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伟雄专利>正文

一种两用防脱落的化妆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2292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用防脱落的化妆品瓶,包括瓶体、按压式喷头、吸管、上瓶盖和下瓶盖,按压式喷头与瓶体一端的上部螺纹管旋转拧紧在一起,柱状压紧块与瓶体另一端的内壁旋转拧紧在一起,上瓶盖通过第一弹片及第一卡板卡设置在上部导向管环四周的第一条形通孔内,下瓶盖通过第二弹片及第二卡板卡设瓶体下端口外壁的第二条形通孔内;在瓶体的下端内依次设置有下部限位环、桶状漏网、环状成中环、柱状压紧块、第二弹簧即第二环状固定板,在下瓶盖内设置有毛刷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上瓶盖和下瓶盖易滑落或丢失的情况,避免对按压式喷头造成污染;通过在吸管下端设置分散细管,在瓶体下端内设置桶状漏网和刷毛组件,解决了平底乳液不易挤出的情况,同时瓶体两端都可以使用,设计新颖,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用防脱落的化妆品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承载粘稠状液体的化妆品瓶,特别涉及一种两用防脱落的化妆品瓶。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日用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对于女性来说尤其是化妆品也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现有的承载乳液用的化妆品瓶,大多只能一端使用,即承载化妆品乳液的瓶子只有一个端口,当化妆品快使用完时,会出现位于瓶体底部的大部分乳液会被吸不出来,位于吸管下端的乳液会被吸出来,但是位于吸管下端四周的乳液会被吸不出来;而且,当外出旅游时,将化妆品瓶放置在旅行袋内时,由于碰撞或者震动,会出现瓶盖脱落或者丢失情况,这对化妆品瓶的出口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用防脱落的化妆品瓶,解决了化妆品瓶底部乳液不易被吸出的问题,避免了瓶盖脱落或丢失的情况,减少对化妆品出液口的污染。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用防脱落的化妆品瓶,包括瓶体、按压式喷头、吸管、上瓶盖和下瓶盖,所述瓶体的两端呈相通状分布,在所述瓶体的上端口处设置有上部螺纹管,所述按压式喷头与所述的上部螺纹管旋转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上部螺纹管外侧设置有上部导向环,所述上部导向环的底部与瓶体上端口两侧的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上部导向环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条形通孔,在所述上部导向环的顶面设置有上部限位环,在所述瓶体上端口四周的端面与上部限位环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弹簧,在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环状固定板;在所述上瓶盖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弹片,在所述第一弹片底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板;在所述瓶体下端口处设置有下部限位环,所述瓶体的下部伸出下部限位环;在所述瓶体的下端设置有桶状漏网,在所述桶状漏网的顶面呈网状分布,在所述桶状漏网的下端口外部设置有环状承重板,所述桶状漏网位于瓶体的下端口的内部,所述环状承重板位于下部限位环的下方;在所述环状承重板的下方设置有柱状压紧块,在所述柱状压紧块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位于下部限位环下方的瓶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柱状压紧块与下部限位环下方的瓶体的内壁旋转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柱状压紧块的中心线位置挖设有通孔,在所述柱状压紧块底面对应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向管,在所述导向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在所述柱状压紧块顶面通孔四周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弹簧,在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状定位板,所述下瓶盖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第二弹片,在所述瓶体下端的外环上挖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条形通孔,在所述下瓶盖的内部设置有刷毛组件;在所述按压式喷头的下端设置有吸管,所述吸管的下端呈分散状分布。所述上部导向环的外径与瓶体的外径一致,所述上部限位环和第一环状固定板的中心位置分别挖设有圆形通孔,所述位于上部限位环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的内径大于位于第一环状固定板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的内径,所述位于上部限位环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的内径与上瓶盖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环状固定板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的内径大于按压式喷头下端螺纹管的外径;所述第一环状固定板的顶面与上部限位环的底面之间不固定。所述第一弹片的底部与上瓶盖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弹片的两侧与上瓶盖的侧面为间隙连接,所述第一弹片的顶部与上瓶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两个第一弹片呈对称状分布在上瓶盖的侧面上。所述导向管的外径小于通孔的内径,所述导向管端部与对应通孔的端部通过环形板密封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第二环状定位板的中线位置挖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与通孔的内径一致;在所述第二环状定位板顶面上第二通孔的四周挖设有半圆状的凹槽,在所述凹槽内放置有半圆状的手环,所述手环的两端分别与凹槽铰接在一起。所述两个第二弹片呈对称状分布在下瓶盖的侧面上,且所述每个第二弹片的两侧分别与下瓶盖的侧面为间隙连接,所述每个第二弹片的顶端与下瓶盖的侧面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每个第二弹片底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板,所述每个第二弹片的底端分别与下瓶盖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刷毛组件由连接杆、导向螺杆和毛刷,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下瓶盖内部顶面的中心位置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的外径与通孔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导向螺杆的一端与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导向螺杆的外径与导向管的内径相匹配,且所述导向螺杆与导向管旋转连接在一起;所述毛刷的一端通过杆部与导向螺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毛刷位于瓶体下部的桶状漏网内;在所述下瓶盖的顶面上设置有定位手环;所述导向管上端口至第二条形通孔之间的距离与导向螺杆上端口至第二卡板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桶状漏网的四周的壁面为封闭式结构。所述吸管的下端设置有四个L状的分散细管,所述分散细管呈十字状分布,每个所述分散细管均匀的环绕在桶状漏网的四周,且每个所述分散细管的下端分别位于下部限位环上方2毫米的位置处。。所述通孔靠近导向管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均匀的环绕在上部导向环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条形通孔均匀的环绕在瓶体下端的外壁上。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吸管的下端设置有四个L状的分散细管,位于桶状漏网四周的乳液通过吸管并通过按压式喷头被吸出,;通过在瓶体的下端设置下端口,在下端内插设有毛刷组件,位于瓶体下部的液体通过桶状漏网的顶面进入桶状漏网内,通过毛刷组件能快速将瓶体底部中间位置处的液体取出并使用,从而解决了乳液瓶体底部乳液不易被挤出的情况,适用性广,易于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一环状固定板,使用时,按压设置在上瓶盖侧面上的第一弹片,使上瓶盖底面压在第一环状固定板上,使第一弹片底端外侧的第一卡块位于上部限位环宇第一环状固定板之间的位置,并继续按压第一环状固定板,使第一卡块卡设在对应的第一条形通孔内,避免出现上瓶盖掉落或丢失,对按压式喷头口造成污染。3、本技术通过在柱状压紧块顶面与第二环状定位板之间设置弹簧,在二环状固定板上设置凹槽和手环,便于将柱状压紧块与瓶体下端内壁旋转拧紧在一起,使用完毕后,将手环放置在凹槽内,使用方便,不占用空间。4、本技术通过在下瓶盖侧面设置第二弹片,使用时,将毛刷组件依次穿过第二通孔、通孔,并与导向管内壁旋转连接在一起,同时,下瓶盖底部会压在第二环状定位板上,当毛刷组件与导向管内壁拧紧时,通过按压第二弹片,第二卡板正好卡设在对应的第二条形孔内,避免下瓶盖滑落或丢失,通过在通孔内设置密封圈,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部导向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瓶体下部的局部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参见图1-图5,一种两用防脱落的化妆品瓶,包括瓶体1、按压式喷头2、吸管6、上瓶盖3和下瓶盖13,瓶体1的两端呈相通状分布,在瓶体1的上端口处设置有上部螺纹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用防脱落的化妆品瓶,包括瓶体(1)、按压式喷头(2)、吸管(6)、上瓶盖(3)和下瓶盖(13),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两端呈相通状分布,在所述瓶体(1)的上端口处设置有上部螺纹管(5),所述按压式喷头(2)与所述的上部螺纹管(5)旋转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上部螺纹管(5)外侧设置有上部导向环(4),所述上部导向环(4)的底部与瓶体(1)上端口两侧的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上部导向环(4)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条形通孔(18),在所述上部导向环(4)的顶面设置有上部限位环(4-1),在所述瓶体(1)上端口四周的端面与上部限位环(4-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弹簧(19),在所述第一弹簧(19)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环状固定板(4-2);在所述上瓶盖(3)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弹片(3-1),在所述第一弹片(3-1)底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板(3-2);在所述瓶体(1)下部的内壁设置有下部限位环(21),所述瓶体(1)的下端口伸出下部限位环(21);在所述瓶体(1)的下部内设置有桶状漏网(7),在所述桶状漏网(7)的顶面呈网状(7-1)分布,在所述桶状漏网(7)下端口的外部设置有环状承重板(7-2),所述桶状漏网(7)位于瓶体(1)的下部内,所述环状承重板(7-2)位于下部限位环(21)的下方;在所述环状承重板(7-2)的下方设置有柱状压紧块(8),在所述柱状压紧块(8)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位于下部限位环(21)下方的瓶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柱状压紧块(8)与下部限位环(21)下方的瓶体(1)的内壁旋转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柱状压紧块(8)的中心线位置挖设有通孔(8-3),在所述柱状压紧块(8)底面对应通孔(8-3)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向管(9),在所述导向管(9)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在所述柱状压紧块(8)顶面通孔(8-3)四周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弹簧(11),在所述第二弹簧(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状定位板(12),所述下瓶盖(13)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第二弹片,在所述瓶体(1)靠近下端的外壁上挖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条形通孔(10);在所述下瓶盖(13)的内部设置有刷毛组件;在所述按压式喷头(2)的下端设置有吸管(6),所述吸管(6)的下端呈分散状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防脱落的化妆品瓶,包括瓶体(1)、按压式喷头(2)、吸管(6)、上瓶盖(3)和下瓶盖(13),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两端呈相通状分布,在所述瓶体(1)的上端口处设置有上部螺纹管(5),所述按压式喷头(2)与所述的上部螺纹管(5)旋转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上部螺纹管(5)外侧设置有上部导向环(4),所述上部导向环(4)的底部与瓶体(1)上端口两侧的端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所述上部导向环(4)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条形通孔(18),在所述上部导向环(4)的顶面设置有上部限位环(4-1),在所述瓶体(1)上端口四周的端面与上部限位环(4-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弹簧(19),在所述第一弹簧(19)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环状固定板(4-2);在所述上瓶盖(3)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弹片(3-1),在所述第一弹片(3-1)底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卡板(3-2);在所述瓶体(1)下部的内壁设置有下部限位环(21),所述瓶体(1)的下端口伸出下部限位环(21);在所述瓶体(1)的下部内设置有桶状漏网(7),在所述桶状漏网(7)的顶面呈网状(7-1)分布,在所述桶状漏网(7)下端口的外部设置有环状承重板(7-2),所述桶状漏网(7)位于瓶体(1)的下部内,所述环状承重板(7-2)位于下部限位环(21)的下方;在所述环状承重板(7-2)的下方设置有柱状压紧块(8),在所述柱状压紧块(8)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位于下部限位环(21)下方的瓶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柱状压紧块(8)与下部限位环(21)下方的瓶体(1)的内壁旋转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柱状压紧块(8)的中心线位置挖设有通孔(8-3),在所述柱状压紧块(8)底面对应通孔(8-3)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向管(9),在所述导向管(9)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在所述柱状压紧块(8)顶面通孔(8-3)四周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弹簧(11),在所述第二弹簧(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状定位板(12),所述下瓶盖(13)的侧面设置有两个第二弹片,在所述瓶体(1)靠近下端的外壁上挖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条形通孔(10);在所述下瓶盖(13)的内部设置有刷毛组件;在所述按压式喷头(2)的下端设置有吸管(6),所述吸管(6)的下端呈分散状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防脱落的化妆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导向环(4)的外径与瓶体(1)的外径一致;所述上部限位环(4-1)和第一环状固定板(4-2)的中心位置分别挖设有圆形通孔,所述位于上部限位环(4-1)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的内径大于位于第一环状固定板(4-2)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的内径,所述位于上部限位环(4-1)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的内径与上瓶盖(3)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环状固定板(4-2)中心位置的圆形通孔的内径大于按压式喷头(2)下端螺纹管的外径;所述第一环状固定板(4-2)的顶面与上部限位环(4-1)的底面之间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防脱落的化妆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3-1)的底部与上瓶盖(3)的底部位于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郑伟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