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瓷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79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软瓷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制作步骤A、主料制备,改性无机废渣粉、丙烯酸聚合物乳液、聚醚类聚氨酯、纤维、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备用;B、辅料一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改性氧化锆、改性钨、丙烯酸聚合物乳液混合均匀后备用;C、辅料二制备,微孔陶瓷颗粒、二氧化硅、珍珠岩、硅烷偶联剂、丙烯酸聚合乳液混合均匀后备用;D、将主料与辅料一、辅料二混合均匀后移至模腔中,干燥固化后成型复合材料,本软瓷复合材料集多功能为一体,在主料的基础上增加诸多辅料,以辅料一增强防辐射性,以辅料二提升耐火性能、保温性能,且最终产品还具备较好的耐磨度及强度,综合性能大幅提升。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瓷复合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材材料
,具体涉及软瓷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0002]软瓷为新型节能低碳装饰材料,是一种新型柔性面装饰材料,生态环保建筑材料。软瓷的外观酷似陶瓷,但缺乏传统陶瓷材料冰冷、沉重、易碎的质感,具有质轻体薄、拒水透气、色泽天然、花纹繁多及柔韧装饰,极大地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0003]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软瓷无机粉及相关的制备方法,其为基础材料的研究,但最终产品的建材性能要求多样化,如耐火、保温、防辐射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材料不能满足对应需求,对此市面上出现多层结构的装饰材料,集中多级功能层为一体,但安装较为麻烦,对此本司针对软瓷的多性能开发做进一步的研究。
[0004]专利文献1:一种改性工业无机粉和含改性工业无机粉的复合材料,申请公布号:CN107311505A。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文件提供软瓷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0007]A、主料制备,改性无机废渣粉、丙烯酸聚合物乳液、聚醚类聚氨酯、纤维、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备用;
[0008]B、辅料一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改性氧化锆、改性钨、丙烯酸聚合物乳液混合均匀后备用;
[0009]C、辅料二制备,微孔陶瓷颗粒、二氧化硅、珍珠岩、硅烷偶联剂、丙烯酸聚合乳液混合均匀后备用;
[0010]D、将主料与辅料一、辅料二混合均匀后移至模腔中,干燥固化后成型复合材料。
[0011]本软瓷复合材料集多功能为一体,在主料的基础上增加诸多辅料,以辅料一增强防辐射性,以辅料二提升耐火性能、保温性能,且最终产品还具备较好的耐磨度及强度,综合性能大幅提升。
[0012]进一步,按质量计,改性无机废渣粉120-135份、丙烯酸聚合物乳液50-55份、聚醚类聚氨酯12-14份、纤维7-9份、甲基纤维素3-5份。
[0013]进一步,按质量计,辅料一中组分比例:聚二甲基硅氧烷5-6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5-7份、改性氧化锆2-3份、改性钨0.5-1份、丙烯酸聚合物乳液6-8份。
[0014]进一步,硅烷偶联剂与水混合形成改性液,喷洒在氧化锆粉、钨粉上。
[0015]进一步,按质量计,辅料二中组分比例:微孔陶瓷颗粒10-15份、二氧化硅3-5份、珍珠岩3-4份、硅烷偶联剂2-3份、丙烯酸聚合乳液8-12份。
[0016]进一步,按质量计,硅烷偶联剂与水混合形成改性液,喷洒在二氧化硅粉、珍珠岩
颗粒上,之后与微孔陶瓷颗粒、丙烯酸聚合乳液混合。
[0017]进一步,改性无机废渣粉为电镀渣粉、赤泥粉、城建废土中至少一种与聚醚类聚氨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混合后干燥形成。
[0018]进一步,将硅酸镁粉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混合制备陶瓷浆料,并加入玉米淀粉、分散剂后球磨,之后加入催化剂、引发剂混合后注模成坯体,脱模烧结后形成硅酸镁多孔陶瓷,之后粉碎成微孔陶瓷颗粒。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本软瓷复合材料改进制作工艺及组分,集防辐射、耐火为一体,且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微孔陶瓷的制备:
[0023]硅酸镁粉,粒径100-130μm。
[0024]分散剂为TH-904水性分散剂。
[0025]催化剂为TEMED水溶液,浓度5%。
[0026]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水溶液,浓度5%。
[0027]a、将硅酸镁粉与预混液混合制备陶瓷浆料,硅酸镁粉与预混液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混合制备陶瓷浆料含固量按质量百分比为58%,玉米淀粉加入量为硅酸镁粉12%,分散剂的加入量为硅酸镁粉的4%,之后加入催化剂、引发剂混合形成浆料。
[0028]b、将陶瓷浆料快速混合并注入模具,脱模干燥并烧结,烧结温度600℃以下升温速率3-5℃/min,升至1300-1320℃,保温1.5h,之后粉碎至240μm形成微孔陶瓷颗粒,密度为2.1g/cm3,抗弯强度为16MPa。
[0029]制备改性氧化锆、改性钨,将kh550硅烷偶联剂与水或乙醇混合后喷洒至氧化锆、钨粉上,搅拌均匀。
[0030]氧化锆颗粒粒径0.005mm,钨粉粒径0.005mm。
[0031]制备改性无机废渣粉,参考专利文献CN107311505A,以电镀渣粉、赤泥粉、城建废土等废渣分别与聚醚类聚氨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混合后干燥形成,其中按质量计,无机废渣粉100份,丙烯酸聚合物乳液31份,聚醚类聚氨酯为18份。
[0032]实施例1
[0033]软瓷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0034]A、主料制备,改性无机废渣粉120份、丙烯酸聚合物乳液50份、聚醚类聚氨酯12份、聚乙烯醇纤维7份、甲基纤维素3份混合均匀后备用;
[0035]B、辅料一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5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5份、改性氧化锆2份、改性钨0.5份、丙烯酸聚合物乳液6份混合均匀后备用;
[0036]C、辅料二制备,微孔陶瓷颗粒10份、二氧化硅3份、珍珠岩3份、硅烷偶联剂2份、丙烯酸聚合乳液8份,硅烷偶联剂与水混合形成改性液,喷洒在二氧化硅粉、珍珠岩颗粒上,之后与微孔陶瓷颗粒、丙烯酸聚合乳液混合均匀后备用;
[0037]D、将主料与辅料一、辅料二混合均匀后移至模腔中,干燥固化后成型复合材料。
[0038]实施例2
[0039]软瓷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0040]A、主料制备,改性无机废渣粉135份、丙烯酸聚合物乳液55份、聚醚类聚氨酯14份、聚乙烯醇纤维9份、甲基纤维素5份混合均匀后备用;
[0041]B、辅料一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6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7份、改性氧化锆3份、改性钨1份、丙烯酸聚合物乳液8份混合均匀后备用;
[0042]C、辅料二制备,微孔陶瓷颗粒15份、二氧化硅5份、珍珠岩4份、硅烷偶联剂3份、丙烯酸聚合乳液12份,硅烷偶联剂与水混合形成改性液,喷洒在二氧化硅粉、珍珠岩颗粒上,之后与微孔陶瓷颗粒、丙烯酸聚合乳液混合均匀后备用;
[0043]D、将主料与辅料一、辅料二混合均匀后移至模腔中,干燥固化后成型复合材料。
[0044]实施例3
[0045]软瓷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0046]A、主料制备,改性无机废渣粉130份、丙烯酸聚合物乳液52份、聚醚类聚氨酯13份、聚乙烯醇纤维8份、甲基纤维素4份混合均匀后备用;
[0047]B、辅料一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5.5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6份、改性氧化锆2.5份、改性钨0.8份、丙烯酸聚合物乳液7份混合均匀后备用;
[0048]C、辅料二制备,微孔陶瓷颗粒13份、二氧化硅4份、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软瓷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作步骤A、主料制备,改性无机废渣粉、丙烯酸聚合物乳液、聚醚类聚氨酯、纤维、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备用;B、辅料一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改性氧化锆、改性钨、丙烯酸聚合物乳液混合均匀后备用;C、辅料二制备,微孔陶瓷颗粒、二氧化硅、珍珠岩、硅烷偶联剂、丙烯酸聚合乳液混合均匀后备用;D、将主料与辅料一、辅料二混合均匀后移至模腔中,干燥固化后成型复合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改性无机废渣粉120-135份、丙烯酸聚合物乳液50-55份、聚醚类聚氨酯12-14份、纤维7-9份、甲基纤维素3-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计,辅料一中组分比例:聚二甲基硅氧烷5-6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5-7份、改性氧化锆2-3份、改性钨0.5-1份、丙烯酸聚合物乳液6-8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强焦洋
申请(专利权)人:宝润达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