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携运自行车的自动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929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携运自行车的自动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呈敞开状且壳体的外侧面与地铁车厢的外侧面相平齐,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多个呈纵向并列布置的停车位,每个所述的停车位均分别包括整体为L型的支撑主体,所述的支撑主体上开设有导槽,所述的导槽上设有动力传送机构,所述的动力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上设有与自行车前轮相配合的锁止机构。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地铁车厢外侧设置独立的自行车停车位,避免了将自行车停入地铁车厢内部带来的人车冲突,有助于推广自行车加地铁的出行方式。方式。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携运自行车的自动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携运自行车的自动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交通方式存在出行效率和出行距离的限制,随着现代城市圈的扩大和出行范围的增加,单一的自行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出行需求。利用地铁在城市内部完成中长距离运输,并结合自行车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成为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出行的一种较好的选择。美国、瑞士、韩国等国家为携带自行车乘坐地铁提供了专门车厢及服务措施。
[0003]上述地铁自行车携运系统一般通过在车厢内部设置挂钩固定装置进行自行车的存放,但由于与乘客共用车厢内部空间,自行车在被搬运过程中可能会与乘客发生刮擦从而产生人车矛盾,且与乘客进出车厢相比,自行车搬入或搬离车厢需要更多时间,要求列车在站点停留足够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携运自行车的自动化装置,该装置可以解决地铁内部自行车与人群之间产生的人车冲突的问题,同时该装置还可以自动实现自行车的快速存取,有助于推广自行车加地铁的出行方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在地铁车厢外侧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呈敞开状且壳体的外侧面与地铁车厢的外侧面相平齐,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多个呈纵向并列布置的停车位,每个所述的停车位均分别包括整体为L型的支撑主体,所述的支撑主体上开设有导槽,所述的导槽上设有动力传送机构,所述的动力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上设有与自行车前轮相配合的锁止机构,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传送带上的左锁止单元与右锁止单元,所述的左锁止单元及右锁止单元相靠近的端面上分别悬伸有第一锁扣及第二锁扣,所述的第一锁扣与第二锁扣以非转动状态相对合时形成对自行车前轮的锁紧,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还设有便于自行车准确进入锁止机构的导向块,所述的导向块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末端设有重力感应器。
[0006]所述导向槽的底部为向上倾斜设置的坡面,所述的重力感应器与控制器相连。
[0007]所述的动力传送机构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及第四齿轮,还包括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第一链条、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第二链条、连接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的第三链条,所述的第一齿轮通过传送链条与置于支撑主体内的动力电机相连,所述的传送带分别和与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相配合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同轴设置,所述传送带的侧边位置还设有与传送带表面相配合的限位轮。
[0008]所述的左锁止单元包括空腔状的第一座体,所述第一座体的内部设有竖直方向布
置且与第一座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的第一锁扣呈柱状,第一锁扣的一端悬伸在第一座体外,第一锁扣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座体后与第一转轴的中段固连,所述的第一座体靠近右锁止单元的端面上设有容纳第一锁扣且便于第一锁扣转动的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为贯穿第一座体宽度方向开设的水平槽体,所述的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一端与第一转轴固连,第一扭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座体连接,所述的左锁止单元还包括与第一转轴相配合的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的第一限位装置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限位推杆、与第一限位推杆的尾部固连的第一弹簧以及控制第一弹簧伸缩的第一电磁线圈,所述第一限位推杆的头部与设置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推杆孔相配合,当第一电磁线圈断电时,第一弹簧伸张以带动第一限位推杆插入第一推杆孔,此时第一转轴处于非转动状态;当第一电磁线圈通电时,第一弹簧收缩以带动第一限位推杆脱离第一推杆孔,此时第一转轴处于转动状态,所述的第一电磁线圈与控制器相连。
[0009]所述的右锁止单元包括空腔状的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座体的内部设有竖直方向布置且与第二座体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的第二锁扣呈柱状,第二锁扣的一端悬伸在第二座体外,第二锁扣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座体后与第二转轴的中段固连,所述的第二座体靠近左锁止单元的端面上设有容纳第二锁扣且便于第二锁扣转动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为贯穿第二座体宽度方向开设的水平槽体,所述的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与第二转轴固连,第二扭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座体连接,所述的右锁止单元还包括与第二转轴相配合的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的第二限位装置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限位推杆、与第二限位推杆的尾部固连的第二弹簧以及控制第二弹簧伸缩的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二限位推杆的头部与设置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推杆孔相配合,当第二电磁线圈断电时,第二弹簧伸张以带动第二限位推杆插入第二推杆孔,此时第二转轴处于非转动状态;当第二电磁线圈通电时,第二弹簧收缩以带动第二限位推杆脱离第二推杆孔,此时第二转轴处于转动状态,所述的第二电磁线圈与控制器相连。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在乘客携带自行车乘坐地铁时可实现人车分离运输,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地铁车厢内部人车冲突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自行车的存放实现自动化操作,可快速实现自行车的存取,有助于推广自行车加地铁的出行方式。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支撑主体与动力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支撑主体与动力传送机构的主视图。
[0015]图5是图4的右视图。
[0016]图6是图5的A部放大图。
[0017]图7是本专利技术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本专利技术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是本专利技术锁止机构与自行车前轮的配合示意图。
[0020]上述附图中的标记为:壳体1、支撑主体2、导槽21、传送带3、第一传动齿轮31、第二传动齿轮32、第三传动齿轮33、第四传动齿轮34、限位轮35、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
轮6、第四齿轮7、左锁止单元8、第一锁扣81、第一座体82、第一转轴83、第一推杆孔831、第一扭簧84、第一限位推杆85、第一弹簧86、第一电磁线圈87、第一凹槽88、右锁止单元9、第二锁扣91、导向块10、导向槽11、重力感应器12、第一链条13、第二链条14、第三链条15、传送链条16、动力电机17、地铁车厢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携运自行车的自动化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铁车厢100外侧面的壳体1,壳体1的外侧面呈敞开状且壳体1的外侧面与地铁车厢100的外侧面相平齐。壳体1内设有多个呈纵向并列布置的停车位,每个停车位均分别包括整体为L型的支撑主体2,支撑主体2上开设有导槽21,支撑主体2上布置有开关。支撑主体2由钢板焊接或者铆接而成,具体一定的强度和刚度,是动力传送机构的支撑骨架,并承受待停自行车的重量。壳体1通过钢铆钉固定于地铁车厢外侧面,安装部位的地铁车厢体内凹,保证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携运自行车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地铁车厢(100)外侧面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侧面呈敞开状且壳体(1)的外侧面与地铁车厢(100)的外侧面相平齐,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多个呈纵向并列布置的停车位,每个所述的停车位均分别包括整体为L型的支撑主体(2),所述的支撑主体(2)上开设有导槽(21),所述的导槽(21)上设有动力传送机构,所述的动力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3),所述的传送带(3)上设有与自行车前轮相配合的锁止机构,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传送带上的左锁止单元(8)与右锁止单元(9),所述的左锁止单元(8)及右锁止单元(9)相靠近的端面上分别悬伸有第一锁扣(81)及第二锁扣(91),所述的第一锁扣(81)与第二锁扣(91)以非转动状态相对合时形成对自行车前轮的锁紧,所述壳体(1)的底面上还设有便于自行车准确进入锁止机构的导向块(10),所述的导向块(10)上设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的末端设有重力感应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携运自行车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1)的底部为向上倾斜设置的坡面,所述的重力感应器(12)与控制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携运自行车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送机构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及第四齿轮(7),还包括连接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5)的第一链条(13)、连接第二齿轮(5)与第三齿轮(6)的第二链条(14)、连接第三齿轮(6)与第四齿轮(7)的第三链条(15),所述的第一齿轮(4)通过传送链条(16)与置于支撑主体(2)内的动力电机(17)相连,所述的传送带(3)分别和与第一传动齿轮(31)、第二传动齿轮(32)、第三传动齿轮(33)、第四传动齿轮(34)相配合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31)、第二传动齿轮(32)、第三传动齿轮(33)、第四传动齿轮(34)分别与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第三齿轮(6)、第四齿轮(7)同轴设置,所述传送带(3)的侧边位置还设有与传送带(3)表面相配合的限位轮(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携运自行车的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锁止单元(8)包括空腔状的第一座体(82),所述第一座体(82)的内部设有竖直方向布置且与第一座体(82)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83),所述的第一锁扣(81)呈柱状,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彬龚明炜胡逸宁谢松梅张倩敏农轲杨国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