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90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显影装置,包括一个承载显影剂层的显影剂承载部件,该显影剂承载部件形成了一个显影剂层与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及承载着潜影的影象承载部件相接触的显影区;和一个通过放电为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承载的显影剂提供电荷的电荷供应部件,所述电荷供应部件就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运动方向而言被设置在所述显影区的上游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可以用显影剂(调色剂),将在例如静电复制感光部件或静电记录绝缘部件的影象承载部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影转换成可见影象。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成像设备。静电复制术是一种复制方法。根据这个方法,为得到一个复印件,首先可通过各种成像方法在感光元件上形成一个电潜影(静电潜影);使用调色剂将静电潜影显影成为可见影象;该可见影象,或调色剂影象,被转印到一份转印介质上;该转印影象可以通过加热定影或加压定影的方法在转印介质上固定下来。目前,对具有高分辨率,高清晰度及类似性能的显影装置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必须研制一种更好的方法,以在显影装置的显影剂承载部件(显影剂传送部件)上形成一个薄的调色剂层,并且研制出能够实现该方法的装置。针对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其中近来研究的一个方法是“无磁性单组分DC显影法”,根据这个方法,使用一种半导体的显影辊或一种具有绝缘表面层的显影辊作为显影剂承载部件对潜影进行显影。更具体的说,涂有显影剂的半导体的显影辊或表面具有绝缘层的显影辊设置成与感光元件相接触,显影剂位于显影辊的外表面和感光元件之间。附图说明图10是一例无磁性单组分DC显影装置的示意剖面图,显示了其一般的结构。附图标记1代表作为影象承载部件的感光鼓。感光鼓1按照箭头A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以一定的圆周速率旋转驱动,并且通过使用图中未显示的可进行成像工艺的装置在感光鼓1的外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附图标记4代表无磁性单组分DC显影装置。附图标记4a代表显影装置的壳体,附图标记4b,4c,和4d分别代表作为显影剂承载部件的显影辊,作为显影剂提供部件为显影辊提供显影剂的弹性辊,作为显影剂层调整部件的弹性刮片,它们都位于显影装置的壳体4a内。附图标记t代表位于显影装置的壳体4a内的作为单组分显影剂的无磁性调色剂。显影辊4b设置成与感光鼓1相接触,其两部件间有显影剂,并按照箭头B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附图标记b代表显影位置,也就是显影辊4b与感光鼓1相接触,并且其二者之间有显影剂的位置。弹性辊4c设置成与显影辊4b相接触,带有一定的接触压力,并按照箭头D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弹性刮片4d与显影辊4b相接触,其接触位置就显影辊4b旋转方向而言位于弹性辊4c与显影辊4b相接触位置的下游端。附图标记S2代表为显影辊4b提供DC电压(偏压)的偏压供应电源。弹性辊4c是一个为显影辊4b提供调色剂t的辊。当调色剂被提供给显影辊4b的表面之后,由于显影辊4b的旋转,调色剂被继续传送,在弹性刮片4d与显影辊4b相接触的位置形成一个薄层的过程中,被摩擦充电。随着显影辊4b继续旋转,显影辊4b上的调色剂薄层被传送到显影位置b处,在这里薄层调色剂被用来使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影显影。显影辊4b上的在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影显影过程中没有使用的调色剂,在显影位置b处通过显影辊4b的旋转被送回至显影装置的壳体4a内,在显影辊4b与弹性辊4c相接触的位置处从显影辊4b的外表面上剥离下来。然后,显影辊4b上残余调色剂被剥离的部分又被弹性辊4c提供了新的调色剂。这种功能循环或操作循环被不断重复。但是,上述无磁性单组分DC显影法也存在着如下问题。成像过程的重复加速了调色剂的变劣,导致调色剂用量的增加,该调色剂的极性与普通调色剂的极性相反。具有错误极性的调色剂被传送到感光鼓上相当于影象背景部分的区域(在下文中,这种调色剂产生的影响被称作“反转灰雾”)。反转灰雾不容易转印到转印介质上,因此它对影象品质的影响很小。但是,它会增加调色剂的无谓消耗,减少了预置在显影装置中的一定量的调色剂所能复印的份数,并且为提高显影装置的服务年限带来负面影响。根据附图11所示,在使用基于DC电压的接触型显影工艺的情况下,只要调色剂所带电荷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35--80μc/g),就可以通过使形成线状影象的调色剂层高度和形成实心影象的调色剂层高度相同的方式实现控制。导致线状影象的调色剂层高度增加的因素被认为是因为显影可以在显影辊和感光鼓接触位置的下游端(这里有一条显影辊和感光鼓之间的辊隙)进行,调色剂微粒仿佛被扫帚聚集在显影辊4b上,导致线状影象的调色剂层高度增加。然而,因为显影辊4b上调色剂携带的电荷的增加,由于反作用力的存在,使显影剂吸附在显影辊上的力也增加了。因此可以复制出清晰的点和线,也就是这些点和线不受分散的调色剂微粒的影响。但是由于调色剂的变劣,显影辊4b上调色剂携带的电荷减少,会引起线状影象的调色剂层高度增加,导致调色剂微粒分散,结果使点和线模糊,影象品质降低,并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调色剂消耗量。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与普通调色剂极性相反的调色剂的用量的增加。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减少反转灰雾以使调色剂的消耗量降低;提高显影装置的服务年限;降低显影装置的操作成本;将调色剂携带的电荷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以复制出清晰的点和线,也就是这些点和线不会受分散的调色剂微粒的影响而变得模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承载显影剂层的显影剂承载部件,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在显影剂层与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以及载有潜影的图像承载部件相接触的位置处形成一个显影区;和一个通过放电为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上承载的显影剂提供电荷的电荷供应部件,所述电荷供应部件就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运动方向而言设置在所述显影区的上游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一个载有潜影的图像承载部件;一个承载显影剂层的显影剂承载部件,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在其与同载有潜影的图像承载部件相接触的显影剂层相接触的位置上,形成一个显影区;和一个通过放电为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上承载的显影剂提供电荷的电荷供应部件,所述电荷供应部件就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运动方向而言设置在所述显影区的上游端。在结合附图考虑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下述说明之后,将更清楚本专利技术这些及其他目的、特色和优点。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的剖面示意图,显示了其一般的结构。图2是图1所示的成像设备的显影装置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电阻为108Ω的调色剂充电辊的放电特性曲线图。图4是电荷注入过程中调色剂的表面电势与施加给调色剂充电辊的电压的关系曲线。图5是提供给调色剂充电辊的偏压与调色剂获得的电荷量的关系曲线。图6是反差与灰雾的关系曲线。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剖面示意图,显示了其一般的结构。图8是辊电阻测量方法的示意图。图9是例如转印残余调色剂的粘附物质的量与复制份数的关系曲线,其中复制份数在0到6,000之间变动。图10是一例无磁性单组分基于DC电压的接触型显影装置的示意剖面图。图11是显影辊上调色剂的电荷量与形成线性影象或实心影象的调色剂层高度的关系曲线。实施例1(附图1-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显示了其一般的结构。在这个实施例中成像设备是一个激光打印机,该激光打印机采用静电复制工艺,转印工艺,反转显影工艺和一个处理盒系统。附图标记1代表一个直径为30mm可旋转的鼓形静电复制感光部件(感光鼓),它按照箭头A所示顺时针方向以1rps的处理速度(圆周速度是94.2mm/sec)旋转驱动。附图标记2代表作为充电部件的充电辊。充电辊2是一个导电的弹性辊,设置成与感光鼓相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显影装置包括: 一个用来承载显影剂层的显影剂承载部件,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形成了一个显影区,在该显影区,所述显影剂层与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接触、并与承载着潜影的影象承载部件相接触;和 一个通过放电为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承载的显影剂提供电荷的电荷供应部件,所述电荷供应部件就所述显影剂承载部件运动方向而言被设置在所述显影区的上游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保之上原慎司挂下智美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