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13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该纱窗包括窗纱框和窗纱网,窗纱框用于支撑和固定窗纱网,窗纱网包括纵横交错的窗纱网线,所述窗纱网能够利用环境中的风能发电,在实现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同时,产生的静电场实现对大气中颗粒物的静电吸附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解决了现有技术功能单一的问题,在实现通风换气、防止蚊虫功能的同时还可以达到能源收集和空气净化的功能。到能源收集和空气净化的功能。到能源收集和空气净化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特别是指一种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空中的颗粒物浓度也在急剧增加。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而空气净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为了更新室内空气,人们经常开窗通风,为防止蚊虫进入,纱窗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居用品。但是生活中的纱窗不具备空气净化的功能,室外空气中的污染颗粒会随着室内外空气循环进入室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中国专利CN208310664U公开了一种自驱动压电防霾纱窗,该纱窗包括复合压电过滤网和产压设备,利用产压设备,如涡轮风机或者震动小电机的外力作用下对复合压电过滤网提供压力,并使其迅速产生静电荷,达到吸附空气中颗粒物的目的。然而,结构复杂,且需要涡轮风机或者震动小电机等外部设备提供压力,以及这些设备需要外界供电等弊端。古老的摩擦起电可以在材料的表面产生极化静电荷并建立静电场,无需其他设备和外界电源供电。因此,基于摩擦起电现象设计一种风与纱窗摩擦,结构简单,无需其他设备和外界电源供电,能够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对空气中的污染颗粒进行过滤净化的纱窗非常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该纱窗通过环境中的风与纱窗摩擦产生静电荷并建立静电场,来解决现有纱窗功能单一,不具备空气净化的功能,以及现有空气净化纱窗结构复杂等问题。
[0004]该纱窗包括窗纱框和窗纱网,其中窗纱框用于支撑和固定窗纱网,窗纱网与外界窗户连接。
[0005]窗纱网包括纵横交错的窗纱网线,窗纱网线为由一种或多种材料纤维组成的单股线或多股线,其中横向窗纱网线与纵向窗纱网线的材料与规格是相同的或者不同的。
[0006]窗纱网与窗纱框的固定方式为卡扣、粘扣、镶嵌、按压、胶条和螺丝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7]窗纱网线的材料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导电材料及绝缘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是柔性材料及刚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8]窗纱网的层数为一层或多层。
[0009]窗纱网的目数为4-400目,优选目数为10-200目,更优选的目数范围为18-100目。
[0010]窗纱网面向室外与面向室内的表面材料存在差异,差异实现方式为对窗纱网进行电镀、磁控溅射、蒸镀、旋涂、粘贴、沉积和编织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窗纱网在外界环境风的作用下,表面产生摩擦静电荷,在窗纱网线周围建立静电场,使空气中的颗粒在穿过窗纱网时被吸附,进而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
[001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上述方案中,窗纱网在外界环境风的作用下,表面产生摩擦极化静电荷,在窗纱网线周围建立静电场,使得空气中的颗粒在穿过窗纱网时被吸附达到空气净化的效果,同时能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且在风速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实现自动关窗,成本低、结构简单、绿色环保,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在智能家居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的典型窗纱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的典型两种材料纤维组成的窗纱网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4为本技术的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的典型两种材料纤维组成的窗纱网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5为本技术的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的典型两种材料纤维组成的纱窗网线收集风能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1-窗纱框,21-窗纱网,31-窗纱网线,31a-高分子窗纱网线,31b-金属窗纱网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
[0022]如图1所示,包括窗纱框11和窗纱网21,其中窗纱框11用于支撑和固定窗纱网21,窗纱网21与外界窗户连接,窗纱网21包括纵横交错的窗纱网线31。
[0023]窗纱网21与窗纱框11的固定方式为卡扣、粘扣、镶嵌、按压、胶条和螺丝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4]窗纱网线31的材料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导电材料及绝缘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是柔性材料及刚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5]其中,有机材料包括尼龙、棉、麻、化纤、塑料、橡胶、聚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聚丙烯、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三氟氯乙烯、聚偏氟乙烯、偏氯乙烯丙烯腈共聚薄膜、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氯丁二烯、聚酰亚胺薄膜、苯胺甲醛树脂薄膜、聚甲醛薄膜、乙基纤维素薄膜、聚酰胺薄膜、天然有机材料、高分子合成有机材料等。
[0026]无机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合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硅酸盐、铝酸盐、硼酸盐、磷酸盐、锗酸盐等。
[0027]复合材料包括树脂基、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仿生复合材料、隐身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层复合材料、机敏复合材料等。
[0028]导电材料包括包括铂、金、银、铜、铁、铝、钯、镍、钛、钒、铬、锰、硒、钼、钨、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铜合金、铍合金、锌合金、锰合金、镍合金、铅合金、锡合金、镉合金、铋合金、铟合金、镓合金、钨合金、钼合金、铌合金、钽合金和铁合金、金刚石、方铅矿、闪锌矿、氧化亚
铜、锗、硅、碳化硅、酞菁、氮化镓、氧化锌、二氧化钛、铟锡氧化物、离子掺杂的半导体、聚酞菁类化合物、聚丙烯腈、聚吡咯、聚苯胺、石墨烯及其衍生物、聚氧化乙烯、铟锡氧化物、碳布、碳纳米管、离子掺杂的半导体、导电粉末、导电陶瓷材料等。
[0029]绝缘材料包括聚酰胺薄膜、三聚氰胺甲醛薄膜、聚碳酸酯、聚乙二醇丁二酸酯薄膜、酚醛树脂、氯丁橡胶、纤维素薄膜、天然橡胶、乙基纤维素、纤维素乙酸酯薄膜、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薄膜、人造纤维、聚乙醇缩丁醛、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薄膜、聚乙烯丙二酚碳酸盐、人造纤维薄膜、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酯薄膜、聚异丁烯薄膜、聚氨酯柔性海绵薄膜、聚双苯酚碳酸酯、聚氯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不具有导电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等。
[0030]窗纱网21的层数为一层或多层,优选一层。
[0031]窗纱网21的目数为4-400目,优选目数为10-200目,更优选的目数范围为18-100目。
[0032]窗纱网21面向室外与面向室内的表面材料存在差异,实现方式为对窗纱网21进行电镀、磁控溅射、蒸镀、旋涂、粘贴、沉积和编织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3]窗纱网21在外界环境风的作用下,表面产生摩擦静电荷,在窗纱网线31周围建立静电场,使空气中的颗粒在穿过窗纱网21时被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驱动空气净化纱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纱框(11)和窗纱网(21),其中窗纱框(11)用于支撑和固定窗纱网(21),窗纱框(11)与外界窗户连接;所述窗纱网(21)包括纵横交错的窗纱网线(31),窗纱网线(31)为一种或多种材料纤维组成的单股线或多股线,其中横向窗纱网线与纵向窗纱网线的材料与规格相同或者不同;所述窗纱网(21)面向室外与面向室内的表面材料不同,通过对窗纱网(21)进行电镀、磁控溅射、蒸镀、旋涂、粘贴、沉积和编织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形成窗纱网(21)两面的差异;所述窗纱网(21)在外界环境风的作用下,表面产生摩擦静电荷,在窗纱网线(31)周围建立静电场,使空气中的颗粒在穿过窗纱网(21)时被吸附,进而达到空气净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