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016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包括中子源仓和密度源仓,所述中子源仓通过连接杆与密度源仓相连,所述中子源仓和所述密度源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打捞头。当发生放射源落井事故时,通过针对打捞头进行打捞,实现放射源打捞作业的成功率的提升。通过连接杆与密度源仓相连可实现测井仪器在装卸源过程中一次完成中子源和伽马源的安装和拆卸,减少了放射源的安装和拆卸时间,也减少了装源人员暴露于放射源下的时间。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放射源落井后打捞难度大,放射源安装繁琐,装源人员较长时间暴露于辐射之下的问题。源人员较长时间暴露于辐射之下的问题。源人员较长时间暴露于辐射之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测井仪器是用来测量地球信息的工具,广泛用于测量地下是有和天然气储量。在油气勘探工作中,测井仪器主要包括随钻中子测井仪器和随钻密度测井仪器,随钻中子测井仪器和随钻密度测井仪器占据着重要地位,上述两种仪器均采用放射源(分别为20Ci的
241
Am-Be中子源和2Ci的
137
Cs伽马源)进行勘测,主要用来测量地层孔隙度、岩性密度等关键参数。
[0003]目前,在测井过程中放射源可能发生落井事故,一旦发生放射源落井事故,导致打捞作业难度高,打捞的成功率较低,造成经济损失,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而且,随钻中子测井仪器的放射源和随钻密度测井仪器的放射源通常需要分别在井下进行安装,造成安装过程较为繁琐,装源人员较长时间暴露于辐射之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随钻中子测井仪器的放射源与随钻密度测井仪器的放射源落井后打捞难度大,放射源安装繁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减少了放射源的安装和拆卸时间,减少了装源人员暴露于放射源下的时间,降低了放射源对装源人员健康的损害。解决了现有技术放射源落井后打捞难度大,放射源安装繁琐,装源人员较长时间暴露于辐射之下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包括:
[0006]中子源仓和密度源仓,所述中子源仓通过连接杆与密度源仓相连,所述中子源仓和所述密度源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打捞头。
[0007]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打捞头包括绳冒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绳冒,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子源仓或所述密度源仓相连。
[0008]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打捞头的外表面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
[0009]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打捞头的外表面设有相对所述打捞头的中心线对称的两个第二凹槽,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呈梯形状,另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呈倒梯形状。
[0010]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子源仓包括内部中空的中子源骨架,所述中子源骨架内设有第一屏蔽体和密封中子源;所述中子源骨架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安装有第一源室密封头,所述第一源室密封头内设有第二屏蔽体。
[0011]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子源骨架内设有橡胶固定柱,所述橡胶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源室密封头连接,所述橡胶固定柱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密封中子源的一端相连。
[0012]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子源骨架朝向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内设有堵头。
[0013]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源室密封头的表面设有密封凹槽,所述密封
凹槽套设有密封圈。
[0014]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度源仓包括内部中空的密度源接头、与所述密度源接头连接的第二源室密封头;所述密度源接头内设有密度源固定座,所述密度源固定座上安装有凸形的第三屏蔽体和密封伽马源。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度源固定座上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位于所述第三屏蔽体和所述密封伽马源之间。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通过包括中子源仓和密度源仓,所述中子源仓通过连接杆与密度源仓相连,所述中子源仓和所述密度源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打捞头。这样将放射源分别放置于中子源仓、密度源仓中,并在中子源仓或密度源仓上设置打捞头,当发生放射源落井事故时,通过针对打捞头进行打捞,实现放射源打捞作业的成功率的提升。并且中子源仓通过连接杆与密度源仓相连可实现测井仪器在装卸源过程中一次完成中子源和伽马源的安装和拆卸,而无需对中子源、伽马源分别进行安装和拆卸,减少了放射源的安装和拆卸时间,也减少了装源人员暴露于放射源下的时间,降低了放射源对装源人员健康的损害。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放射源落井后打捞难度大,放射源安装繁琐,装源人员较长时间暴露于辐射之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的一种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中子源仓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打捞头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1中密度源仓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打捞头;
[0025]11-绳冒;
[0026]12-连接头;
[0027]13-第一凹槽;
[0028]14-第二凹槽;
[0029]20-中子源仓;
[0030]21-第一源室密封头;
[0031]22-中子源骨架;
[0032]23-第一屏蔽体;
[0033]24-密封中子源;
[0034]25-第二屏蔽体;
[0035]26-橡胶固定柱;
[0036]27-密封圈;
[0037]28-堵头;
[0038]30-密度源仓;
[0039]31-第二源室密封头;
[0040]32-密度源接头;
[0041]33-密度源固定座;
[0042]34-密封伽马源;
[0043]35-第三屏蔽体;
[0044]36-橡胶垫;
[0045]4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的一种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中子源仓的细节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打捞头的细节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密度源仓的细节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4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用于放置测井仪器所需的放射源,当发生放射源落井事故时,通过针对打捞头10进行打捞可以提高放射源打捞作业的成功率。并且可实现测井仪器在装卸源过程中一次完成中子源和伽马源的安装和拆卸,而无需对中子源、伽马源分别进行安装和拆卸,减少了放射源的安装和拆卸时间,也减少了装源人员暴露于放射源下的时间,降低了放射源对装源人员健康的损害。
[004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包括:
[00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包括中子源仓和密度源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子源仓通过连接杆与密度源仓相连,所述中子源仓和所述密度源仓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打捞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头包括绳冒和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绳冒相连,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子源仓或所述密度源仓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头的外表面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头的外表面设有相对所述打捞头的中心线对称的两个第二凹槽,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呈梯形状,另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呈倒梯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随钻放射源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子源仓包括内部中空的中子源骨架,所述中子源骨架内设有第一屏蔽体和密封中子源;所述中子源骨架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安装有第一源室密封头,所述第一源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承文李国欣田军刘兴礼祁新忠骆庆锋安旅行郭清滨陈绪涛吴大成赵元良信毅王珺葛盛权陈辉郭广鎏宋森范宇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