转轴上下两端,旋转支架设置自横杆端部,从动转轴两端与轴承座转动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机架为设备整体提供支撑。工作人员先关闭出料控制机构然后通过进料口向罐体内部按照一比二的比例注入焙烧并冷却后的废旧型砂和水。然后工作人员开启主动搅拌机构,主动搅拌机构驱动转轴旋转从而驱动主动搅拌机构的工作端对罐体内的型砂和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而主动搅拌机构的工作端采用螺旋结构有助于将罐体底部的型砂向上翻动使搅拌更加充分。当转轴转动时又带动从动搅拌机构的活动端围绕转轴轴线旋转,转轴的活动端与固定端啮合从而使活动端发生旋转将罐体内外侧的型砂向转轴轴线处翻动。由此可将型砂和水充分搅拌均匀。搅拌完成后工作人员开启出料控制机构,型砂和水的混合液通过出料控制机构底部落入收集装置内。底盖对出料控制机构起到固定作用,顶盖防止罐体内混入杂质。底盖内壁为弧面结构,有助于混合液在重力作用下向底盖中央集中,便于后期出料,设备的各转动连接处均通过设置轴承增加流畅度和稳定性,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1、搅拌均匀充分;2、节省了人力;3、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一;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二。图中标号为:1、机架;2、顶盖;3、罐体;4、底盖;5、进料口;6、出料控制机构;6a、出料口;6b、出料阀;6b1、套环;6b2、扇叶;6b3、拨动板;7、转轴;8、主动搅拌机构;8a、旋转驱动器;8b、螺旋扇叶;9、从动搅拌机构;9a、旋转支架;9a1、横杆;9a2、轴承座;9b、齿圈;9c、从动转轴;9d、从动齿轮;9e、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顶盖(2)、罐体(3)、底盖(4)、进料口(5)、出料控制机构(6)、转轴(7)、主动搅拌机构(8)和从动搅拌机构(9);/n顶盖(2)、罐体(3)和底盖(4)自上而下顺序连接形成完整壳体并安装在机架(1)上,进料口(5)开设在顶盖(2)顶端,出料控制机构(6)设置在底盖(4)底部并外接收集装置,转轴(7)端部分别与顶盖(2)、底盖(4)转动连接,主动搅拌机构(8)驱动端安装在顶盖(2)上,主动搅拌机构(8)的工作端围绕转轴(7)轴线设置在转轴(7)外壁上,从动搅拌机构(9)围绕转轴(7)轴线设置在转轴(7)外壁上,从动搅拌机构(9)顶端与顶盖(2)底部固定连接,从动搅拌机构(9)的活动端与顶部固定端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顶盖(2)、罐体(3)、底盖(4)、进料口(5)、出料控制机构(6)、转轴(7)、主动搅拌机构(8)和从动搅拌机构(9);
顶盖(2)、罐体(3)和底盖(4)自上而下顺序连接形成完整壳体并安装在机架(1)上,进料口(5)开设在顶盖(2)顶端,出料控制机构(6)设置在底盖(4)底部并外接收集装置,转轴(7)端部分别与顶盖(2)、底盖(4)转动连接,主动搅拌机构(8)驱动端安装在顶盖(2)上,主动搅拌机构(8)的工作端围绕转轴(7)轴线设置在转轴(7)外壁上,从动搅拌机构(9)围绕转轴(7)轴线设置在转轴(7)外壁上,从动搅拌机构(9)顶端与顶盖(2)底部固定连接,从动搅拌机构(9)的活动端与顶部固定端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控制机构(6)包括有出料口(6a)和出料阀(6b);出料口(6a)设置在底盖(4)底部与外界连通,出料口(6a)位扇形结构,出料阀(6b)与底盖(4)顶面转动连接,出料阀(6b)工作端面积大于等于出料口(6a)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旧型砂焙烧后搅拌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阀(6b)包括有套环(6b1)、扇叶(6b2)和拨动板(6b3);套环(6b1)套接在底盖(4)顶面圆柱凸起上且与底盖(4)轴线共线,若干扇叶(6b2)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贵雄刘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颂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