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体成形用坯料及屏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91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成形屏蔽体的屏蔽体成形用坯料及对该屏蔽体成形用坯料进行成形加工而成的屏蔽体,所述屏蔽体通过在两张金属板之间代替设置填充构件而设置空隙来提高隔热性、隔音性等屏蔽特性。所述屏蔽体成形用坯料具备如下的凹凸结构: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被重复地赋予由周期性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的金属板(2、3)之间形成有空隙(4),所述屏蔽体成形用坯料通过整齐切割为所期望的展开形状后将周缘折回而成。

Blank and shield for shield for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蔽体成形用坯料及屏蔽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成形对规定的设备进行覆盖的屏蔽体的屏蔽体成形用坯料,尤其涉及适合于成形对附设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等发热-噪音产生装置进行覆盖的屏蔽体的屏蔽体成形用坯料及对该屏蔽体成形用坯料进行成形加工而成的屏蔽体。
技术介绍
已知对附设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等发热-噪音产生装置进行覆盖的屏蔽体。这样的屏蔽体被称作排气歧管罩、热绝缘体等,构成为屏蔽热量、声音向发动机周围的其他部件、车外的传递。作为屏蔽体,例如已知由对置配置的两张金属板和夹设在该两张金属板之间的隔热材料、吸音材料等构成的填充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大多数屏蔽体在表面具备凹凸结构,由此,提高屏蔽体自身的刚度和抑制其自身的振动的减振性。另外,还已知有在两张金属板之间未夹设有填充构件的屏蔽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3191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1-507282号公报然而,这样的以往的屏蔽体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屏蔽体中,在两张金属板之间设置有填充构件,因此增加了与之相应的厚度而阻碍小型化,因此存在发动机室内的收纳性降低这样的问题。另外,因使用填充构件而引起的生产率的降低、成本上升也被视为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屏蔽体中,在两张金属板之间未夹设有填充构件,因此不会产生上述那样的问题,但两张金属板彼此紧贴,因此隔热性、隔音性等屏蔽特性有可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成形屏蔽体的屏蔽体成形用坯料及对该屏蔽体成形用坯料进行成形加工而成的屏蔽体,所述屏蔽体通过在两张金属板之间代替填充构件而设置空隙来提高隔热性、隔音性等屏蔽特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屏蔽体成形用坯料具备如下的凹凸结构:两张金属板层叠并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被重复地赋予由周期性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且在所述金属板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屏蔽体成形用坯料通过整齐切割为所期望的展开形状后将周缘折回而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屏蔽体通过对上述那样的屏蔽体成形用坯料进行成形加工而成。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于两张金属板之间的空隙中充满的空气成为阻力而阻碍热量及声音的传递,能够成形提高了屏蔽特性的屏蔽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屏蔽体成形用坯料的简要情况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沿着波形状连续的方向的剖面的简要情况的说明图。图3是对金属板2、3的表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照片,所述金属板2、3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被重复地赋予了由周期性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图4是表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屏蔽体成形用坯料进行成形加工而成的屏蔽体的简要情况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重复地赋予由周期性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的加工装置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由一对齿轮辊赋予波形状的情形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交错状的坯料布局的一例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坯料;2、3金属板;4空隙;S屏蔽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屏蔽体成形用坯料例如是用于成形对附设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等发热-噪音产生装置进行覆盖的屏蔽体的毛坯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坯料1具备凹凸结构(参照图2、图3),并通过冲压成形而以例如成形为图4所示那样的屏蔽体S的方式整齐切割为所期望的展开形状,并且周缘被折回,所述凹凸结构是两张金属板2、3层叠且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被重复地赋予由周期性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且在金属板2、3之间形成有空隙4的结构。构成坯料1的金属板2、3例如是由铝合金、不锈钢等金属原料构成的板状构件,两张金属板2、3分别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被重复地赋予由周期性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为了向金属板2、3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重复地赋予由周期性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例如使用图5所示那样的具备两组的波形赋予辊201、202的加工装置200。波形赋予辊201、202具备一对齿轮辊,该一对齿轮辊在各自的周面上以同一模数形成有多个齿,且以彼此的齿带有间隙地啮合的方式设置,所述多个齿以沿着轴向平行地延伸且与轴向正交的剖面成为正弦波状的波形的方式配设。当将两张金属板2、3层叠地向这样的一对齿轮辊之间输送时,通过配设于一方的齿轮辊的齿,将金属板2、3向配设于另一方的齿轮辊的相邻的齿之间压入而使金属板2、3变形,由此向金属板2、3赋予由周期性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正弦波状的波形状)(参照图6)。因此,将层叠的两张金属板2、3向构成第一波形赋予辊201的一对齿轮辊之间输送而赋予了由周期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之后,以使由第一波形赋予辊201赋予的凹凸的棱线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式改变金属板2、3的方向,并将金属板2、3向构成第二波形赋予辊202的一对齿轮辊之间输送,由此能够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重复地赋予由周期性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参照图2、图3)。需要说明的是,图2是表示沿着波形状连续的方向的剖面的简要情况的说明图。图3是对金属板2、3的表面进行拍摄而得到的照片,所述金属板2、3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被重复地赋予了由周期性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利用箭头α表示由第一波形赋予辊201赋予的波形状连续的方向,利用箭头β表示由第二波形赋予辊202赋予的波形状连续的方向。向金属板2、3分别赋予的波形状能够根据配设于齿轮辊的齿的形状、齿距、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啮合度(彼此的齿啮合时的一方的齿轮辊的齿顶与另一方的齿轮辊的齿根的距离)等而适当调整其形状。换言之,构成第一波形赋予辊201和第二波形赋予辊202各自的齿轮辊适当设计成能够对金属板2、3赋予所期望的波状形状。例如,配设于齿轮辊的齿的齿距根据形成向金属板2、3赋予的波状形状的凹凸的重复单位的长度(通常为3~12mm的程度)来设计,齿的啮合度根据形成对金属板2、3赋予的波状形状的凹凸的顶部与底部的高低差(通常为0.2~6.0mm的程度)来设计。另外,金属板2、3的板厚通常为0.1~2.0mm的程度,优选通过使金属板2、3的厚度不同等方式,从而在对金属板2、3赋予波形状时,金属板2、3各自的变形的程度不同。由此,能够更可靠地使金属板2、3彼此不紧贴,在一方的凸部进入了另一方的凹部的状态下,在两者之间形成有空隙4。另外,当通过两组的波形赋予辊201、202重复地赋予波形状时,存在如下倾向:在由第一波形赋予辊201赋予的波形状连续的方向与由第二波形赋予辊202赋予的波形状连续的方向上,弯曲强度产生差异。为了抑制这样的方向所引起的弯曲强度的差异,优选适当调整第一波形赋予辊201和第二波形赋予辊202各自的齿轮辊的齿的啮合度,以便减小第二波形赋予辊202与第一波形赋予辊201的齿轮辊的齿的啮合度,即增大彼此的齿啮合时的一方的齿轮辊的齿顶与另一方的齿轮辊的齿根的距离。另外,优选的是,两组的波形赋予辊201、202分别构成为成对的齿轮辊同步并以相同的旋转速度进行驱动。由此,例如如图6的(a)所示,对于形成被赋予的波形状的凹凸而言,能够以使沿着其输送方向的从顶部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相邻的底部为止的距离d1与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相邻的底部为止的距离d2相同的方式,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蔽体成形用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体成形用坯料具备如下的凹凸结构:两张金属板层叠并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被重复地赋予由周期性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且在所述金属板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屏蔽体成形用坯料通过整齐切割为所期望的展开形状后将周缘折回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19 JP 2018-0069441.一种屏蔽体成形用坯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体成形用坯料具备如下的凹凸结构:两张金属板层叠并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被重复地赋予由周期性地连续的凹凸构成的波形状,且在所述金属板之间形成有空隙,所述屏蔽体成形用坯料通过整齐切割为所期望的展开形状后将周缘折回而成。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品荣江波幸树加藤忠克
申请(专利权)人:霓佳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