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968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包括:窗框,所述窗框用于支撑固定该窗户;第一窗体结构,所述第一窗体结构安置于窗框上;第二窗体结构,所述第二窗体结构安置于窗框上;第三窗体结构,所述第三窗体结构安置于窗框上;报警结构,所述报警结构安置于窗框上;纱窗结构,所述纱窗结构安置于窗框上;排风换气结构,所述排风换气结构安置于窗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民用建筑领域,很能有效的保障安全,非常方便,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


[0001]本技术涉及民用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

技术介绍

[0002]民用建筑是指非生产性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是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室内空间组合而成的;而其空间的形成,则又需要各种各样实体来组合,而这些实体称为建筑构配件。一般民用建筑由基础、墙或柱、楼底层、楼梯、屋顶、门窗等构配件组成,如住宅、写字楼、幼儿园、学校、食堂、影剧院、医院、旅馆、展览馆、商店和体育场馆等。
[0003]目前的民用建筑用窗户都是平常用的窗户,即便安装了纱窗,蚊子也很容易进入,而且传统的窗户换气效率低,没办法很好的为室内换气,并且防盗性能差,而且不安全,因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解决了民用建筑用窗户都是平常用的窗户,即便安装了纱窗,蚊子也很容易进入,而且传统的窗户换气效率低,没办法很好的为室内换气,并且防盗性能差,而且不安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包括:
[0006]窗框,所述窗框用于支撑固定该窗户;
[0007]第一窗体结构,所述第一窗体结构安置于窗框上;
[0008]第二窗体结构,所述第二窗体结构安置于窗框上;
[0009]第三窗体结构,所述第三窗体结构安置于窗框上;
[0010]报警结构,所述报警结构安置于窗框上;
[0011]纱窗结构,所述纱窗结构安置于窗框上;
[0012]排风换气结构,所述排风换气结构安置于窗框上。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窗体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框以及第一窗玻璃;
[0014]所述第一固定框安置于窗框上,所述第一窗玻璃安置于第一固定框上。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窗体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框以及第二窗玻璃;
[0016]所述第二固定框安置于窗框上,所述第二窗玻璃安置于第二固定框上。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三窗体结构包括:第三固定框、两对固定圆环、一对转动圆杆、第四固定框、把手、一对磁力锁扣以及第三窗玻璃;
[0018]所述第三固定框安置于窗框上,两对所述固定圆环安置于第三固定框上,每个所述转动圆杆安置于相对应的一对所述固定圆环上,所述第四固定框安置于一对所述转动圆杆,所述第三窗玻璃安置于第四固定框上,所述把手安置于第四固定框上,其中一个所述磁力锁扣安置于第四固定框上,另一个所述磁力锁扣安置于第三固定框上。
[0019]优选的,所述报警结构包括:一对感知器、灯座、警报灯、灯罩以及一对扬声器;
[0020]其中一个所述感知器安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磁力锁扣上,另一个所述感知器安置于另一个所述磁力锁扣上,所述灯座安置于窗框上,所述警报灯安置于灯座上,所述灯罩安置于灯座上,一对所述扬声器安置于窗框上。
[0021]优选的,所述纱窗结构包括:可折叠固定架以及纱网;
[0022]所述可折叠固定架安置于窗框上,所述纱网安置于可折叠固定架上。
[0023]优选的,所述排风换气结构包括:第五固定框、密封保温板、第一固定架、排风风扇、第一防尘网、第二固定架、进风风扇、第二防尘网以及可拆卸密封挡盖;
[0024]所述第五固定框安置于窗框上,所述密封保温板安置于第五固定框上,所述密封保温板上设有第一矩形开口,所述密封保温板上设有第二矩形开口,所述第一固定架安置于第一矩形开口处,所述排风风扇安置于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二固定架安置于第二矩形开口处,所述进风风扇安置于第二固定架上,所述第一防尘网安置于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二防尘网安置于第二固定架上,所述可拆卸密封挡盖安置于第五固定框上。
[0025]优选的,所述窗框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电源接口。
[0026]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能够更好的进行使用,能够快速的为室内进行换气通风,而且夏天也不会被蚊虫困扰,很能有效的保障安全,非常方便,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结构相对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所述可折叠固定架的展开图。
[0030]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的侧视图。
[0031]图4为本技术所述排风换气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2]图中:1-窗框;2-第一固定框;3-第一窗玻璃;4-第二固定框;5-第二窗玻璃;6-第三固定框;7-固定圆环;8-转动圆杆;9-第四固定框;10-把手;11-磁力锁扣;12-第三窗玻璃;13-感知器;14-灯座;15-警报灯;16-灯罩;17-扬声器;18-可折叠固定架;19-纱网;20-第五固定框;21-密封保温板;22-第一固定架;23-排风风扇;24-第一防尘网;25-第二固定架;26-进风风扇;27-第二防尘网;28-可拆卸密封挡盖;29-控制器;30-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窗框1用于支撑固定该窗户;第一窗体结构,第一窗体结构安置于窗框1上;第二窗体结构,第二窗体结构安置于窗框1上;第三窗体结构,第三窗体结构安置于窗框1上;报警结构,报警结构安置于窗框1上;纱窗结构,纱窗结构安置于窗框1上;排风换气结构,排风换气结构安置于窗框1上。
[0035]第一窗体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框2以及第一窗玻璃3;第一固定框2安置于窗框1上,第一窗玻璃3安置于第一固定框2上。
[0036]第二窗体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框4以及第二窗玻璃5;第二固定框4安置于窗框1上,第二窗玻璃5安置于第二固定框4上。
[0037]第三窗体结构包括:第三固定框6、两对固定圆环7、一对转动圆杆8、第四固定框9、把手10、一对磁力锁扣11以及第三窗玻璃12;第三固定框6安置于窗框1上,两对固定圆环7安置于第三固定框6上,每个转动圆杆8安置于相对应的一对固定圆环7上,第四固定框9安置于一对转动圆杆8,第三窗玻璃12安置于第四固定框9上,把手10安置于第四固定框9上,其中一个磁力锁扣11安置于第四固定框9上,另一个磁力锁扣11安置于第三固定框6上。
[0038]报警结构包括:一对感知器13、灯座14、警报灯15、灯罩16以及一对扬声器17;其中一个感知器13安置于其中一个磁力锁扣11上,另一个感知器13安置于另一个磁力锁扣11上,灯座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所述窗框(1)用于支撑固定该窗户;第一窗体结构,所述第一窗体结构安置于窗框(1)上;第二窗体结构,所述第二窗体结构安置于窗框(1)上;第三窗体结构,所述第三窗体结构安置于窗框(1)上;报警结构,所述报警结构安置于窗框(1)上;纱窗结构,所述纱窗结构安置于窗框(1)上;排风换气结构,所述排风换气结构安置于窗框(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体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框(2)以及第一窗玻璃(3);所述第一固定框(2)安置于窗框(1)上,所述第一窗玻璃(3)安置于第一固定框(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窗体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框(4)以及第二窗玻璃(5);所述第二固定框(4)安置于窗框(1)上,所述第二窗玻璃(5)安置于第二固定框(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窗体结构包括:第三固定框(6)、两对固定圆环(7)、一对转动圆杆(8)、第四固定框(9)、把手(10)、一对磁力锁扣(11)以及第三窗玻璃(12);所述第三固定框(6)安置于窗框(1)上,两对所述固定圆环(7)安置于第三固定框(6)上,每个所述转动圆杆(8)安置于相对应的一对所述固定圆环(7)上,所述第四固定框(9)安置于一对所述转动圆杆(8),所述第三窗玻璃(12)安置于第四固定框(9)上,所述把手(10)安置于第四固定框(9)上,其中一个所述磁力锁扣(11)安置于第四固定框(9)上,另一个所述磁力锁扣(11)安置于第三固定框(6)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民用建筑用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结构包括:一对感知器(13)、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宁刘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