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粉清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82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清洁粉盒残留碳粉的余粉清洁设备。该余粉清洁设备包括:一个用于安放粉盒的平台,一个可向粉盒提供驱动力的驱动装置,一个可与粉盒进行电连接的供电装置,一个设于平台、且与完成安放的粉盒相对的转印装置,和一个与转印装置相邻设置的清洁装置。使用该设备清除余粉,效率有极大地提高,粉盒完全不需要再拆重组,且整个过程不会有任何污染,收集的余粉又可再次利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清洁粉盒残留碳粉的余粉清洁设备
技术介绍
激光打印机使用的处理盒,简称粉盒,在装配后,特别是粉 盒再生装配后,需要打印测试以评价其品质,具体的做法是在粉 盒的显影仓内加测试所需的少量碳粉,然后将粉盒装进打印机进 行打印。通常,打印检验后,粉盒的显影辊及其所在的显影仓中 还剩余一部分碳粉。如果不清除这些余粉,其可能在粉盒的运输 过程中泄漏或者溢出,造成污染。为清除余粉,现普遍采用的两种方法为其一,将检验合格 的粉盒继续打印,直至显影辊上及显影仓内的碳粉耗尽;其二, 拆开粉盒,清除显影仓中及显影辊上的碳粉后再组装。上述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采用继续打印的方法速度 慢, 一般需要2-3分钟,而且碳粉清除不彻底,另外,打印也造 成纸张和碳粉的浪费;釆用拆盒再装的方法,碳粉盒在再次组装 后不再进行打印测试,由于经过再次组装,因而品质不能得到保 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测试打印后的粉盒进 行快速清除余粉且不需拆盒的余粉清洁设备;本技术的另 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清除的余粉进行再利 用的余粉清洁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余粉清洁设备包括 一个用于安放粉盒的平台, 一 个可向粉盒提供驱动力的驱动装 置, 一个以较高电压向粉盒进行供电的供电装置, 一个设于平台,且与完成安放的粉盒相对的转印装置,和一个与转印装置相 邻设置的清洁装置。该余粉清洁设备的工作原理为驱动装置给粉盒提供驱动 力,驱使感光鼓等转动,同时,以一个比打印机电压高的供电装 置给粉盒供电,使粉盒的显影辊与感光鼓之间形成较高偏转电 场,从而使显影辊上的碳粉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转移到感光鼓上; 同时,在粉盒的感光鼓与清洁设备的转印辊之间形成较高的偏转 电场,使附着在感光鼓的碳粉快速转移到转印辊上;随后对转印 装置进行清洁。由以上可见,本技术所采用的余粉清洁设备利用较高的 偏转电场使粉盒余粉快速发生转移,其清除余粉的效率有极大地 提高,粉盒完全不需要再拆重组,且整个过程不会有任何污染。进一 步的方案是,采用较打印机转印辊转速高的 一个高速转 印装置使余粉从感光鼓转移,这样的方案使余粉清除速度更加快捷。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清洁装置由清洁刮刀和余粉存储单元构 成,清洁刮刀将转印装置上的碳粉刮下,刮下的碳粉进入余粉存 储单元进行收集,收集的余粉又可再次利用。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l是放置了粉盒的余粉清洁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放置了粉盒的余粉清洁设备的另一方向的透视图; 图3是显示粉盒主要部件与余粉清洁设备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从另一个方向看的示意图;图5是显示粉盒与余粉清洁设备关系的剖面图; 图6是余粉清洁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粉盒100放置于余粉清洁设备200的安放 平台21之上,也就是说,平台21为粉盒100提供了一个放置空 间。粉盒100通过通路231与余粉清洁设备200的供电装置23 建立了电连接。除了平台21、供电装置23夕卜,余粉清洁设备 200还包括一个可向粉盒提供驱动力的驱动装置, 一个转印装 置,和一个清洁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仅用驱动头22示意地表示,其工 作时直接与粉盒的驱动突起2a啮合,以使感光鼓2旋转,从而 使粉盒进入余粉清除工作。驱动装置可以与平台21设为一体, 也可为分体。此外,驱动装置也可采取利用齿轮与粉盒鼓端齿轮 相啮合的方式,或者其它方式。驱动装置的具体构成没有特别限 制,其能够给粉盒提供余粉清的驱动力即可。驱动装置最好直接 驱动感光鼓而不是粉盒的其他部件,其原因是,驱动装置输出的 驱动力相对来i兌较小,因而节能。转印装置主要包括转印辊24,其还包括转印电压提供装置 及转印驱动装置。转印电压由余粉清洁设备的供电装置通过通路 232提供。为了简化设计,转印辊的动力可由余粉清洁设备的驱 动装置提供。清洁装置包括一个清洁刮刀25 (参见图5)和一个余粉存储 单元26。参见图3和图4,为说明问题清楚起见,粉盒100的盒体框 架已被省略,仅留下主要部件,包括充电辊1、感光鼓2、显影 辊3和出粉刀4。驱动突起2a设于感光鼓2的端部。粉盒100置于平台21上后,其感光鼓2平行地置于转印辊24的上方,两者 之间约有 一 张普通打印纸厚度的距离。下面结合图5和图6,对余粉清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余粉收 集过程作一个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碳粉带弱负电,或者经过与出粉刀摩擦后而带 弱负电。先将经过测试的粉盒100安放在平台21上并被驱动 后,感光鼓2、显影辊3开始转动。显影仓内残留的碳粉首先被 显影辊3内的f兹芯吸附到显影辊3的表面。随显影辊3的旋转, 其表面吸附的碳粉10经过出粉刀4规整后运动到显影辊3与感 光鼓2最接近的位置。在该位置,由于显影辊3上加载了负的直 流电压,显影辊3与0电位的感光鼓2之间形成偏转电场,带弱 负电的碳粉10在电场的作用下摆脱磁芯的吸引力从显影辊3转 移到感光鼓2的表面。随后,感光鼓2表面上的碳粉10随感光 鼓转到最接近转印辊24的位置,由于加载了正的直流电压的转 印辊24与0电位的感光鼓2之间形成偏转电场,碳粉10在电场 力的作用下被吸引到转印辊24的表面。随后,转印辊M上的碳 粉10在转印辊旋转方向的下游端被清洁刮刀25刮下,并收集在 存储单元26中,直至显影仓内、显影辊3及感光鼓2上的残留 碳粉值达到要求为止。为了更好地收集碳粉并有效防止泄露,存 储单元26可以内置或者外接一个负压收容单元,这样碳粉最终 将被收集到负压收容单元中。由于碳粉转印到转印辊的速度远远 大于打印速度,故该方式清除余粉更有效率,且余粉收集后可再 利用。上述加载在显影辊3或者转印辊24上的电压不限于直流, 只要能形成使碳粉发生转移的偏转电场即可。使用直流的目的是 使整个设备工作起来更稳定,加速清除余粉的进度。上述实施中,可以调整各部件的转速及各加载电压来加快或者减慢余粉清除的速度。转印辊24的转速最好大于感光鼓2的 转速,这样余寿分转印将更有效率。上述实施例还有多种变形,比如将转印辊替换为转印带,将 清洁刮刀换成其他的清洁手段等,其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之内。权利要求1.余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用于安放粉盒的平台;一个可向粉盒提供驱动力的驱动装置;一个以较高电压向粉盒进行供电的供电装置;一个设于所述平台,且与完成安放的所述粉盒相对的转印装置;和一个与所述转印装置相邻设置的清洁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装置包括一个高速转印辊或 一个高速转印带。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一个清洁刮刀和一个余粉存储单元。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一个负压收容单元。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用于清洁粉盒残留碳粉的余粉清洁设备。该余粉清洁设备包括一个用于安放粉盒的平台,一个可向粉盒提供驱动力的驱动装置,一个可与粉盒进行电连接的供电装置,一个设于平台、且与完成安放的粉盒相对的转印装置,和一个与转印装置相邻设置的清洁装置。使用该设备清除余粉,效率有极大地提高,粉盒完全不需要再拆重组,且整个过程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余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用于安放粉盒的平台;    一个可向粉盒提供驱动力的驱动装置;    一个以较高电压向粉盒进行供电的供电装置;    一个设于所述平台,且与完成安放的所述粉盒相对的转印装置;    和一个与所述转印装置相邻设置的清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付根周宏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