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齿正畸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16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8
一种牙齿正畸辅助装置,涉及牙齿正畸技术领域,牙齿正畸辅助装置包括咬合机构、控制机构、振动驱动机构和光学驱动机构,咬合机构能够放置于口腔内,咬合机构安装有光发生器;咬合机构与振动驱动机构连接,光发生器与光学驱动机构连接;振动驱动机构和光学驱动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电连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振动驱动机构带动咬合机构产生振动,和控制光学驱动机构驱动光发生器产生光。光发生器在光驱动机构的控制下,可产生特定波段的光。所述牙齿正畸辅助装置通过振动与光照提高牙齿的移动速度和降低牙齿的痛感,以加快牙齿正畸的周期和提高舒适度。高舒适度。高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齿正畸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牙齿正畸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牙齿正畸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牙齿正畸(Orthodontics)就是矫正牙齿、解除错牙和畸形。正畸可以达到美观牙齿的功效。
[0003]正畸矫治根据牙齿正畸程度不同矫形时间长短各异,但是即使对相对较轻的畸形矫正儿童也至少需要6个月以上时间,而成人正畸通常需要2~3年。其根本原因是现行的正畸方法使用对准器这一“机械”手段,每间隔一段时间调整一次对准器的“机械”结构,最终达到牙齿整齐美观的排列。同时,在对准器机械调整后,牙齿会有明显的痛感。
[0004]综上,目前牙齿正畸所需时间较长,过程较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齿正畸辅助装置,其能够对牙齿进行光线照射及振动,从而缩短牙齿正畸周期和降低牙齿疼痛。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牙齿正畸辅助装置,其包括咬合机构、控制机构、振动驱动机构和光学驱动机构,所述咬合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放置于口腔内,所述咬合机构安装有光发生器,所述光发生器与口腔内的牙周组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咬合机构与所述振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咬合机构的光发生器与所述光学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和所述光学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咬合机构产生振动;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光学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光发生器产生光。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咬合机构产生幅度、频率和时间变化的振动;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光学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光发生器产生幅度、频率和时间变化的光;所述控制机构能够产生交互配合的振动信号和光学信号,以分别控制振动驱动机构和光学驱动机构的工作。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产生的振动驱动信号可在一定时间间隔处产生振动间隔提示信息。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光发生器发出设定波长的光线以增加牙周组织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ATP)酶的分泌,进而促进ATP的生成,加速牙周组织细胞的生长。所述光发生器发出设定波长的光线以促进牙周组织周边新生毛细血管的生长,为牙周组织细胞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振动刺激可以促进牙周膜的生长。设定波长的光线和振动刺激能够抑制包括环氧合酶-2和白细胞介素-1等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
[0011]优选地,所述光发生器发出的光线的波长为650nm~950nm。
[0012]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牙齿正畸辅助装置还包括主机壳体,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均安装于所述主机壳体,所述振动驱动机构与所述咬合机构通过振动传导
片相连接。
[0013]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主机壳体包括第一半壳和第二半壳,第一半壳的边缘区域与第二半壳的边缘区域卡合连接。
[0014]进一步地,在第一半壳的侧面设置有卡槽,在第二半壳的侧面设置有卡块,卡块能够伸入卡槽。
[0015]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咬合机构设置有容置腔,所述振动传导片的部分结构嵌入所述容置腔。如此设置,使得振动传导片与咬合机构的接触面积更大,振动传递更为均匀。
[0016]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牙齿正畸辅助装置还包括供电机构,所述供电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和所述光学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电池组、稳压电路和电源调整电路,电池组分别与稳压电路和电源调整电路电连接,所述供电机构用于为控制机构、振动驱动机构和光发生器提供电能,并提供欠压、过流、过压等保护。
[0017]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咬合机构包括基板和咬合板,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面被配置为与口腔内牙周形状相适配,所述基板和所述咬合板的角部均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为圆倒角或由多个平面组成的渐变倒角;所述咬合板与所述基板成设定角度连接,所述光发生器和所述咬合板均安装于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面。所述基板和咬合板具有一定柔软度,可以适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口腔。
[0018]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相对的两侧边缘均设置有由外向内凹陷的V型缺口,两个所述V型缺口分别位于所述咬合板的两侧。
[0019]进一步地,两个V型缺口相对于所述咬合板对称设置。V型缺口的弯折部分为圆弧过渡。
[0020]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咬合板将所述基板分为上层区域和下层区域,所述上层区域被配置为可覆盖全部上牙周组织,所述下层区域被配置为可覆盖全部下牙周组织;所述光发生器包括多个发光件,所述上层区域与所述下层区域均设置有若干所述发光件。
[0021]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咬合板还连接有辅助光照板,所述辅助光照板也设置有所述发光件,所述辅助光照板的发光件用于照射朝向口腔内的一侧的牙周区域。从而实现从多角度对口腔内组织进行照射。
[0022]多个所述发光件组成数个发光矩阵,多个所述发光件分别与所述光学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光学驱动机构能够分别独立控制各所述发光件或各所述发光矩阵发出的光的幅度、频率和时间。
[0023]如此设置,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光学驱动机构能够对某一个或几个发光件或发光矩阵进行单独控制,或者,光学驱动机构对某一个或几个发光矩阵内的数个发光件进行同步控制。从而实现针对口腔的不同组织部位分别照射。
[0024]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咬合机构设置有第一插合部,所述主机壳体设置有第二插合部,所述第二插合部插入所述第一插合部的插孔,所述第二插合部具有内腔,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内腔。如此设置,振动驱动机构与咬合机构之间的距离更近,从而使得振动传导片的长度可设置更短,从而减小振动传到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0025]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牙齿正畸辅助装置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
模块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至少用于输入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控制机构,以及用于记录并显示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和所述光学驱动机构的幅度、频率和时段等的相关状态信息。
[0026]优选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蜂窝移动通讯模块或其他无线传输模块。
[0027]进一步地,当控制机构包括电路板,蓝牙模块、WiFi模块、蜂窝移动通讯模块或其他无线传输模块集成于所述电路板。
[0028]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机构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通过所述控制机构进行工作模式切换,所述工作模式至少包括振动模式、光照模式和振动光照结合模式。
[0029]进一步地,控制机构还连接有指示灯。
[0030]指示灯用于进行状态指示,控制机构可对指示灯发出控制信号,使指示灯通过光的颜色和闪烁变化以指示振动状态、光照状态、光照和振动结合状态、待机状态、欠压状态和时间间隔提示信息等状态。
[0031]指示灯可安装于第一壳体表面、第二壳体表面;
[0032]或者,指示灯可安装于控制机构,即指示灯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齿正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咬合机构、控制机构、振动驱动机构和光学驱动机构,所述咬合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放置于口腔内,所述咬合机构安装有光发生器,所述光发生器与口腔内的牙周组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咬合机构与所述振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咬合机构的光发生器与所述光学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和所述光学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咬合机构产生振动;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光学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光发生器产生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正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机壳体,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均安装于所述主机壳体,所述振动驱动机构与所述咬合机构通过振动传导片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齿正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机构设置有容置腔,所述振动传导片的部分结构嵌入所述容置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正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机构,所述供电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振动驱动机构和所述光学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电池组,以及与所述电池组电连接的稳压电路和电源调整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正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机构包括基板和咬合板,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面被配置为与口腔内牙周形状相适配,所述基板和咬合板的角部均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为圆倒角或由多个平面组成的渐变倒角;所述咬合板与所述基板成设定角度连接,所述光发生器和所述咬合板均安装于所述基板的第一侧面;所述基板的相对的两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跃华赵磊马文辉管建军辛金星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碧诗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