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156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通过设置有柔性衬底、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以及柔性准直结构,进而获得柔性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可以实现用于柔性折叠显示。另外,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独立的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与柔性显示模组的第一非弯折区域相对应,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与柔性显示模组的第二非弯折区域相对应,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之间具有与弯折区域相对应的非指纹识别区域;即非指纹识别区域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所在区域分别对应柔性显示模组的两个非弯折区域,从而可实现多指指纹识别功能,增强指纹使用场景安全性。指纹使用场景安全性。指纹使用场景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指纹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越来越多手机采用OLED屏幕,屏下光学式指纹识别正逐渐取代后置或前置电容式指纹成为最主流的指纹识别方式。屏下光学式指纹识别具有识别率高,识别速度快,不影响手机外观等优点。目前屏下光学指纹应用在OLED显示屏下,主要采用摄像头成像的单点指纹识别装置,适用于玻璃基硬屏指纹识别。屏下指纹摄像头成像指纹识别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盖板玻璃、OLED显示屏以及由摄像头CMOS组成的光感器件。屏下光学式指纹识别原理为:OLED作为光源向手指发出光,指纹谷/脊对光的反射强度不同,导致射向光学传感器面板的光强度不同,不同的光强度产生的电信号不同,利用电信号的差异区分出指纹的纹路。但是,采用摄像头CMOS的成像技术,只能实现单点指纹的识别,对于多点和大面识别无法实现。
[0003]当前全面屏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形态的手机应用到生活当中,例如水滴屏,挖孔屏等等,其中折叠屏手机因其屏幕较大,显示内容更加丰富,带给人们更好的使用体验,将会成为未来主流的手机形态之一。折叠屏手机由于其特殊的使用方式,机身内部结构与普通手机差异很大,比如通过铰链结构折叠屏幕,或者屏幕不能使用普通玻璃盖板等等。目前折叠屏手机暂未配备指纹识别模组,原因一为普通的刚性指纹模组较厚,一般不低于400um,使用贴中框方式更加占用机身空间,不利于手机轻薄,并且其他元器件不易弥补指纹模组的段差;原因二为刚性指纹模组不能弯折,而折叠屏较软,如果采用贴屏方式,屏幕向下形变会造成指纹模组与屏幕剥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0005]柔性衬底;
[0006]柔性显示模组,位于所述柔性衬底上,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弯折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两侧的第一非弯折区域和第二非弯折区域;
[0007]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位于柔性衬底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之间;所述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所述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所述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之间具有与所述弯折区域相对应的非指纹识别区域;
[0008]柔性准直结构,位于所述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之间,所述柔性准直结构被配置为使光线形成准直光线进入所述柔性指纹识别模组。
[0009]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域不设置指纹识别模组的图形。
[0010]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柔性衬底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之间的第一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一感光器件阵列;所述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柔性衬底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之间的第二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二感光器件阵列;
[0011]所述第一感光器件和所述第二感光器件均被配置为将带有指纹信息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均被配置为将对应的所述电信号输出至处理电路,以进行指纹识别。
[0012]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第一源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源极驱动电路;其中,
[0013]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源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感光器件电连接;
[0014]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源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感光器件电连接。
[0015]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柔性准直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之间的遮光层,以及位于所述遮光层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之间的微透镜阵列;其中,
[0016]所述遮光层具有遮光部以及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感光器件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所述微透镜覆盖所述通孔。
[0017]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柔性准直结构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弯折区域、所述第一非弯折区域和所述第二非弯折区域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
[0018]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所述柔性准直结构之间的红外滤光层,所述红外滤光层被配置为阻挡红外光进入柔性指纹识别模组。
[0019]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红外滤光层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弯折区域、所述第一非弯折区域和所述第二非弯折区域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正投影。
[0020]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柔性衬底和所述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之间的阻隔层,所述阻隔层的材料为SiNx或者SiNx和SiO2组合。
[0021]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柔性衬底的材料为聚酰亚胺,所述柔性衬底的厚度为15μm-30μm。
[0022]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柔性准直结构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通过光学胶贴合。
[0023]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背离所述柔性衬底一侧的盖板,所述盖板为柔性盖板。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通过设置有柔性衬底、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以及柔性准直结构,进而获得柔性光学指纹识别组件,可以实现用于柔性折叠显示。另外,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独立的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与柔性显示模组的第一非弯折区域相对应,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与柔性显示模组的第二非弯折区域相对应,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之间具有与弯折区域相对应的非指纹识别区域;即非指纹识别区域不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所在区域分别对应柔性显示模组的两个非弯折区域,从而可实现多指指纹识别功能,增强指纹使用场景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中柔性指纹识别模组的像素排布示意图;
[0029]图4A-图4D分别柔性衬底和刚性衬底对应的屏幕按压指纹示意图;
[0030]图5为刚性衬底对应的指纹模组截面示意图;
[0031]图6为图1对应的折叠屏折叠时指纹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衬底;柔性显示模组,位于所述柔性衬底上,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弯折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两侧的第一非弯折区域和第二非弯折区域;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位于柔性衬底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之间;所述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所述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所述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之间具有与所述弯折区域相对应的非指纹识别区域;柔性准直结构,位于所述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之间,所述柔性准直结构被配置为使光线形成准直光线进入所述柔性指纹识别模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域不设置指纹识别模组的图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柔性衬底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之间的第一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一感光器件阵列;所述第二柔性指纹识别模组包括:位于所述柔性衬底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之间的第二薄膜晶体管阵列,以及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连接的第二感光器件阵列;所述第一感光器件和所述第二感光器件均被配置为将带有指纹信息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均被配置为将对应的所述电信号输出至处理电路,以进行指纹识别。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第一源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源极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源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感光器件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翼李成耿越王奎元丰亚洁李泽飞祁朝阳李重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