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结构、刮板结构、显影单元和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109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固结构、刮板结构、显影单元和成像设备,该紧固结构用来将板状构件固定在支架上,包括:设在支架的与板状构件重叠的一个表面上的圆筒形部分;通孔,其直径大于圆筒形部分的外径并且贯穿板状构件,其中在将所述圆筒形部分穿过通孔插入并且在圆筒形部分的外圆周面和通孔的内圆周面之间保持一定间隙时,圆筒形部分的外圆周面受压以沿着外圆周方向膨胀,然后朝着板状构件弯曲,由此通过将板状构件支撑在支架的所述端部和所述一个表面之间来将板状构件固定在支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紧固结构,它与支架 一起使板状构件例如刮板固 定以在显影单元例如复印机、传真机或打印机的显影辊的外圓周面上 形成一定厚度的显影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装有这种紧固结构的刮板结 构、装有这种刮板结构的显影单元以及装有这种显影单元的成像设 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的是,成像设备例如打印机包括显影单元(例如在图35中所 示的),它包括由用来将由磁性载体和调色剂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或只由调 色剂构成的单组分显影剂吸附到其外圆周面上以给潜像承载体提供显影剂 的显影辊和用来以面对着显影辊并且在显影辊的外圆周面上保持一定厚度 的显影剂的刮板例如板状构件构成的刮板结构。在图35中所示的显影单元100包括显影辊101、面对着显影辊101和 刮板103的支架102、以及沿着刮板103的纵向方向间隔开设置的螺紋构 件104。它如此构成,/Mv而滑^反103用螺紋构件104固定在支架102上并 且通过由箭头所示的一定压力F与显影辊101的外圓周面接触。刮板103以薄板形式形成,并且用来限制在显影辊101的外圓周面上 的显影剂量。例如在图35中的显影单元100适用于单组分显影剂,并且 用来通过使得刮板103与之压力接触来限制吸附在显影辊101的外圓周面 上的显影剂量。在这种显影单元100中,刮板103需要均匀的平面度或平坦度,因为 它必须沿着显影辊101的轴向(纵向)方向朝着显影辊101均匀地施加压力 以便控制在显影辊101上的显影剂量沿着轴向方向均匀。但是,在图35中的显影单元其缺点在于,刮板103呈现出很大的起 伏并且不能获得所设计的平直度(刮板沿着纵向方向的脊线的线性度)。这 造成沿着纵向方向在显影辊101和刮板103之间形成不均匀间隙,从而导致用来产生所需电荷的摩擦不够并且形成有缺陷的图像。提高从刮板103施加在显影辊101上的压力F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 法。但是,随着压力F增大,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即刮板103容易损坏显 影辊101并且缩短其使用寿命。鉴于上面的问题,日本专利No.3793370(文献1)4皮露了 一种通过A^刮 板两端朝着中央逐渐减小的拧紧力矩将刮板紧固到支架上的刮板结构。另夕卜,日本特许/>开专利申请文献No.2003-280364(文献2)才皮露了用于 通过焊接将薄板状刮板固定在支架上的刮板结构。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已经提出了一种用来通过在支架上的凸起的塑性变形 将薄板状刮板紧固在支架上的紧固结构(例如在日本特许公开申请文献 No.2007-245233(文献3)中所披露的)以及另 一种用来通过将它支撑在支架 和支撑板之间来将刮板紧固在支架上的紧固结构(例如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 申请文献No.2008-065011(文献4)中所披露的)。而且,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文献No.2001-129623(文献5)和 No.2006-126764(文献6)以及日本专利No.3187103(文献7)披露了一种用于 通过在支架上的凸起的塑性变形将刮板固定在支架上的刮板结构。但是,这种刮板结构和紧固结构自身仍然存在问题。采用在文献1中 所披露的刮板结构,难以改善工作效率,这是因为刮板在预定过程中通过 多个螺紋构件固定在支架上同时对螺紋构件的扭矩进行调节以从支架的两 端向其中央逐渐减小。至于在文献2中所披露的刮板结构,为了防止刮板由于焊接而出现热 变形并且保持刮板的笔直度和平面度,要细微调节焊接机的输出功率。但 是,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即焊接机的输出功率控制复杂并且困难,从而需 要大量的实践进行制造准备,并且由于在批量生产过程中焊接机的输出功 率变化而会导致焊接缺陷。还有,焊接大大增加了刮板结构的制造成本和单位价格。在支架和刮 板由不同材料制成时,其线性膨胀系数彼此不同,从而造成在刮板中的焊 接部分处出现变形和起伏并且损害了其平面度。使用粘接剂将刮板固定在 支架上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另外,包括在文献4中所披露的紧固结构的刮板结构使用了支撑板来 防止刮板中出现起伏。设置支撑板不利地增加了零部件数量和组装步骤数量,从而导致零部件存货控制复杂以及刮板结构的制造成本上升。对于使用在文献3中的紧固结构制造刮板结构而言,在将刮板固定在 支架上时需要用冲头(第一挤压工具)在支架的凸起部分中制作切口。来自 沖头的力对与刮板重叠的支架表面的平坦度而言具有不利影响,并且损害 了其平面度,这导致局部减小了压到支架上的刮板的平面度。对于刚性较 低的刮板而言,这种局部较低的平面度会造成刮板的边缘起伏并且使得刮 板结构的功能不起作用。另外,来自沖头用来在凸起部分中制作切口的力会使得凸起部分的底 端膨胀。在膨胀的凸起部分与刮板的通孔的内圓周面接触时,在刮板中将 出现很大起伏,从而也使得刮板结构的功能不起作用。可以采用更大的通 孔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同时它也会造成用于将刮板紧固在支架上的强度 不够,这是因为切口部分挤压支架的面积变窄。还有,已知的是为了将厚度为0.5mm或更小的薄板紧固在支架上并且 不会在板中出现起伏,如在将安全剃刀设置在支架上时一样需要用来夹住 该4反的力。例如,如图36、 37中所示一样,薄板105设有通孔106。在施加用来 使通孔106或薄板膨胀的力以将它们紧固时,通过较小的力就会在薄板中 出现起伏。已知的是,在起伏方面,厚度为0.5mm或更小的薄板不容易受 到来自由在图36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的力的影响,但是容易受到来自由 在图37中所示的方向的力的影响,甚至很小的力。根据这个事实,在使用在文献5中所披露的具有凸起的金属板来制造 刮板结构中,由于从模制膨胀圆筒形部分中出现的力而会在刮板中出现起 伏。这会损害刮板结构的功能。另外,在刮板例如板状构件其厚度为 0.5mm或更小时该起伏明显。还存在另 一种通过挤出成型制作圆筒形部分、将板状构件的通孔插入 到圓筒形部分中然后挤压该圓筒形部分来紧固板状构件的已知方法。但 是,这种方法也不能实现在不出现起伏的情况下紧固板状构件,这是因为 在紧固时使得圓筒形部分膨胀施加了会使得板状构件的通孔的内圆周面膨 胀的力。在文献6和7中所披露的刮板结构由于与上面相同的原因不能实现在 没有起伏的情况下紧固薄板。另外,在文献5中的模制与圓筒形部分一体的金属板的情况中,需要 非常大的力来将金属板安放在模具之间。否则,圓筒形部分的原材料不会 凸起以形成所期望成为的圆筒形部分,并且会朝着外圆周方向流动,从而 导致模制失败。在该情况中,模制失败在将该刮板安装在支架上时造成在 刮板中出现起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让板状构件在不会 在板状构件中引起起伏的情况下安装在支架上并且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的 紧固结构和刮板结构,并且还提供了装有这些结构的显影单元以及装有该 显影单元的成像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用来将板状构件固定在支架上的紧固结构包括设在支架的与板状构件重叠的一个表面上的圓筒形部分;通孔,其直 径大于圓筒形部分的外径并且贯穿板状构件,其中在将所述圆筒形部分穿 过通孔插入并且在圓筒形部分的外圆周面和通孔的内圓周面之间保持一定 间隙时,圆筒形部分的端部受压以沿着外圓周方向膨胀,然后朝着板状构 件弯曲,由此通过将板状构件支撑在支架的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端部之间 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板状构件固定在支架上的紧固结构,包括: 设在支架的与板状构件重叠的一个表面上的圆筒形部分; 通孔,该通孔的直径大于圆筒形部分的外径并且贯穿所述板状构件,其中 在将所述圆筒形部分穿过通孔插入同时在圆筒形部分的外圆周面和 通孔的内圆周面之间保持一定间隙时,圆筒形部分的端部受压以沿着外圆周方向膨胀,然后朝着板状构件弯曲,由此通过将板状构件支撑在支架的所述一个表面和所述端部之间来将板状构件固定在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崇史栗原弘和田中慎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