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79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包括注胶嘴、进胶通道以及注塑框;所述注塑框为矩形,所述注胶嘴通过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注塑框的短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所述注塑框为规则的矩形状,注塑完成后再根据需要的形状对注塑形成的塑胶件进行裁剪,从而避免了为得到不同形状的塑胶件而需要开不同形状的模具以及塑胶件形状复杂时开模难度大的问题;并且所述注胶嘴通过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注塑框的短边连接,使得注塑形成的塑胶件内应力变化较小,产品质量更加可靠。产品质量更加可靠。产品质量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显示模组中的导光板塑胶件时,首先需要制作模具,但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根据所需制作的塑胶件的形状来开模,因此对应不同形状的塑胶件需制作不同的模具,尤其是当塑胶件形状复杂时,开模的难度较大,且现有技术中在生产矩形状的塑胶件时,通常是采用从长边的侧边进胶的方式,导致生产的塑胶件内应力变化较大,产品质量较差。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应不同形状的产品需开不同的模具以及从矩形状的模具的侧边进胶导致产品内应力变化较大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包括注胶嘴、进胶通道以及注塑框;所述注塑框为矩形,所述注胶嘴通过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注塑框的短边连接。
[0007]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框以及所述进胶通道均为两个,所述注胶嘴通过两个所述进胶通道分别与两个所述注塑框的短边连接。
[0008]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两个所述注塑框对称分布于所述注胶嘴的中心轴线的两侧。
[0009]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所述注塑框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覆盖于所述下模板上,并与所述下模板的形状相配合;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形成容纳胶体的容纳空间。
[0010]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所述注胶嘴通过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0011]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所述下模板的两个长边边缘均间隔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下模板边缘连接,并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翻折。
[0012]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所述折边与所述下模板边缘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上模板的厚度。
[0013]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其还包括边缘夹持装置,用于对所述注塑框远离所述注胶嘴的短边边缘进行夹持。
[0014]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中,所述边缘夹持装置包括U型件以及压紧螺杆;所述U型件包括连接部和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夹持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压紧螺杆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夹持部滑动连接。
[0015]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所述注塑框为规则的矩形状,注塑完成后再根据需要的
形状对注塑形成的塑胶件进行裁剪,从而避免了为得到不同形状的塑胶件而需要开不同形状的模具以及塑胶件形状复杂时开模难度大的问题;并且所述注胶嘴通过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注塑框的短边连接,使得注塑形成的塑胶件内应力变化较小,产品质量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的注胶嘴、进胶通道以及注塑框的连接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的装配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使用新型中所述所述下模板与所述折边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所述边缘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的标记为:1:注胶嘴,2:进胶通道,3:注塑框,31:上模板,32:下模板,4:折边,5:边缘夹持装置,51:U型件,511:夹持部,512:连接部,52:压紧螺杆,521:螺杆本体,522:旋转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0023]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4]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如图1所示,其包括注胶嘴1、进胶通道2以及注塑框3;所述注塑框3为矩形状,所述进胶通道2的一端与所述注塑框3的一个短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注胶嘴1连接,使得能够通过所述注胶嘴1注胶后,胶体能够从所述注胶嘴1流入所述进胶通道2,再由所述进胶通道2流入所述注塑框3内。
[0026]本技术中所述注塑框3为规则的矩形状,注塑完成后再根据需要的形状对注塑形成的塑胶件进行裁剪,从而避免了为得到不同形状的塑胶件而需要开不同形状的模具以及塑胶件形状复杂时开模难度大的问题;并且所述注胶嘴1通过所述进胶通道2与所述注塑框3的短边连接,使得注塑形成的塑胶件内应力变化较小,产品质量更加可靠。
[0027]所述注胶嘴1垂直于所述注塑框3,且所述模具正常放置时,所述注胶嘴1朝上,使得向所述注胶嘴1注入胶体时,胶体能够沿所述注胶嘴1快速流入所述进胶通道2,并沿所述进胶通道2快速进入所述注塑框3内。
[0028]所述注胶通道与所述注塑框3连接并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注胶通道连接所述注胶嘴1一端较窄,连接所述注塑框3一端较宽,使得胶体通过所述注胶嘴1沿所述注胶通道流动至所述注塑框3时,能够更加均匀地由所述注塑框3的短边注入所述注塑框3内。相较于将所述进胶通道2连接于所述注塑框3的长边,将所述进胶通道2设置于所述注塑框3的短边所述制成的塑胶件内应力变化较小,因此,生产出来的塑胶件质量更佳,例如,将该塑胶件作为显示器的显示模组中的导光板时,该塑胶件的可靠性较好,质量更有保障。
[0029]本技术中通过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注塑形成的塑胶件用于显示模组中的导光板时,由于所述注塑框3为矩形状,而需要用作导光板的注塑件需在矩形状的注塑件的短边进行裁剪,且在注塑完成后,由于所述注塑框3与所述进胶通2道连通,注塑所形成的注塑件在靠近所述进胶通道2的短边将会形成相对于矩形注塑件的多余部分,即由所进胶塑通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注胶嘴、进胶通道以及注塑框;所述注塑框为矩形,所述注胶嘴通过所述进胶通道与所述注塑框的短边连接;所述注塑框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覆盖于所述下模板上,并与所述下模板的形状相配合;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形成容纳胶体的容纳空间;所述下模板的两个长边边缘均间隔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下模板边缘连接,并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翻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框以及所述进胶通道均为两个,所述注胶嘴通过两个所述进胶通道分别与两个所述注塑框的短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尾部进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注塑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贤强姜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