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料自动喷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803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片料自动喷油装置,包括基座和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于输送片料的输送机构,所述基座上设有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一侧用于片料喷油的喷油机构,所述喷油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喷油部,所述喷油部包括多个开启或关闭相互独立的喷头组,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感应片料位置并根据片料位置开启或关闭所述喷头组的检测开关组。本方案实现了片料喷油的机械化与自动化,且通过检测开关组与多个喷头组的配合可实现片料指定位置的喷油,提高喷油的精准度和灵活度。的精准度和灵活度。的精准度和灵活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片料自动喷油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片料自动喷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金属薄片涂油采用人工涂油,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操作不稳定,且涂油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金属薄片涂油采用人工涂油,生产效率低,涂油不均匀的问题作出改进,提供片料自动喷油装置,包括基座和设于所述基座上用于输送片料的输送机构,所述基座上设有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一侧用于片料喷油的喷油机构,所述喷油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喷油部,所述喷油部包括多个开启或关闭相互独立的喷头组,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感应片料位置并根据片料位置开启或关闭所述喷头组的检测开关组。
[0004]作为上述片料自动喷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检测开关组包括在输送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感应开关和第二感应开关,多个所述喷头组包括第一喷头组、第二喷头组和第三喷头组,所述第一喷头组、所述第二喷头组和所述第三喷头组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感应开关在片料后端触发其下降沿并继续朝后移至预设位置时开启全部所述喷头组,所述第二感应开关在片料前端触发其上升沿时开启全部所述喷头组并在片料继续朝后移至预设位置时关闭所述第二喷头组,所述第二感应开关在片料后端触发其下降沿时关闭全部所述喷头组。
[0005]作为上述片料自动喷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在输送方向上由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上料输送机构、喷油输送机构和下料输送机构,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喷油机构喷油范围的喷油限位机构
[0006]作为上述片料自动喷油装置的一种改进,多个所述喷油部包括位于所述喷油输送机构上方的上喷油部和位于所述喷油输送机构下方的下喷油部,所述喷油限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上喷油部的下方上限位板组和位于所述下喷油部上方的下限位板组,所述基座上设有位于所述下喷油部下方的接油槽。
[0007]作为上述片料自动喷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限位板组包括在输送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上限位板和第二上限位板,所述第一上限位板和所述第二上限位板的间距在靠近所述输送机构的方向上逐渐减少,所述下限位板组包括在输送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下限位板和第二下限位板,所述第一下限位板和所述第二下限位板的间距在靠近所述输送机构的方向上先减少后增大。
[0008]作为上述片料自动喷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喷油机构上设有用于收集油雾的集油机构,所述集油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位于所述喷油部上方的集油罩,所述集油罩上设有集油机,所述集油罩开口于与所述输送机构相对的一侧。
[0009]作为上述片料自动喷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截停片料的截停机
构,所述截停机构包括用于截停未喷片料的上料截停机构和用于截停已喷片料的下料截停机构。
[0010]作为上述片料自动喷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料截停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可上下移动的上料挡板,所述上料挡板位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和所述喷油输送机构之间,所述下料截停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位于所述下料输送机构远离所述喷油输送机构一侧的下料挡板。
[0011]作为上述片料自动喷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上料输送机构上的片料的上料定位机构,所述上料定位机构包括在所述基座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上料定位条和第二上料定位条,所述第一上料定位条和所述第二上料定位条可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相向靠近或相对远离,所述第一上料定位条位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一侧。
[0012]作为上述片料自动喷油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下料输送机构上的片料的下料定位机构,所述下料定位机构包括在所述基座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下料定位条和第二下料定位条,所述第一下料定位条和所述第二下料定位条可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相向靠近或相对远离,所述第一下料定位条位于所述下料输送机构一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片料自动喷油装置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输送机构和设于基座上的喷油机构,喷油机构包括多个开关相互独立的喷头组和用于感应片料位置并根据片料位置开关喷头组的检测开关组。本方案实现了片料喷油的机械化与自动化,且通过检测开关组与多个喷头组的配合可实现片料指定位置的喷油,提高喷油的精准度和灵活度。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6]图1为本申请片料自动喷油装置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申请片料自动喷油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6为本申请片料自动喷油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7为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8为本申请片料自动喷油装置俯视图;
[0024]图9为图8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6]如图1-9所示的片料自动喷油装置,包括基座1和设于所述基座 1上用于输送片料的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在输送方向上由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上料输送机构22、喷
油输送机构21和下料输送机构23,所述基座1上设有位于所述喷油输送机构21一侧的喷油机构4,所述喷油机构4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喷油部41,所述喷油部41包括多个开启或关闭相互独立的喷头组411,所述基座1 上设有用于感应片料位置并根据片料位置开启或关闭所述喷头组411 的检测开关组7。具体地,所述检测开关组7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 上并位于所述喷油输送机构21下方的第一感应开关71和第二感应开关72,所述第一感应开关71和所述第二感应开关72在输送方向上由前往后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喷头组411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第一喷头组4111、第二喷头组4112和第三喷头组4113,所述第一喷头组4111、所述第二喷头组4112和所述第三喷头组4113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喷油过程中,所述检测开关组7与所述喷头组411的关系如下:当片料前端触发所述第一感应开关71上升沿时,所述第一感应开关71使全部所述喷头组411预热准备喷油;片料继续朝后移动,当片料前端触发所述第二感应开关72的上升沿时,所述第二感应开关72开启全部所述喷头组411,当片料朝后移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感应开关72关闭第二喷头组4112;片料继续朝后移动,在片料后端触发所述第一感应开关71下降沿并继续朝后移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感应开关72开启全部所述喷头组411;片料继续朝后移动,当片料后端触发所述第二感应开关72下降沿时,所述第二感应开关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片料自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设于所述基座(1)上用于输送片料的输送机构(2),所述基座(1)上设有位于所述输送机构(2)一侧用于片料喷油的喷油机构(4),所述喷油机构(4)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喷油部(41),所述喷油部(41)包括多个开启或关闭相互独立的喷头组(411),所述基座(1)上设有用于感应片料位置并根据片料位置开启或关闭所述喷头组(411)的检测开关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料自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开关组(7)包括在输送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感应开关(71)和第二感应开关(72),多个所述喷头组(411)包括第一喷头组(4111)、第二喷头组(4112)和第三喷头组(4113),所述第一喷头组(4111)、所述第二喷头组(4112)和所述第三喷头组(4113)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感应开关(71)在片料后端触发其下降沿并继续朝后移至预设位置时开启全部所述喷头组(411),所述第二感应开关(72)在片料前端触发其上升沿时开启全部所述喷头组(411)并在片料继续朝后移至预设位置时关闭所述第二喷头组(4112),所述第二感应开关(72)在片料后端触发其下降沿时关闭全部所述喷头组(4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料自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在输送方向上由前往后依次设置的上料输送机构(22)、喷油输送机构(21)和下料输送机构(23),所述基座(1)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喷油机构(4)喷油范围的喷油限位机构(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料自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喷油部(41)包括位于所述喷油输送机构(21)上方的上喷油部(42)和位于所述喷油输送机构(21)下方的下喷油部(43),所述喷油限位机构(8)包括位于所述上喷油部(42)的下方上限位板组(81)和位于所述下喷油部(43)上方的下限位板组(82),所述基座(1)上设有位于所述下喷油部(43)下方的接油槽(1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料自动喷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组(81)包括在输送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上限位板(811)和第二上限位板(812),所述第一上限位板(811)和所述第二上限位板(812)的间距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朋飞周伟袁伟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