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牙齿矫正器及牙齿矫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190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牙齿矫正器及牙齿矫正方法,包括:牙套,所述牙套包括牙套主体和加强片,所述牙套主体朝向牙齿的一侧设有与上牙或下牙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牙套通过所述凹槽套设于所述上牙或所述下牙,所述牙套位于嘴唇的内侧,所述牙套主体内固定连接有加强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牙齿矫正器通过将加强片设置在牙套主体内,且牙套主体朝向牙齿的一侧设有与上牙或下牙相对应的凹槽,并通过凹槽与牙齿吸附,牙套与牙齿牢固固定,从而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不易变形,牙齿矫正效果好,拆装方便,清洁方便的优点。清洁方便的优点。清洁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理的牙齿矫正器及牙齿矫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医学正畸矫正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牙齿矫正器及牙齿矫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牙齿矫正器通过牙槽骨及颌骨施加适当的生物力,使得牙槽骨及颌骨产生生理性移动,从而达到畸齿矫正的目的,但现有的牙齿矫正器多清理不便,佩戴不适,且拆装不便,另现有的牙齿矫正器,没有辅助矫正装置,不能对患者感觉不舒服的牙齿进行有效按摩,容易造成,容易造成牙龈炎,牙齿脱矿变色等口腔危害。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便于清理的牙齿矫正器及牙齿矫正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的牙齿矫正器,包括:牙套,所述牙套包括牙套主体和加强片,所述牙套主体朝向牙齿的一侧设有与上牙或下牙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牙套通过所述凹槽套设于所述上牙或所述下牙上,所述牙套位于嘴唇的内侧,所述牙套主体内固定连接有加强片。
[0005]优选的是,所述加强片为环形。
[0006]优选的是,所述加强片表面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加强片中含铁或含磁。
[0007]优选的是,还包括辅助矫正装置,所述辅助矫正装置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牙套靠近所述嘴唇或靠近所述舌头的侧面,所述辅助矫正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割成两个独立的腔室,靠近所述牙套的所述腔室为第一腔室,远离所述牙套的所述腔室为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远离所述隔板的侧壁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圆孔,所述隔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圆孔相对应的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内均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内滑动连接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的一端凸出所述第一圆孔,另一端凸出所述第二圆孔,所述滑动轴突出所述第一圆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头,所述滑动轴突出所述第二圆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
[0008]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动伸缩杆、固定环、固定弹簧,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壳体远离伸缩端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隔板的内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壳体远离伸缩端的一端滑动通过所述固定弹簧与所述隔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滑动轴套接,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滑动轴的一侧,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0009]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与
所述滑动轴的轴线平行的侧面贯穿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有齿轮和配重块,所述滑动轴突出所述第二圆孔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台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是,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固定台与所述滑动轴的轴线平行的侧面,所述转动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配重块为偏心轮,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配重块,两个所述配重块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台的两侧,一个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是,所述箱体靠近所述牙套的侧面向外延伸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将所述按摩头容纳在内,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牙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电磁铁。
[0012]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腔室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芯片和电源,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电源、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成闭合回路,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电源、所述电动伸缩杆电连接成闭合回路,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电源、所述电磁铁电连接成闭合回路,所述控制芯片能够分别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电动伸缩杆、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源的通断,所述控制芯片能通过蓝牙、WiFi与手机或遥控器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牙齿矫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S8.1.:患者第一次就诊,医生根据畸牙的位置确定修复方案,若有需要拔出的畸牙,先拔除畸牙,若有病牙,需要愈后才能进行正式的正畸治疗;
[0015]步骤S8.2:根据确定修复方案第一次要达到的矫正效果,采用3D打印的成型的方法制作出第一个牙套;
[0016]步骤S8.3:从患者第一次佩戴所述牙套开始,日常生活中除吃饭、刷牙外均需要佩戴所述牙套;
[0017]步骤S8.4:定期去医院检测,当医生确定所述牙套不合适时,采用所述3D打印成型的方法重新制作所述牙套,并且保证日常生活中除吃饭、刷牙外均佩戴所述牙套;
[0018]步骤S8.5:当患者佩戴所述牙套内牙齿感觉不舒服时,摘下所述牙套,通过手机或遥控器控制电磁铁通电,将辅助矫正装置与所述牙套内的加强片吸附,戴上已经固定好所述辅助矫正装置的所述牙套,通过所述手机或所述遥控器控制驱动电机启动,按摩头对患者感觉不舒服的牙齿进行按摩,另患者可通过所述手机或所述遥控器控制电动伸缩杆调节所述按摩头与所述牙套的间距,进而调整按摩力度,按摩结束后,通过所述手机或所述遥控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关闭,摘掉所述牙套,再通过所述手机或所述遥控器控制所述电磁铁断电,取下所述辅助矫正装置,带上所述牙套;
[0019]步骤S8.6:当牙齿达到理想效果时,并经医生复诊后,摘掉所述牙套,并制作保持器;
[0020]步骤S8.7:佩戴保持器两年,前半年日常生活中除吃饭、刷牙外都需要佩戴所述保持器,后一年半晚上佩戴,佩戴保持器期间需按医嘱复诊;
[0021]步骤S8.8:佩戴保持器两年后,并经医生复诊后,摘掉所述保持器,完成牙齿矫正。
[0022]优先的是,所述3D打印成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S9.1:基于3D激光扫描仪获取患者上颌部与所述上牙、下颌部与所述下牙的医学图像数据点集;
[0024]步骤S9.2:对步骤S9.1获取的所述医学图像数据点集进行后期修复处理,建立所述上颌部与所述上牙、所述下颌部与所述下牙的三维模型;
[0025]步骤S9.3:根据畸牙要达到的矫正效果对步骤S9.2中获取的所述三维模型进行调整,完成畸牙的虚拟矫正,根据调整后的所述三维模型、所述嘴唇与牙的空间、舌头与所述牙齿空间确定牙套主体的形状、大小,获得所述牙套主体的三维模型,同时确定所述加强片的形状、大小及在所述牙套主体中的位置,获取所述加强片的三维模型。
[0026]步骤S9.4:将步骤S9.3中的所述牙套主体的三维模型、所述加强片的三维模型转化为STL格式的数据,并将所述STL格式的数据导入至3D打印机中;
[0027]步骤S9.5:所述3D打印机打印成型所述加强片;
[0028]步骤S9.6:更换打印材料,所述3D打印机在所述加强片的基础上打印成型所述牙套主体,并对凹槽的表面进行打磨,完成所述牙套的成型。
[0029]优选的是,步骤S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2)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芯片和电源,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电源、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成闭合回路,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电源、所述电动伸缩杆(2-7-1)电连接成闭合回路,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电源、所述电磁铁(2-8)电连接成闭合回路,所述控制芯片能够分别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电动伸缩杆(2-7-1)、所述电磁铁(2-8)与所述电源的通断,所述控制芯片能通过蓝牙、WiFi与手机或遥控器连接。8.一种牙齿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8.1:患者第一次就诊,医生根据畸牙的位置确定修复方案,若有需要拔出的畸牙,先拔除畸牙,若有病牙,需要愈后才能进行正式的正畸治疗;步骤S8.2:根据确定修复方案第一次要达到的矫正效果,采用3D打印成型的方法制作出第一个牙套(1);步骤S8.3:从患者第一次佩戴所述牙套(1)开始,日常生活中除吃饭、刷牙外均需要佩戴所述牙套(1);步骤S8.4:定期去医院检测,当医生确定所述牙套(1)不合适时,采用所述3D打印成型的方法重新制作所述牙套(1),并且保证日常生活中除吃饭、刷牙外均佩戴所述牙套(1);步骤S8.5:当患者佩戴所述牙套(1)内牙齿感觉不舒服时,摘下所述牙套(1),通过手机或遥控器控制电磁铁(2-8)通电,将辅助矫正装置(2)与所述牙套(1)内的加强片(1-2)吸附,戴上已经固定好所述辅助矫正装置(2)的所述牙套(1),通过所述手机或所述遥控器控制驱动电机启动,按摩头(2-5)对患者感觉不舒服的牙齿进行按摩,另患者可通过所述手机或所述遥控器控制电动伸缩杆(2-7-1)调节所述按摩头(2-5)与所述牙套(1)的间距,进而调整按摩力度,按摩结束后,通过所述手机或所述遥控器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关闭,摘掉所述牙套(1),再通过所述手机或所述遥控器控制所述电磁铁(2-8)断电,取下所述辅助矫正装置(2),带上所述牙套(1);步骤S8.6:当牙齿达到理想效果时,并经医生复诊后,摘掉所述牙套(1),并制作保持器;步骤S8.7:佩戴保持器两年,前半年日常生活中除吃饭、刷牙外都需要佩戴所述保持器,后一年半晚上佩戴,佩戴保持器期间需按医嘱复诊;步骤S8.8:佩戴保持器两年后,并经医生复诊后,摘掉所述保持器,完成牙齿矫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牙齿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成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9.1:基于3D激光扫描仪获取患者上颌部与所述上牙、下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力牛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袂义齿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