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30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包括若干个桌腿、横梁和安装板,此横梁进一步包括凸台部和支撑部,一条形边框位于横梁的支撑部上;所述安装板位于两个横梁之间,此安装板进一步包括水平安装区、翻边部和卡接部,卡接部嵌入横梁的支撑部和条形边框之间间隙内,一触控模组安装于凸台部上,一显示屏与触控模组贴合连接;所述触控模组包括透明面板和触控膜,触控膜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和感应层,感应层由分别沿X轴、Y轴方向设置的若干根X向导线、Y向导线交叉铺设而成,此X向导线、Y向导线各自的外表面上均包覆有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随时拆卸更换,又可以在大尺寸的桌子上实现精确灵敏地触控操作,提高了触控性能和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属于触控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触摸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触摸控制显示功能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家具和办公设备上,产品的智能化和便捷性是人们需求的趋势,触控技术已经应用在家居和办公用途上,各种桌面都开始装设触摸屏。然而现有的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都是直接将触控面板固定在一张桌子上,形成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该种方式造成触控面板与桌面连接紧密,在检修触控面板与维修桌子时,都需要将触控面板拆卸,拆卸过程中容易导致触控面板的损坏,更换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其既可随时拆卸更换,又可以在大尺寸的桌子上实现精确灵敏地触控操作,提高了触控性能和用户体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包括若干个桌腿、横梁和安装板,相邻桌腿的上部之间通过所述横梁连接,此横梁的上表面进一步包括位于外侧边的凸台部和内侧边的支撑部,一内侧面具有凹槽的条形边框位于横梁的支撑部上;所述安装板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横梁之间,此安装板进一步包括水平安装区、位于水平安装区边缘的翻边部和位于翻边部末端且向外侧折弯的卡接部,所述安装板的卡接部嵌入横梁的支撑部和条形边框之间间隙内,一触控模组安装于横梁的凸台部上,所述触控模组与安装板的水平安装区之间的镂空区安装有一显示屏且此显示屏与触控模组贴合连接;所述触控模组包括透明面板和位于透明面板下表面的触控膜,所述触控膜进一步包括基材层、沿X轴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根X向金属导电丝和沿Y轴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根Y向金属导电丝,所述X向金属导电丝铺设于基材层的同一侧表面上,所述Y向金属导电丝铺设于基材层与X向金属导电丝相背的另一侧表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X向金属导电丝、Y向金属导电丝分别通过一光学胶黏层与基材层连接。2.上述方案中,所述触控膜通过一胶黏层贴敷于透明面板的下表面上。3.上述方案中,所述触控膜与显示屏之间具有一空气层。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其采用可拆卸地安装方式,将触控模组安装于横梁的凸台部上,将显示屏安装于所述触控模组与安装板的水平安装区之间的镂空区,安装方便,又可随时拆卸更换;此安装板进一步包括水平安装区、位于水平安装区边缘的翻边部和位于翻边部末端且向外侧折弯的卡接部,所述安装板的卡接部嵌入横梁的支撑部和条形边框之间的间隙内,有效的防止了安装板的晃动,增加了安装板的强度。2、本技术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其通过将X向金属导电丝铺设于基材层的同一侧表面上,将Y向金属导电丝铺设于基材层与X向金属导电丝相背的另一侧表面上,使其可以在大尺寸的桌子上实现精确灵敏地触控操作,提高了触控性能和用户体验,且触控膜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弯曲性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触控膜组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桌腿;2、横梁;201、凸台部;202、支撑部;3、显示屏;4、触控模组;5、透明面板;6、触控膜;601、基材层;602、X向金属导电丝;603、Y向金属导电丝;604、光学胶黏层;7、条形边框;701、凹槽;8、安装板;81、水平安装区;82、翻边部;83、卡接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包括若干个桌腿1、横梁2和安装板8,相邻桌腿1的上部之间通过所述横梁2连接,此横梁2的上表面进一步包括位于外侧边的凸台部201和内侧边的支撑部202,一内侧面具有凹槽701的条形边框7位于横梁2的支撑部202上;所述安装板8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横梁2之间,此安装板8进一步包括水平安装区81、位于水平安装区81边缘的翻边部82和位于翻边部82末端且向外侧折弯的卡接部83,所述安装板8的卡接部83嵌入横梁2的支撑部202和条形边框7之间间隙内,一触控模组4安装于横梁2的凸台部201上,所述触控模组4与安装板8的水平安装区81之间的镂空区安装有一显示屏3且此显示屏3与触控模组4贴合连接;所述触控模组4包括透明面板5和位于透明面板5下表面的触控膜6,所述触控膜6进一步包括基材层601、沿X轴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根X向金属导电丝602和沿Y轴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根Y向金属导电丝603,所述X向金属导电丝602铺设于基材层601的同一侧表面上,所述Y向金属导电丝603铺设于基材层601与X向金属导电丝602相背的另一侧表面上。上述X向金属导电丝602、Y向金属导电丝603分别通过一光学胶黏层604与基材层601连接;上述触控膜6通过一胶黏层贴敷于透明面板5的下表面上。实施例2: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包括若干个桌腿1、横梁2和安装板8,相邻桌腿1的上部之间通过所述横梁2连接,此横梁2的上表面进一步包括位于外侧边的凸台部201和内侧边的支撑部202,一内侧面具有凹槽701的条形边框7位于横梁2的支撑部202上;所述安装板8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横梁2之间,此安装板8进一步包括水平安装区81、位于水平安装区81边缘的翻边部82和位于翻边部82末端且向外侧折弯的卡接部83,所述安装板8的卡接部83嵌入横梁2的支撑部202和条形边框7之间间隙内,一触控模组4安装于横梁2的凸台部201上,所述触控模组4与安装板8的水平安装区81之间的镂空区安装有一显示屏3且此显示屏3与触控模组4贴合连接;所述触控模组4包括透明面板5和位于透明面板5下表面的触控膜6,所述触控膜6进一步包括基材层601、沿X轴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根X向金属导电丝602和沿Y轴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根Y向金属导电丝603,所述X向金属导电丝602铺设于基材层601的同一侧表面上,所述Y向金属导电丝603铺设于基材层601与X向金属导电丝602相背的另一侧表面上。上述触控膜6与显示屏3之间具有一空气层;上述触控膜6与显示屏3的边缘处之间设置有泡棉。采用上述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其采用可拆卸地安装方式,将触控模组安装于横梁的凸台部上,将显示屏安装于所述触控模组与安装板的水平安装区之间的镂空区,安装方便,又可随时拆卸更换;此安装板进一步包括水平安装区、位于水平安装区边缘的翻边部和位于翻边部末端且向外侧折弯的卡接部,所述安装板的卡接部嵌入横梁的支撑部和条形边框之间的间隙内,有效的防止了安装板的晃动,增加了安装板的强度;另外,其通过将X向金属导电丝铺设于基材层的同一侧表面上,将Y向金属导电丝铺设于基材层与X向金属导电丝相背的另一侧表面上,使其可以在大尺寸的桌子上实现精确灵敏地触控操作,提高了触控性能和用户体验,且触控膜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弯曲性能。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桌腿(1)、横梁(2)和安装板(8),相邻桌腿(1)的上部之间通过所述横梁(2)连接,此横梁(2)的上表面进一步包括位于外侧边的凸台部(201)和内侧边的支撑部(202),一内侧面具有凹槽(701)的条形边框(7)位于横梁(2)的支撑部(202)上;/n所述安装板(8)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横梁(2)之间,此安装板(8)进一步包括水平安装区(81)、位于水平安装区(81)边缘的翻边部(82)和位于翻边部(82)末端且向外侧折弯的卡接部(83),所述安装板(8)的卡接部(83)嵌入横梁(2)的支撑部(202)和条形边框(7)之间间隙内,一触控模组(4)安装于横梁(2)的凸台部(201)上,所述触控模组(4)与安装板(8)的水平安装区(81)之间的镂空区安装有一显示屏(3)且此显示屏(3)与触控模组(4)贴合连接;/n所述触控模组(4)包括透明面板(5)和位于透明面板(5)下表面的触控膜(6),所述触控膜(6)进一步包括基材层(601)、沿X轴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根X向金属导电丝(602)和沿Y轴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根Y向金属导电丝(603),所述X向金属导电丝(602)铺设于基材层(601)的同一侧表面上,所述Y向金属导电丝(603)铺设于基材层(601)与X向金属导电丝(602)相背的另一侧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运输的智能讲桌,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桌腿(1)、横梁(2)和安装板(8),相邻桌腿(1)的上部之间通过所述横梁(2)连接,此横梁(2)的上表面进一步包括位于外侧边的凸台部(201)和内侧边的支撑部(202),一内侧面具有凹槽(701)的条形边框(7)位于横梁(2)的支撑部(202)上;
所述安装板(8)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横梁(2)之间,此安装板(8)进一步包括水平安装区(81)、位于水平安装区(81)边缘的翻边部(82)和位于翻边部(82)末端且向外侧折弯的卡接部(83),所述安装板(8)的卡接部(83)嵌入横梁(2)的支撑部(202)和条形边框(7)之间间隙内,一触控模组(4)安装于横梁(2)的凸台部(201)上,所述触控模组(4)与安装板(8)的水平安装区(81)之间的镂空区安装有一显示屏(3)且此显示屏(3)与触控模组(4)贴合连接;
所述触控模组(4)包括透明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江牛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泛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