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机构及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21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泵送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柱塞泵及其传动机构,包括:壳体,其前、后两端分别具有安装孔;推杆,其前、后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壳体前、后两端的所述安装孔内,推杆内开设有推动腔;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轴及转盘,转盘转动设于推动腔内,驱动轴与转盘相连,且驱动轴的转动轴线与转盘的中心轴线不重合;其中,推杆上位于推动腔的后侧处设有弹性组件,转盘的前侧与推动腔的前侧相抵,转盘的后侧与弹性组件弹性相抵,驱动轴转动能够推动转盘移动,进而推动推杆前后往复运动。本申请的柱塞泵及其传动机构,通过在推杆与转盘的后侧之间设置弹性组件,够降低传动过程中的振动,进而降低噪声,并保证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及使用可靠性。靠性。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00mm。
[001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杆位于所述转盘的前、后两端处均套设有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安装孔内。
[001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杆包括驱动部、连接于所述驱动部前侧的前连接部及连接于所述驱动部后侧的后连接部;
[0019]所述推杆腔开设于所述驱动部上,所述前连接部及所述后连接部均与所述壳体滑动相连。
[0020]一种柱塞泵,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机构。
[0021]本申请的传动机构及包括该传动机构的柱塞泵,在转盘的后侧与推杆之间设有弹性组件,通过弹性组件使得转盘后侧与推杆之间采用弹性相抵,即利用弹性组件的预紧力作用,使得转盘在转动过程中,其前侧始终与推杆保持紧密接触,从而保证传动的可靠性,并提高传动机构的有效使用寿命,且弹性组件能够吸收传动机构传动过程中的振动能量,从而减少噪声。
附图说明
[0022]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0023]图1是本申请的传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0024]图2是本申请的传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0025]图中,1、壳体;11、安装腔;12、安装孔;2、推杆;21、推动腔;22、滑槽;23、通孔;24、调节定位块;25、驱动部;26、前连接部;27、后连接部;3、驱动机构;31、驱动轴;32、转盘;4、弹性组件;41、弹性件;42、抵接件;5、滑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定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7]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改变。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于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0028]应注意,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要素或步骤,并且“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复数。
[0029]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
[0030]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31]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003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柱塞泵,其包括传动机构,具体如图1、图2所示,该传动机构包括:壳体1、推杆2、驱动机构及弹性组件4;壳体1的内部设有安装腔11,且壳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具有安装孔12;推杆2设于安装腔11内,且推杆2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壳体1前、后两端的安装孔12内,推杆2内开设有推动腔21,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31及转盘32,转盘32转动设于推动腔21内,驱动轴31与转盘32相连,且驱动轴31的转动轴线与转盘32的中心轴线平行且不重合。
[0033]具体地,转盘32的前侧与推动腔21的前侧相抵,转盘32的后侧与弹性组件4弹性相抵,则当外部动力源(如电机)带动驱动轴31转动时,由于转盘32与驱动轴31采用偏心设置,且推杆2与壳体1滑动相连,则最终能够推动推杆2沿壳体1的前后方向发生直线往复运动。
[003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转盘32的后侧与推杆2之间设有弹性组件4,通过弹性组件4使得转盘32后侧与推杆2之间采用弹性相抵,即利用弹性组件4的预紧力作用,使得转盘32在转动过程中,其前侧始终与推杆2保持紧密接触,从而保证传动的可靠性,并提高传动机构的有效使用寿命,且弹性组件4能够吸收传动机构传动过程中的振动能量,从而减少噪声。本实施例中,若在驱动轴31的周期转动过程中,推杆2与转盘32不产生间隙,只需将弹性组件4的预紧力设定值大于推杆2所需的回复力即可。
[0035]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转盘32周期运动过程中,弹性组件4的行程非常微小,可以看作是静态预紧力的弹性结构,因此大大降低了弹性组件4由于大行程所导致的对弹性组件4高强度、耐疲劳等的性能要求。
[003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驱动轴31的转动过程中,弹性组件4的变形量控制在0.1mm-100mm。
[0037]本申请通过合理选用弹性组件4的阻尼系数,能够对振动能量吸收及衰减,具体地,自振频率/迫振频率>2。
[003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弹性组件4实现对转盘32的可靠相抵,弹性组件4包括弹性件41及抵接件42,弹性件41与推杆2相连,抵接件42与弹性件41相连,弹性组件4通过抵接件42与转盘的后侧弹性相抵,具体如图1及图2所示。
[0039]另外,为了降低相互接触的摩擦力,抵接件42与转盘32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由于转盘32的外周壁为圆柱面,则抵接件42与推杆2相接触的面采用圆弧面或者平面。
[0040]具体地,抵接件42整体呈球形,即抵接件42为滚珠,抵接件42不管的转动过程中均能够保持与转盘32之间的点接触。示例性地,当抵接件42为滚珠时,抵接件42的摩擦系数小于Ra6.3,抵接件42的直径为0.5-200mm,且抵接件42可选用金属、塑料等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成,在压力作用下不出现较大变形。
[0041]作为可替换方案,也可将抵接件42设置为圆柱形,抵接件42的前端面与转盘32采用线接触。
[0042]参阅附图1及图2所示,推杆2上开设有与推动腔21连通的滑槽22,弹性件41及抵接件42均设于滑槽22内,弹性件41的一端与滑槽22的底部相抵,弹性件41的另一端与弹性件41相抵,安装时仅需分别将弹性件41及抵接件42依次置于滑槽22内即可,装配简单,且将弹性组件4容置于推杆2内部,可实现结构简化。
[0043]另外,为了便于加工制造以及便于装配,推杆2的后端面开设有连通于推动腔21的
通孔23,通孔23内连接有调节定位块24,调节定位块24与通孔23之间限定成滑槽22,且能够调节该调节定位块24沿通孔23的方向进行移动,通过调节该调节定位块24的安装位置能够调节弹性组件4的预紧力,通过合理设置弹性组件4的预紧力以保证在运动过程中转盘32与推杆2始终保持接触。
[0044]示例性地,调节定位块24与推杆2之间采用螺纹相连,装配时,先将弹性件41及抵接件42设于通孔23内,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前、后两端分别具有安装孔;推杆,所述推杆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前、后两端的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推杆内开设有推动腔;驱动机构,其包括驱动轴及转盘,所述转盘转动设于所述推动腔内,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转盘相连,且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平行且不重合;其中,所述推杆上位于所述推动腔的后侧处设有弹性组件,所述转盘的前侧与所述推动腔的前侧相抵,所述转盘的后侧与所述弹性组件弹性相抵,所述驱动轴转动能够推动所述转盘移动,进而推动所述推杆前后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及抵接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推杆相连,所述抵接件与所述弹性件相连,所述弹性组件通过所述抵接件与所述转盘的后侧弹性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与所述转盘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呈球形或圆柱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开设有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衍孙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海卓科赛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