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教学用辅助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59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教学用辅助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部设有传感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设有处理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表面设有铰接基座,所述铰接基座上铰接有显示屏,铰接处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部设有扬声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万向轮,显示器和扬声器输出相应的答复信息,满足早教的功能;显示器的显示角度可调,满足不同使用者不同观看角度的需求;下部驱动装置的带动机器人本体一同行动,并且具备遇到障碍转弯的功能,该功能完全由传统的机械结构实现,可在儿童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陪他一同玩耍,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教学用辅助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教学机器人
,具体领域为一种人工智能教学用辅助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学机器人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求其是早教机器人,它对儿童智力的开发以及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很好的正向作用,传统教学用的机器人,其早教育属性过强,娱乐属性过弱,这导致儿童很难长时间的对机器人保持很高的专注力,时间长了会对教育机器人产生厌倦心理,在此,提出一种人工智能教学用辅助机器人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教学用辅助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教学用辅助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部设有传感模块,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设有处理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设有可充电电池,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表面设有铰接基座,所述铰接基座上铰接有显示屏,铰接处设有限位装置,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部设有扬声器,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万向轮,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驱动装置壳体,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内部设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下侧壁和所述驱动装置壳体的上侧壁,所述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驱动装置壳体内横向贯穿转动连接有两根半轴,两根所述半轴相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半轴齿轮,两根所述半轴相远离的一端均设有滚轮,所述半轴齿轮的外部设有差速器壳,所述差速器壳上设有锥齿齿圈,所述锥齿齿圈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差速器壳内部开设有中间轴腔,所述中间轴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转动连接有中间锥齿轮,所述中间锥齿轮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均啮合。
[0005]优选的,所述差速器壳包括差速器左壳和差速器右壳,二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中间锥齿轮的数量为2。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显示屏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贯穿滑动连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上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对应所述限位销外部的位置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铰接基座的上表面设有弧形条,所述弧形条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销相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波形片和第二波形片,所述第一波形片固定于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铰接基座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波形片固定于所述铰接基座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侧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为触控屏。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人工智能教学用辅助机器人,由传感模块感知儿童的声音信号以及面部表情等信息,信号由处理器处理后,由显示器和扬声器输出相应的答复信息,满足早教的功能;显示器的显示角度可调,满足不同使用者不同观看角度的需求;下部驱动装置的带动机器人本体一同行动,并且具备遇到障碍转弯的功能,该功能完全由传统的机械结构实现,可在儿童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陪他一同玩耍,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驱动装置壳体部分的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差速器左壳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机器人本体、2-传感模块、3-铰接基座、4-显示屏、5-限位装置、501-安装座、502-限位销、503-弹簧座、504-压缩弹簧、505-弧形条、 506-限位槽、507-第一波形片、508-第二波形片、6-扬声器、7-安装座、8
-ꢀ
万向轮、9-驱动装置壳体、10-马达、11-主动锥齿轮、12-半轴、13-半轴齿轮、14-滚轮、15-差速器壳、1501-差速器左壳、1502-差速器右壳、16-锥齿齿圈、17-中间轴、18-中间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6,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教学用辅助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的外部设有传感模块2,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设有处理器,传感模块2电连接有A/D转换器,A/D转换器则与处理器电连接,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设有可充电电池,为该装置的唯一能量源,机器人本体1的前表面设有铰接基座3,铰接基座3 上铰接有显示屏4,铰接处设有限位装置5,机器人本体1的外部设有扬声器 6,显示屏4和扬声器6的信号均由处理器进行输出,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安装座7,二者间为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座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万向轮8,第二安装座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驱动装置壳体9,转动连接处可设置轴承,第二安装座7的内部设有马达10,二者间为固定连接,马达10 的输出端依次贯穿第二安装座7的下侧壁和驱动装置壳体9的上侧壁,且与二者之间均为间隙配合,马达10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1,驱动装置壳体9内横向贯穿转动连接有两根半轴12,两根半轴12相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半轴齿轮13,二者可通过花键相连接,两根半轴12相远离的一端均设有滚轮 14,滚轮14跟随半轴12一同旋转,半轴齿轮13的外部设有差速器壳15,其形状如图3和图4所示,差速器壳15上设有锥齿齿圈16,二者间为固定连接,可为胶粘,也可通过螺栓相连接,锥齿齿圈16与主动锥齿轮11相啮
合,啮合面设置润滑脂,差速器壳15内部开设有中间轴腔,中间轴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中间轴17,中间轴17上转动连接有中间锥齿轮18,中间齿轮18实现了差速的作用,中间锥齿轮18与两个半轴齿轮13均啮合,啮合面设置润滑脂。
[0020]具体而言,差速器壳15包括差速器左壳1501和差速器右壳1502,二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如此可提高差速器壳15的工艺性,降低其制造和装配成本。
[0021]具体而言,中间锥齿轮18的数量为2,数量取2便可可靠的实现动力传递的功能。
[0022]具体而言,限位装置5包括第一安装座501,第一安装座501安装于显示屏4的侧壁上,第一安装座501上贯穿滑动连接有限位销502,限位销502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帽。用来防止其掉落,二者间可为螺纹连接,限位销502上设有弹簧座503,二者间为固定连接,弹簧座503与第一安装座501之间对应限位销外部的位置套设有压缩弹簧504,铰接基座3的上表面设有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教学用辅助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外部设有传感模块(2),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设有处理器,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设有可充电电池,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前表面设有铰接基座(3),所述铰接基座(3)上铰接有显示屏(4),铰接处设有限位装置(5),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外部设有扬声器(6),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安装座(7),所述第二安装座(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万向轮(8),所述第二安装座(7)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驱动装置壳体(9),所述第二安装座(7)的内部设有马达(10),所述马达(10)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7)的下侧壁和所述驱动装置壳体(9)的上侧壁,所述马达(10)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1),所述驱动装置壳体(9)内横向贯穿转动连接有两根半轴(12),两根所述半轴(12)相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半轴齿轮(13),两根所述半轴(12)相远离的一端均设有滚轮(14),所述半轴齿轮(13)的外部设有差速器壳(15),所述差速器壳(15)上设有锥齿齿圈(16),所述锥齿齿圈(16)与所述主动锥齿轮(11)相啮合,所述差速器壳(15)内部开设有中间轴腔,所述中间轴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中间轴(17),所述中间轴(17)上转动连接有中间锥齿轮(18),所述中间锥齿轮(18)与两个所述半轴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传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酷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