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油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5814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作为主要构成要素,提供一种涂油结构体及在其中含浸油的涂油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在具有含有保持脱模油的油保持层、和在其表面控制油涂敷量的多孔质膜层的涂油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中,进一步在该多孔质膜层的外侧形成用于微调整涂敷量的包含微细气孔的涂敷量微细调整层以及油保持层和多孔质膜层等层间的粘接层,使得在该微细气孔中不残留硅油。对于涂敷量微细调整层以及油保持层和多孔质膜层等层间的粘接层,从上述多孔质膜层的表面侧涂敷包含固化性聚硅氧烷组合物和挥发性烃的混合涂敷剂,使上述固化性聚硅氧烷组合物固化,接着使前述挥发性烃挥发,形成上述涂敷量微调整层及粘接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子复制机和电子印刷机的调色剂(toner)固定部,能任意地选择涂敷在固定滚筒(辊;roll)的脱模油,且能微调其脱模油的涂敷量,进行均质地涂敷的涂敷油的结构体。特别是近年,伴随彩色激光打印机的实用化,在印刷面层合形成多个彩色调色剂、例如红蓝黄三原色及黑的调色剂这4层,所以为了形成良好品质的图像,需要不断地无斑点地涂敷适度量的脱模油。上述脱模油的涂敷量,通常为0.5-数mg/A4版,但根据用途不同,有时要求在0.2mg/A4版以下。为了调节这样的涂敷量,脱模油的涂敷量,历来用多孔质聚四氟乙烯膜即PTFE膜控制,但制造能控制微小涂敷量那样的微细孔径的多孔质膜困难,所以公开了这样的方案在上述这样的多孔质膜的表面进一步涂敷处理剂,使之形成包含微细气孔的涂敷量微调整层(连续或非连续),来控制脱模油的微少的涂敷量。关于上述的微少涂敷量的控制方法,例如,在特公平6-73051号公报“复制机用涂油机构”中公开了这样的涂敷机构对于壁厚多孔质组织材料的表面,使硅橡胶和脱模油的混合物含浸在多孔质聚四氟乙烯的空隙组织后,形成了交联形成的油透过量控制层的涂敷机构。作为脱模油,针对多种的使用目的,一般灵活使用分别不同的种类的硅油,但上述特公平6-73051号公报所记载的复制机用涂油机构的油透过量控制层中,在制造时使用的硅油在控制层完成后也残留,而且,其残留场所也是含浸在油保持层的脱模油、即硅油的通路,所以两硅油混合。在上述的混合的场合,相互的粘度大大不同的场合,伴随不同粘度的混合,从表面层的分泌量即涂敷量异常地变动,成为作为涂敷结构体的性能不稳定的原因。为了避免这个情况,要预选消耗上述油的混合部分需要长的时间。为了避免这样的混合导致的问题,作为上述硅油,不得不使用与上述脱模油相同的油。因此,上述涂敷机构,需要按涂敷的脱模油的种类专用地区分、制造,不能得到大量生产的生产效率。其次,在上述的场合,实用的脱模油的粘度高的场合,油透过量控制层形成用涂敷剂的粘度变高,所以涂敷剂难浸透到多孔质聚四氟乙烯的空隙组织中,其结果处理时间变长,涂敷层形成工序的作业性降低。又,在制造上述特公平6-73051号公报所记载的涂敷机构的场合,作为硅橡胶使用RTV橡胶(室温固化型橡胶)、LTV橡胶(低温固化型橡胶)、紫外线固化型橡胶等,但使用的硅橡胶在铂催化剂下进行加成反应的场合下,其脱模油具有氨基的场合,其作为铂催化剂的催化剂毒而起作用,所以固化速度变慢,并且固化变得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为消除上述问题点而进行的,即作为主要构成要素,提供在具有含有保持脱模油的油保持层、和在其表面控制油涂敷量的多孔质膜层,还具有用于在该多孔质膜层的外侧微调整涂敷量的包含微细气孔的涂敷量微调整层的中,在该微细气孔中不残留硅油地形成的一种涂油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开展种种研讨的结果,发现为了形成涂敷量微调整层,涂敷包含固化性聚硅氧烷(固化性硅酮)组合物和挥发性物质的混合涂敷剂,并使固化性聚硅氧烷组合物固化后,使该挥发性物质挥发、除去,由此能够克服前述的问题点,从而实现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第1要旨在于一种、以及能够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涂油结构体,该的特征在于作为主要构成要素,在具有含有保持脱模油的油保持层、在其表面控制油涂敷量的多孔质膜层、在其上微调整涂敷量的涂敷量微调整层的中,从上述多孔质膜层的表面侧涂敷包含固化性聚硅氧烷组合物和挥发性烃的混合涂敷剂,使其含浸在上述多孔质膜的空隙组织后,使上述固化性聚硅氧烷组合物固化,接着使上述挥发性烃挥发,形成涂敷量微调整层。本专利技术的第2要旨在于一种、以及能够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的涂油结构体,该的特征在于作为主要构成要素,在具有含有保持脱模油的油保持层、控制油涂敷量的多孔质膜层、进而根据需要介在于该两层间的多孔质油转移层的中,将这些层中任何邻接的二个层间,通过包含粘接用固化性聚硅氧烷组合物和挥发性烃的混合粘接剂接合,使上述固化性聚硅氧烷组合物固化后,使该挥发性烃挥发,通过包含这样所形成的微细气孔的粘接层来粘接上述二个层间。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制作的涂油滚筒的截面构成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0涂油滚筒结构体11涂敷量微调整层12多孔质膜层13毡(felt)层14多孔质陶瓷体层(保持油的构件)15旋转轴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根据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第1要旨和第2要旨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涂油结构体,作为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含有保持脱模油的油保持层、在其表面控制油涂敷量的多孔质膜层。作为上述的油保持层的形状,可举出有旋转轴的滚筒状的、使多孔质膜及涂敷量微调整层成为外侧而弯曲成U字形的、除此以外,使涂敷量微调整层成为外侧而折曲的任意的形状。上述油保持层的构成材料,并不被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纸、海绵、毡、陶瓷,但作为面向电子复制机和电子印刷机的调色剂固定部的固定滚筒的脱模油涂敷滚筒使用的场合,优选耐热性优异的,其中,优选作为主成分由多孔质陶瓷构成的。上述多孔质陶瓷,通常优选使用这样的陶瓷除了氧化硅纤维、氧化硅氧化铝纤维、氧化铝纤维、玻璃纤维等陶瓷纤维、氧化硅粒子、氧化硅氧化铝粒子、氧化铝粒子、玻璃粒子等陶瓷粒子、以及氧化硅溶胶、氧化铝溶胶等无机粘合剂以外,根据需要还将有机纤维、有机粒子、和有机粘合剂等加到水中,混练后,成型,干燥,烧成、烧掉所含的有机质,加热熔合无机粘合剂,在一体化的内部包括多量的多孔质结构。上述多孔质陶瓷具有对应于纤维间空隙的大致直径10-100μm的气孔、和通过挥发有机树脂粒子而形成的直径200-2000μm的大型气孔。这种大型气孔担负蓄油的任务,纤维间空隙通过其毛细管力担负使油移动的任务。具有控制上述的油涂敷量的功能的多孔质膜层,是调整来自油保持层的油的透过量的层,但作为这样的多孔质膜,通常使用多孔质氟树脂膜,其中,作为调色剂固定部的固定滚筒使用的场合,优选使用对调色剂的脱模性优异的聚四氟乙烯膜(以下成为PTFE多孔质膜)。作为上述的多孔质膜,例如,优选使用这样的膜厚度为15-130μm,优选为30-60μm,形成多数的直径0.1-2μm的开孔,表面粗糙度Ra为0.5-2mm,空隙率为60-90%,采用B型凯勒(ガ-レ-)式张力计(デンソメ-タ-)测定的凯勒(ガ-レ-)数的透气度为3-1500秒。在上述的油保持层和多孔质膜层之间,根据需要,可以设多孔性的油转移层。上述的油转移层,具有从上述的油保持层吸出油,并向多孔质膜层转移的作用。这样的油转移层也可以是多层结构。作为上述的油转移层,例如可举出芳族聚酰胺纤维等耐热性纤维毡的层,其中,更优选通过针状冲头(needle punch)加工等成型为面状的层。这样的油转移层,优选使用面密度(目付)为60-1000g/m2、优选170-800g/m2,厚度为0.5-5mm、优选2-3mm的。上述的油保持层、油转移层及多孔质膜层之中的邻接的任何二个的层间,例如能够采用使用固定部件的方法、使用粘接剂的方法及其他的方法、或者组合了它们的方法,进行层合、固定。其中,对于油转移层和多孔质膜的相互间的层合,从表面的油渗出的均匀性的观点看,采用粘接剂进行的方法为好。作为上述的采用粘接剂的固定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油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含有保持脱模油的油保持层、在其表面控制油涂敷量的多孔质膜层、在其上微调整油涂敷量的涂敷量微调整层的涂油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中,从上述多孔质膜层的表面侧涂敷包含固化性聚硅氧烷组合物和挥发性烃的混合涂敷剂,使其含浸在上述多孔质膜层的空隙组织后,使上述的固化性聚硅氧烷组合物固化,接着使上述的挥发性烃挥发,形成涂敷量微调整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康一高木达雄中间茂
申请(专利权)人:霓佳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