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辊芯轴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761531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技术领域。转印辊芯轴组件,包括铝质套管和铁质端轴,铁质端轴以紧配合连接在铝质套管端部,所述铁质端轴配合部位外径比铝质套管内孔孔径大0.2~0.4%。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前述转印辊芯轴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铁质端轴和铝质套管,加工铝质套管,使铝质套管内孔孔径比铁质端轴配合部分外径小0.2~0.4%;b)将铁质端轴压入铝质套管端部,得到芯轴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法简单易行,制造成本低,工艺性好,产品精度高,安装在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及传真机上使用时,铁质端轴受热后与铝质套管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并且铁质端轴不会发生错位产生拉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
,具体涉及激光打 印机、复印机、传真4几转印辊芯轴组件。
技术介绍
激光打印机转印辊包括驱动辊和从动辊,驱动辊和从动辊的芯轴由铝 质套管与铁质端轴采用过盈配合而成,其使用温度通常在IO(TC左右,而 待机温度为常温,由于铁与铝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铝的热膨胀系 数为23. 6u/m.匸,铁的热膨胀系数为11.8u/m. 。C,经常性冷、热变化会 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铁质端轴与铝质套管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松动的 现象。当配合过盈量太小时,室温下,4失质端轴外径比铝质套管内径大, 加热后则铁质端轴外径比铝质套管内径小,铁质端轴直接压入铝质套管后 加热,铁质端轴会出现偏移或松动现象;当过盈量太大时,铁质端轴直接 压入铝质套管后加热,同样会出现铁质端轴偏移或松动现象,原因是设计 过盈量太大时,铁质端轴直接压入铝质套管后会导致铝质套管内孔产生塑 性变形。过盈量的设计是保证两种不同材料始终保持过盈关系的关键技 术,在没有找出激光打印机转印驱动辊、从动辊芯轴的铁质端轴与铝质套 管配合过盈量范围的情况下,目前普遍采用铁质端轴滚花后再压入铝质套 管,铁质端轴压入铝质套管后再打入防松销钉,或用专用粘着剂将铁质端 轴与铝质套管粘接等方法。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工艺性 不好,产品精度低,如以两端铁质端轴为支承点,铝质套管外径全跳动最 多只能保证0. 05mm。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是供一种转印辊芯轴组件,其结构简单,精度高, 制造成本低、工艺性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转印辊芯轴组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转印辊芯轴组件的用途。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转印辊芯轴组件,包括铝质套管和铁质端轴,铁质端轴以紧配合 连接在铝质套管端部,所述铁质端轴配合部位外径比铝质套管内孔孔径大 0. 2 ~ 0. 4%。所述的铁质端轴外径在5mm至10咖之间。一种如上所述转印辊芯轴组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 准备铁质端轴和铝质套管,加工铝质套管,使铝质套管内孔孔径比 铁质端轴配合部分外径小O. 2 ~ 0. 4%;b) 将铁质端轴压入铝质套管端部,得到芯轴组件。 如上所述转印辊芯轴组件的制造方法,步骤b包括将铁质端轴装入模具,将铝质套管放在定位块上,然后进行对位,对位时模具中心线与定 位块的偏移量在O. 005mm以内,然后移动铁质端轴模具将该模具上的铁质 端轴压入铝质套管,得到芯轴组件。如上所述的转印辊芯轴组件的制造方法,在步骤b之后对芯轴组件进 行热处理,并对热处理后的芯轴组件检测偏移,热处理步骤如下将芯轴 组件放进加热炉,加热至200。C、保温1小时,出炉后自然冷却。如上所述的转印辊芯轴组件的制造方法,在芯轴组件进行热处理后, 检测芯轴组件的拉拨力及外径跳动值。如上所述的转印辊芯轴组件的用途,该转印辊芯轴组件适用于激光打 印机、复印机或传真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 )结构简单,制造方法简单易行,制造成本低,、工艺性好,产品精度高。2 )热处理前后芯轴组件长度偏差在-O. Olmm至 +0. Olmm之间。3)热处理后的芯轴组件拉拨力大于1000N。 4 )芯轴组件的 外径跳动值小于O. 02ram。 5 )芯轴组件安装在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及传真 机上使用时,铁质端轴受热后与铝质套管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并且铁 质端轴不会发生错位产生拉拨力。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组装时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转印辊芯轴组件,由铝质套管4和左4失质端轴6、右4失质 端轴2组成,左铁质端轴6、右铁质端轴2以紧配合固定在铝质套管4端 部,左、右铁质端轴配合部位外径比铝质套管4内孔孔径大0. 2 ~ 0. 4%。实施例11、准备10组4失质端轴和铝质套管,其尺寸如表l所示表l<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2、设计配合部位4失质端轴外径比铝质套管内孔孔径大0. 2 ~ 0. 4%,加工4; 质套管内径,其尺寸如表2所示。表2<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3、 如图2所示,调整左端模具7与右端模具1、左端定位V形块5与右端 定位V形块3的中心线在0. 005隨以内。然后按照图2所示的方法,将左 端铁质端轴6装入左端模具7,右端铁质端轴2装入右端一莫具1,把铝质 套管4放在定位V形块5与3上,移动左端模具7直接压入铝质套管4, 再通过移动铝质套管4直接压入右端铁质端轴2,得到如图1如示的芯轴 组件。用长度测量仪检测如图1所示a的长度,其结果如表3所示。4、 经步骤3得到的組件,放进加热炉,升温至200。C、保温1小时,出炉后自然冷却。用长度测量仪再次检测如图1所示a的长度,其结果如表3 所示。表3<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5、经步骤4处理过的编号1-5组件,用材料试验机检测组件的拉拔力, 其结果如表4所示。表4<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6、经步骤4处理过的编号6-10的组件,经表面车削后,用LED外径跳动测量仪检查芯轴组件的外径跳动值,以芯轴组件两端为支承点A、 B,在铝 质套管两端及中部各选取一个测量点NO. 1、 NO. 2、 NO. 3,测量结果如表5 所示。表5<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column></row><table>3、 如图2所示,调整左端模具7与右端模具1、左端定位V形块5与右 端定位V形块3的中心线在0. 005隱以内。然后按照图2所示的方法,将左端铁质端轴6装入左端模具7,右端铁质端轴2装入右端模具1, 把铝质套管4放在定位V形块5与3上,移动左端模具7直接压入铝 质套管4,再通过移动铝质套管4直接压入右端4失质端轴2,得到如 图1如示的组件。用长度测量仪检测组件长度,如图1所示检测a尺 寸,其尺寸如表8所示。 4、 经步骤3得到的组件,放进加热炉,升温至20(TC、保温l小时,出 炉后自然冷却。用长度测量仪检测如图1所示a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印辊芯轴组件,包括铝质套管和铁质端轴,铁质端轴以紧配合连接在铝质套管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质端轴配合部位外径比铝质套管内孔孔径大0.2~0.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湘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金胜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