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耐磨耐老化传送带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052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耐磨耐老化传送带制备系统,包括:第一料仓、第二料仓、第三料仓、第四料仓、反应釜、搅拌机、加热系统、中控模块、黏度检测器和密度检测器,中控模块调节补偿反应时间、补偿反应压力和补偿反应链转移剂添加量,使得第一原料与第二原料能够充分聚合反应;通过中控模块调节第一胶体和第三原料添加量,使得第二胶体密度处于最佳;根据第一胶体实际投放量和第三原料实际投放量调节第四原料投放量;黏度检测器检测搅拌机内第三胶体黏度中控模块根据检测结果调节第一胶体、第三原料和第四原料追加投放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中控模块智能控制传送带制备过程的各项参数通过智能调控加强了传送带成品质量,提高了产品合格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耐磨耐老化传送带制备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炼制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耐磨耐老化传送带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企业物料搬运系统的多样性,既有体现当今世界物料搬运先进科技水平,由无人自动搬运小车、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传送带等组成的无人化物料搬运系统,但不论何种水平,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这些物料搬运系统都与企业的经济状况、产品质量要求、劳动力水平的高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状况相匹配,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最好的物料搬运系统,只有最经济、最合适的物料搬运系统。
[0003]由于传送带能连续搬运大量物料,搬运成本低廉,搬运时间比较准确,因而被广泛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装配线。实践证明传送带是最适于大批量生产方式。传送带,它要求物料型式单一、量大、品种单调,在社会生活水平尚处于温饱阶段时,这种搬运系统与社会相吻合。当社会进入小康,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这种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雷同商品,显然无法满足市场要求。这种外部需求反馈到企业的生产环节中要求原有生产线在功能、外形、花色、大小等方面有所调整和变动。然而,当前运用橡胶制备传送带时,制备过程落后,制备过程中仍存在以人工经验判断制备产物质量的现象,导致传送带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耐磨耐老化传送带制备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传送带制备过程不规范导致产品传送带合格率低的问题。
[0005]第一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一原料并将第一原料投放至反应釜中;
[0006]第二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二原料并将第二原料投放至反应釜中;
[0007]第三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三原料并将第三原料投放至搅拌机中;
[0008]第四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四原料并将第四原料投放至搅拌机中;
[0009]反应釜,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料仓和所述第二料仓相连,用以接收第一料仓投放的第一原料和第二料仓投放的第二原料并使接收到的原料在其内部进行聚合反应;
[0010]搅拌机,其分别与反应釜、第三料仓和第四料仓相连,用以接收反应釜投放的第一胶体、第三料仓投放的第三原料和第四料仓投放的第四原料;
[0011]加热系统,其设置在所述搅拌机上,用以对搅拌机内部进行加热;
[0012]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料仓、第二料仓、第三料仓、第四料仓、反应釜、搅拌机和加热系统相连,用以监控和调节各部件工作状态;
[0013]黏度检测器,其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用以检测第三胶体黏度;
[0014]密度检测器,其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用以检测第二胶体密度;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中控模块设有原料初始添加量矩阵A0(W,X,Y,Z)、第一阶段混合物密
度差值矩阵B0、第二胶体密度对第一胶体添加量补偿参数矩阵C0、第二胶体密度对第一胶体添加量补偿参数矩阵D0和聚合反应完成度矩阵E0;当采用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传送带时,中控模块控制第一料仓向反应釜内投放添加量为W的第一原料并控制第二料仓向反应釜内投放添加量为X的第二原料,投放完成后中控模块向反应釜投放计量为U的链转移剂并控制反应釜内部加压到压力M,进行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胶体;当经过预设反应时间T时,检测反应釜内聚合反应完成度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E与矩阵E0内参数做对比通过对比结果调节补偿反应时间、补偿反应压力和补偿反应链转移剂添加量,使得第一原料与第二原料能够充分聚合反应;
[0016]将聚合反应生成的第一胶体的90%投入到搅拌机中并将第一胶体初始投放量设置为V,向搅拌机中投入添加量为Y的第三原料,对搅拌机内部材料进行加热直至达到温度F,中控模块控制电机开启对搅拌机内材料进行搅拌,当搅拌机内材料被充分混合后密度检测器检测第二胶体密度B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B与B0内参数作对比,通过对比结果调节第一胶体和第三原料添加量,使得第二胶体密度处于最佳;
[0017]中控模块还设有第三胶体黏度矩阵H0,中控模块根据第一胶体和第三原料实际添加量将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为Z

并控制第四料仓向搅拌机内投放添加量为Z

的第四原料,重新启动搅拌机以对投放的原料进行搅拌,充分搅拌后,黏度检测器检测搅拌机内第三胶体黏度H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H与H0内矩阵做对比,通过对比结果调节第一胶体、第三原料和第四原料的追加投放量;
[0018]进一步地,对于原料初始添加量矩阵A0,A0(W,X,Y,Z),其中,W为第一原料预设初始添加量,X为第一原料预设初始添加量,Y为第一原料预设初始添加量,Z为第一原料预设初始添加量;
[0019]对于聚合反应完成度矩阵E0,E0(E1,E2,E3,E4),其中,E1第一预设聚合反应完成度,E2第二预设聚合反应完成度,E3第三预设聚合反应完成度,E4第四预设聚合反应完成度,所述各完成度参数按照顺序依次减小;
[0020]对于聚合反应压力补偿参数矩阵m0,m0(m1,m2,m3),其中,m1为第一预设聚合反应压力补偿参数,m2为第二预设聚合反应压力补偿参数,m3为第三预设聚合反应压力补偿参数,所述各补偿参数按照顺序依次增大;
[0021]对于聚合反应时间补偿参数矩阵t0,t0(t1,t2,t3),其中,t1为第一预设聚合反应时间补偿参数,t2为第二预设聚合反应时间补偿参数,t3为第三预设聚合反应时间补偿参数,所述各补偿参数按照顺序依次增大;
[0022]当采用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传送带时,中控模块控制第一料仓向反应釜内投放添加量为W的第一原料并控制第二料仓向反应釜内投放添加量为X的第二原料,投放完成后中控模块向反应釜投放计量为U的链转移剂并控制反应釜内部加压到压力M,进行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胶体;当经过预设反应时间T时,检测反应釜内聚合反应完成度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E与矩阵E0内参数做对比:
[0023]当E≥E1时,中控模块判定聚合反应完成;
[0024]当E2≤E<E1时,中控模块判定聚合反应不完全,中控模块从m0矩阵中选取m1作为压力补偿参数并从t0矩阵中选取t1作为反应时间补偿参数;
[0025]当E3≤E<E2时,中控模块判定聚合反应不完全,中控模块从m0矩阵中选取m2作为
压力补偿参数并从t0矩阵中选取t2作为反应时间补偿参数;
[0026]当E4≤E<E3时,中控模块判定聚合反应不完全,中控模块从m0矩阵中选取m3作为压力补偿参数并从t0矩阵中选取t3作为反应时间补偿参数;
[0027]当中控模块从m0矩阵中选取mj作为压力补偿参数并从t0矩阵中选取tj作为反应时间补偿参数时,中控模块调节反应釜内压力为M

,M

=M
×
(1+mj)并追加反应时间T

,T

=T
×
(1+tj);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耐磨耐老化传送带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一原料并将第一原料投放至反应釜中;第二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二原料并将第二原料投放至反应釜中;第三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三原料并将第三原料投放至搅拌机中;第四料仓,用以存储放置第四原料并将第四原料投放至搅拌机中;反应釜,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料仓和所述第二料仓相连,用以接收第一料仓投放的第一原料和第二料仓投放的第二原料并使接收到的原料在其内部进行聚合反应;搅拌机,其分别与反应釜、第三料仓和第四料仓相连,用以接收反应釜投放的第一胶体、第三料仓投放的第三原料和第四料仓投放的第四原料;加热系统,其设置在所述搅拌机上,用以对搅拌机内部进行加热;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料仓、第二料仓、第三料仓、第四料仓、反应釜、搅拌机和加热系统相连,用以监控和调节各部件工作状态;黏度检测器,其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用以检测第三胶体黏度;密度检测器,其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用以检测第二胶体密度;本发明所述中控模块设有原料初始添加量矩阵A0(W,X,Y,Z)、第一阶段混合物密度差值矩阵B0、第二胶体密度对第一胶体添加量补偿参数矩阵C0、第二胶体密度对第一胶体添加量补偿参数矩阵D0和聚合反应完成度矩阵E0;当采用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传送带时,中控模块控制第一料仓向反应釜内投放添加量为W的第一原料并控制第二料仓向反应釜内投放添加量为X的第二原料,投放完成后中控模块向反应釜投放计量为U的链转移剂并控制反应釜内部加压到压力M,进行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胶体;当经过预设反应时间T时,检测反应釜内聚合反应完成度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E与矩阵E0内参数做对比通过对比结果调节补偿反应时间、补偿反应压力和补偿反应链转移剂添加量,使得第一原料与第二原料能够充分聚合反应;将聚合反应生成的第一胶体的90%投入到搅拌机中并将第一胶体初始投放量设置为V,向搅拌机中投入添加量为Y的第三原料,对搅拌机内部材料进行加热直至达到温度F,中控模块控制电机开启对搅拌机内材料进行搅拌,当搅拌机内材料被充分混合后密度检测器检测第二胶体密度B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B与B0内参数作对比,通过对比结果调节第一胶体和第三原料添加量,使得第二胶体密度处于最佳;中控模块还设有第三胶体黏度矩阵H0,中控模块根据第一胶体和第三原料实际添加量将第四原料添加量调节为Z

并控制第四料仓向搅拌机内投放添加量为Z

的第四原料,重新启动搅拌机以对投放的原料进行搅拌,充分搅拌后,黏度检测器检测搅拌机内第三胶体黏度H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H与H0内矩阵做对比,通过对比结果调节第一胶体、第三原料和第四原料的追加投放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耐磨耐老化传送带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原料初始添加量矩阵A0,A0(W,X,Y,Z),其中,W为第一原料预设初始添加量,X为第一原料预设初始添加量,Y为第一原料预设初始添加量,Z为第一原料预设初始添加量;对于聚合反应完成度矩阵E0,E0(E1,E2,E3,E4),其中,E1第一预设聚合反应完成度,E2第二预设聚合反应完成度,E3第三预设聚合反应完成度,E4第四预设聚合反应完成度,所述各完成度参数按照顺序依次减小;
对于聚合反应压力补偿参数矩阵m0,m0(m1,m2,m3),其中,m1为第一预设聚合反应压力补偿参数,m2为第二预设聚合反应压力补偿参数,m3为第三预设聚合反应压力补偿参数,所述各补偿参数按照顺序依次增大;对于聚合反应时间补偿参数矩阵t0,t0(t1,t2,t3),其中,t1为第一预设聚合反应时间补偿参数,t2为第二预设聚合反应时间补偿参数,t3为第三预设聚合反应时间补偿参数,所述各补偿参数按照顺序依次增大;当采用所述制备方法制备传送带时,中控模块控制第一料仓向反应釜内投放添加量为W的第一原料并控制第二料仓向反应釜内投放添加量为X的第二原料,投放完成后中控模块向反应釜投放计量为U的链转移剂并控制反应釜内部加压到压力M,进行聚合反应生成第一胶体;当经过预设反应时间T时,检测反应釜内聚合反应完成度E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将E与矩阵E0内参数做对比:当E≥E1时,中控模块判定聚合反应完成;当E2≤E<E1时,中控模块判定聚合反应不完全,中控模块从m0矩阵中选取m1作为压力补偿参数并从t0矩阵中选取t1作为反应时间补偿参数;当E3≤E<E2时,中控模块判定聚合反应不完全,中控模块从m0矩阵中选取m2作为压力补偿参数并从t0矩阵中选取t2作为反应时间补偿参数;当E4≤E<E3时,中控模块判定聚合反应不完全,中控模块从m0矩阵中选取m3作为压力补偿参数并从t0矩阵中选取t3作为反应时间补偿参数;当中控模块从m0矩阵中选取mj作为压力补偿参数并从t0矩阵中选取tj作为反应时间补偿参数时,中控模块调节反应釜内压力为M

,M

=M
×
(1+mj)并追加反应时间T

,T

=T
×
(1+tj);当E<E4时,中控模块判定链转移剂添加量不足,中控模块计算反应合格度差值ΔE,ΔE=E1-E,通过差值ΔE中控模块计算链转移剂追加投放量U

,,e为反应完成度对链转移剂追加投放量补偿参数,计算完成后,中控模块向反应釜内追加投放量U

的链转移剂,中控模块调节反应釜内压力为M

,M

=M
×
(1+m3)并追加反应时间T

,T

=T
×
(1+t3);当中控模块调节反应釜内部压力为M

并经过追加反应时间T

时,检测反应釜内聚合反应完成度E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E≥E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耐磨耐老化传送带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第二胶体密度矩阵B0,B0(B1,B2,B3,B4),其中,B1为第一预设第二胶体密度,B2为第二预设第二胶体密度,B3为第三预设第二胶体密度,B4为第四预设第二胶体密度;对于第二胶体密度对第一胶体添加量补偿参数矩阵C0,C0(C1,C2),其中,C1为第二胶体密度对第一胶体添加量第一预设补偿参数,C2为第二胶体密度对第一胶体添加量第二预设补偿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王东林李春来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安耐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