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084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沿着转印带按各色设有在载像体周围配置了带电装置和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站,    其特征在于,    倾斜配置所述转印带,同时,在所述转印带的垂直下方或垂直上方配置内置电源·控制电路的电路封装盒。(*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沿着转印带按各色设置在载像体周围配置了带电装置和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站,并且使转印带通过各站,形成彩色图像的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所述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95520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即,用多个辊在倾斜方向张紧、支撑转印带(纸传送带),并且配置多个激光扫描装置,使其一部分对于在转印带的张紧、支撑方向排列的多个图像形成站,呈重合的状态,从而使得装置整体趋于小型化,并且,将张紧、支撑的转印带的斜下方空间用作用于双面转印的纸翻转路径、或搭载供纸盒的空间、或在记录媒体发生堵塞时进行处理的空间。此外,在日本专利特开2001-24952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即,用多个辊在水平方向张紧、支撑转印带(中间转印带),正对转印带下方的张紧、支撑面,排列多个图像形成站,并在各图像形成站的下方配置阵列式写入头,从而缩短记录媒体的传送路径,使在记录媒体产生堵塞时用于取出记录媒体的开口小,进而使图像形成装置整体小型化。然而,在所述现有的方式中,通过倾斜配置转印带、或采用阵列式写入头来使图像形成装置整体小型化,但是,在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中,用于使图像形成装置动作的电路的配置成为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如上述各种现有方式的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即,为了使多个图像形成站同时动作,对带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部件等的高压电源基板、使图像形成过程机械动作的动力电源基板、以及将来自主计算机等的图像数据按颜色分离并进行图像处理的接口基板都很大,若将这些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侧面或背面的上方或下方,则其结果不能小型化装置。此外,在所述各种现有方式中,装置的维护也有下述问题。在上述日本专利特开平11-95520号公报的方式中,发生记录媒体的堵塞时,需要将各图像形成站沿着载像体的轴方向取出之后除去记录媒体,因此,去除被堵塞的记录媒体不仅花费工夫,而且在去除时,会弄伤载像体和转印带的表面,从而会产生图像缺陷。此外,也可以在转动避开转印带后去除记录媒体,但这时需要转动避开转印带的空间,因此,无法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而且,对于正确定位、支撑装置各部分的框架,需要设置开口部分,以便沿载像体的轴方向插拔各图像形成站,或去除堵塞的记录媒体,然而,这样会降低框架的刚性,从而会恶化图像质量。此外,上述的日本专利特开2001-249522的方式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用来更换各图像形成站的开口部分和用于排除记录媒体堵塞的开口部分的设置方向不同,因此,进行维护时,操作员不太清楚该对哪个开口部分进行操作。此外,由于在更换各图像形成站时,需要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卸下转印带,因此,需要保证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周边有一定的空间,以便在操作员更换图像形成站时放置转印带,因此,进行更换不仅需要工夫,而且放置时还会弄伤转印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小型、且维护性能卓越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是一种沿着转印带,按各色设有在载像体周围配置了带电装置和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站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倾斜配置所述转印带,同时,在所述转印带的垂直下方或垂直上方配置内置电源·控制电路的电路封装盒(電装品ボツクス)。此外,其特征在于,在各载像体周围设置阵列式写入头,利用该阵列式写入头,在载像体形成潜像。此外,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其内部设置了所述各图像形成站和转印带的壳体和、自由转动地安装在该壳体上的框架,在该框架上设有转印带单元和载像体单元,或转印带单元和载像体单元及显影单元。此外,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沿着转印带按各色设有图像形成站,其中,所述图像形成站,在载像体周围作为带电装置、图像写入装置设有阵列式写入头和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倾斜配置所述转印带,同时,将所述阵列式写入头的驱动电路配置在转印带的垂直下方或垂直上方。此外,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其内部设置了所述各图像形成站和转印带的壳体和、自由转动地安装在该壳体上的框架,在该框架上设置转印带单元和载像体单元,或转印带单元和载像体单元及显影单元。此外,其特征在于,经连接器自由拆卸地连接所述阵列式写入头和驱动电路。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转动支点设置在壳体的两个侧面上。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转动支点设置在壳体的一个侧面上。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带是纸传送带。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带是中间转印带。此外,其特征在于,设置各图像形成站的载像体,使得所述载像体与中间转印带的传送方向朝下的带表面接触。根据本技术,对于沿着转印带按各色设置了在载像体周围配有带电装置和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站的图像形成装置来说,因为倾斜配置所述转印带,同时,在所述转印带的垂直下方或垂直上方配置内置电源·控制电路的电路封装盒,所以,能够提供一种超小型,且维护性能卓越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且,根据本技术,对于沿着转印带按各色设置了在载像体周围配有作为带电装置、图形写入装置的阵列式写入头和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站的图像形成装置来说,因为倾斜配置所述转印带,同时,将所述阵列式写入头的驱动电路配置在转印带的垂直下方或垂直上方,所以,能够提供一种超小型,且维护性能卓越的图像形成装置。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是整体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在图1中从右方向看过去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转印带单元和图像形成单元的放大图。图4是图2的转印带和载像体的立体图。图5是图1中的更换消耗品的说明图。图6是续图5说明更换消耗品的说明图。图7是续图6说明更换消耗品的说明图。图8是续图7说明更换消耗品的说明图。图9是图8的变形例的示意图。图10是续图9说明更换消耗品的说明图。图11是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是整体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2是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是表示整体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在图1中从右方向看过去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转印带单元和图像形成单元的放大图,图4是图2的转印带和载像体的立体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各附图间相同的结构,有时附上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本实施例是作为转印带,使用中间转印带的例子。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壳体2、自由开闭地安装在壳体2前面的第一开闭部件3、以及自由开闭地安装在壳体2上面的第二开闭部件(兼用排纸盘)4,而且,第一开闭部件3还具有自由开闭地安装在壳体2前面的开闭盖3’,开闭盖3’可以与第一开闭部件3联动开闭,也可以独立开闭。在壳体2内设有内置电源电路基板和控制电路基板的电路封装盒5、图像形成单元6、送风风扇7、转印带单元9、供纸单元10,而在第一开闭部件3内则设有二次转印单元11、定影单元12、记录媒体传送装置13。图像形成单元6和供纸单元10内的消耗品可从主体拆卸,此时,可以连带转印带单元9一起取出并进行修理或更换。如图2所示,在壳体2前面的下部两侧突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信正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